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体位心电图检查结果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民 《淮海医药》2005,23(1):32-33
目的 观察分析坐位心电图与卧位心电图的不同表现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按就诊的先后随机选择 6 0位男性被检查者分别进行坐、卧位心电图检查 ,坐卧位的先后次序随机交替。对每例坐卧位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坐位检查者心电图多数导联 QRS波振幅有明显变化 ,十二导联 QRS波总振幅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变。 4例卧位性窦性心动过缓 ,1例卧位性房性早搏 ,1例坐位性房性早搏。结论 坐位心电图 QRS波振幅与卧位心电图有所不同 ;体位改变可能出现某些心律失常。坐位心电图检查是对卧位心电图检查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中AVR导联QRS波振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该院内科收治的不同病因96例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VR导联QRS波振幅,并将观察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VR导联QRS振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AVR导联QRS波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AVR导联QRS波振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R导联QRS波振幅对心力衰竭程度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晕厥病史患者出现的直立性T波改变的发生机理及其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初筛出直立性T波改变预检患者,经基础倾斜试验进一步确证,再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第2天,阳性患者经随机分组,双盲对照服用安慰剂(=22)或30mg普荼各尔(=21)60min后重复基础倾斜试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100例直立性T波改变患者在基础倾斜试验中无1例阳性反应,在随后的NTTT中有43例出现阳性结果。第2天,安慰剂组直立性T波改变及NTTT阳性有比率明显高于普荼各尔组(依次为86.4%∶23.8%,P<0.01,72.7%∶28.6%,P<0.01)。结论直立性T波改变是人体由卧位到立位引起神经-体液变化所致的心室肌复极异常,它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出现的一种伴随现象,与血管迷走性晕厥有一定的相关性,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作为首选药物来治疗直立性T波改变和伴随有直立性T波改变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收到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室复极震荡(VRT)不同指标的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明确健康成人VRT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接受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并记录有室性期前收缩(PVC)的健康体检者300名,每名分别测定并比较同步Ⅱ导联、V5导联中,不同心率、不同形态PVC前后的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计算各个指标VRT的震荡初始(VRTO),包括:JTp震荡初始(JTpTO)、Tpe震荡初始(TpeTO)和T波振幅震荡初始(TwaTO),分析其与心率和各个间期的相关性。结果①震荡前、后同步Ⅱ导联、V5导联比较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除JTp4间期外,所有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导联震荡后每一个心搏JTp间期、Tpe间期和T波振幅与震荡前比较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Ⅱ导联JTpTO和第二心搏震荡、TwaTO与第一心搏震荡变化方向相反。③健康人JTp各个震荡参数与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呈负相关(P<0.01),Tpe、Twa各个震荡参数与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不相关(P>0.05),多数指标与联律间期和代偿间期相关。结论健康人存在VRT现象,不同组群之间进行VRT比较时要采用同一导联测定的数据,同时应考虑到室性期前收缩前基础心率、代偿间期、联律间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对老年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5月在本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50例,在患者坐位、卧位时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坐、卧位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坐位检查时心电图多数导联QRS波振幅明显变化,十二导联QRS波总振幅无明显变化。其中有3例患者在卧位时窦性心动过缓,2例患者在卧位时房性前收缩,2例患者坐位时房性期前收缩。结论不同体位时患者心电图QRS波振幅有明显不同,不同体位可能引发某些心律失常,在检查心图时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体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体位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了40例体检者,分别进行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站立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每例心电图以平卧位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ST-T的变化。结果各体位心电图中ST段无明显变化,只有1例常规平卧心电图STⅡⅢavFV4~V6水平压低0.05~0.075mV,而左侧卧位心电图STⅡⅢavFV4~V6呈下斜型压低0.05~0.10mV。T波的变化下壁变化明显T波由直立转为低平浅倒,高侧壁前外侧壁由直立略低平转为低平平坦。结论体位性ST-T改变是一种正常的变异[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与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该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溶栓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Ⅱ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Ra VR>0.06 m V、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右束支传导阻滞及肺型P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虽为非特异性的,但若能对患者行药物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可对该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ECG)特征。方法分析30例AH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ECG资料,比较T波、ST段及R波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100%),胸导联V3、V4、V5巨大倒置T波最明显,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胸导联QRS波群高电压。ST段下移程度与倒置T波深度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胸导联R波振幅增高合并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ECG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文光  白雪 《黑龙江医药》2001,14(6):490-491
直立性 T 波改变是一种正常的 T 波变异,是指采取直立体位时发生的一过性 T 波改变,多见于Ⅱ、Ⅲ、OUF 导联。其特点:(1)卧位时 T 波倒置,站立与深吸气时可使T波倒置加深,(2)站立时 T 波倒置,卧位与深吸气时可使 T 波变为直立。本文通过对1999年1月~2001年5月我院心电室住院、门诊及健康人群共计120人,分成三个组.冠心病组,下壁 T 波改变组,正常对照组,卧位与直立体位心电图 T 波变化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生理性,病理性因素与直立性 T 波改变的关系及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庆峰  王新康 《天津医药》2021,49(8):856-860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漏斗胸(PE)胸廓畸形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PE诊断的患 儿65例为PE组,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6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ECG特征差异。65例PE患