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新生儿科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医院2013年新生儿科住院患儿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我院新生儿科标本类型以痰标本为主,占43.4%,溶血葡萄球菌占总分离菌的13.9%;肺炎克雷伯菌占22.9%,大肠埃希菌占22.2%。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15例,占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例,占1.2%,结论新生儿主要以革兰阴性感染为主,多重耐药菌中产ESBLS菌占主要部分,并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加强细菌的耐药性检测,对于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新生儿科2019-2021 年多重耐药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 院2019-2021 年新生儿科154 例新生儿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细菌监测数据,分别从多重耐药检出率、一般情况、标本来源分布、 多重耐药菌株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 年154 例新生儿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166 株,痰液、血液、支气管分泌物 占标本来源构成的前三位。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占比较大,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 胺酶菌(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菌对头 孢呋辛、头孢曲松耐药率10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100%。结论:某院新生儿科2019-2021 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 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病区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2016 年7 月至2017 年7 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珠海迪尔 DL-96 系统和手工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药敏试验结合 K-B 纸片扩散法。 药敏试验结果参照美国 CLSI 标准判读,将数据录入 WHONET 软件进行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统计分析。 结果: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在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住院的新生儿共检出阳性菌株 1 754 株,检出多重耐药菌 337 株,占 19.21%。 多重耐药菌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比例最高,占 45.70%;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且在新生儿和其他儿童病区中,CRKPN 检出率最高。 NICU 与新生儿普通病区相比,多重耐药菌和CRKPN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病区与其他儿童病区相比,多重耐药菌和 CRKPN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 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 80.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 65.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最低为 28.8%。 结论:我院新生儿病区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以 CRKPN 为主,提示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株监测和抗菌药物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我院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73例患者分离的103株菌株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排前3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40株(38.8%)、大肠埃希菌25株(24.3%)、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3.6%)。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我院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6):1115-1117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6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度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多重耐药菌检测情况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资料,统计和分析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016年度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784株,测出菌株数目排行前五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在痰液标本检出率为最高,其次为尿液标本和分泌物标本;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肿瘤科、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内科;检测出的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较为敏感,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为耐药。结论:该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重,医院应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控,根据送检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措施对细菌耐药率变化的效果。方法分别统计实施干预前(2009-2010年)和干预后(2011年)我院住院部各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排序,同时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ECO)与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N)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代表多重耐药菌株,并对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约19%,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下降最多超过50%;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ESBLs-ECO、ESBLs-KPN和MRSA分别下降2.3%、4.2%和13.1%。结论实施干预措施可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某院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指导新生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某院新生儿科2016~2018年发生的315例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351株,对3~10类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阴性菌273株,占77.8%,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79株排名第一,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为97株,占27.6%;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但整体耐药率仍达50%以上。革兰阳性菌78株,占22.2%,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位列前三。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曲松耐药均达100%,对万古霉素、利耐唑胺、莫西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达托霉素均高度敏感。结论 该院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懿珍 《中国药房》2012,(10):905-907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菌耐药性变化,探讨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变迁间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收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临床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和耐药性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共分离出197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7.98%,革兰阳性球菌占31.21%,真菌占0.81%;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12种DDDs增长,尤以头孢西丁和头孢他啶的DDDs增长迅速;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及耐药率也以不同程度逐年上升。结论: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药的大量使用,我院细菌耐药率逐年上升,需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分布状况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4031株(已剔除重复菌株),其中多重耐药菌株471株,占11.68%,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CRABA)居多,共分离出178株,占37.7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共分离出156株,占33.1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多数分布在ICU中,占全部菌株的28.45%;多重耐药菌前3位标本来源分别为呼吸道、伤口分泌物和血液标本;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占73.42%。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广泛,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年—2009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 3年来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422株,其中MDR菌株100株,占23.70%。分离出的MDR菌株分布在呼吸科普通病房(13.00%)、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29.00%)、外科病房(9.00%)、外科监护病房(SICU)(20.00%)、急诊科(5.00%)和其他内科病房(14.00%)。各科室中,分离出的MDR菌株数占所有标本分离的该菌株数的比例最高的是RICU(42.39%,39/92),其次为SICU(37.04%,20/54)。痰标本分离的MDR菌株占76.00%(76/100),其次为尿液(5.00%,5/100)。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的分离率在3年期间无显著性差异。3年期间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5.00%、37.93%、40.48%);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各年间无显著性差异。RICU与SICU分离的MDR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普通病房,对其余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其他病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MDR菌株的耐药情况近年来十分严峻,在RICU与SICU,MDR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尤其严重,因此需严密监测细菌耐药性,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近5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其在医院中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方法 采用WHONET 5.4和SPSS 17.0统计软件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与5年间同期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株相比,检出率排名从第4位逐年上升至第2位,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和2011年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达60%以上的占76.9%(20/26)和88.5%(23/2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多重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临床医师应结合本院耐药监测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院ICU科室内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中心ICU患者不同送检标本中AB菌的分布及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并利用WHONET5.6及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痰标本中检测出AB菌286株,占总检测样本的79.5%,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01株,占AB菌株的70.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鉴定出的AB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较低(19.82%),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 ICU患者的标本AB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获得性耐药率极高,且检出的AB菌株中多重耐药菌株占有极高比例,临床应更加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病原学监测、注意环境卫生和尽量减少介入性治疗,以减少AB菌感染及AB菌耐药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出库数据,采取限定日剂量(DDD)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利用2011年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最高,同期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100%耐药,1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且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是导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出现及传播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7,(9):1660-1662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基因MTrR突变对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34株淋病奈瑟菌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选取不同耐药淋病奈瑟菌株,提取DNA;采用PCR法扩增MTrR基因并测序扩增产物,比较其与淋病奈瑟菌标准敏感菌的差异。结果:34株淋病奈瑟菌菌株中,其中32株的多重耐药率为94.12%,8株MTrR基因突变发生在第45位Gly(GGC-GAC)Asp段,4株发生在第51位Phe(TTC-GTC)Val段。结论:淋病奈瑟菌有较高的多重耐药率,MTrR基因第45位与第51位基因突变与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25份尿路感染尿液标本及其对分离出344株细菌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G-杆菌最多(60·2%),G+球菌其次(33·4%),真菌最少(6·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9·2%和27·3%。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抗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80例,将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8年医院共分离多重耐药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4.35%,革兰阳性菌占15.65%,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亚胺培南等。结论多重耐药菌抗菌药物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等问题,应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促进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多重耐药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NICU多重耐药菌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感染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感染的情况,并根据其感染是否为多重耐药进行分组并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ICU共有患儿1 207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106例,感染率为8.78%。其中呼吸道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32株(36.36%)、14株(15.91%)和10株(11.36%);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10株(25.00%)、8株(20.00%)和8株(20.0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4周、Apgar评分<7分、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是NICU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N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的患儿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N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68株,检出率32.2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1.80%)、肺炎克雷伯菌(31.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4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76%);多重耐药菌标本主要为痰液(198例)、血液(102例)、脓液(25例)、中段尿(16例)、分泌物(14例),主要集中在新生儿内科NICU 136例(36.96%)、重症监护室(PICU)87例(23.64%)、新生儿外科ICU 67例(18.2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82.34%;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管,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注意手卫生,减少或避免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南药学》2019,(7):1160-1163
目的了解本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耐药数据,为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2017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2017年全院总送检病例数为955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7946例,多重耐药菌1450株,检出率为15.18%,检出最多的菌种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oli)674株,占46.48%;多重耐药菌最多来源于尿液标本(434株、占29.93%)。ESBL+E.coli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链阳霉素耐药率均为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仅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均较低。结论本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重症病区,医院应继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和防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院2011年临床分离最多的几种细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联性。方法对2011年我院微生物室对临床标本(血、脓、粪及尿)培养,共检出细菌4865份,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分析;对比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前6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该院培养出部分细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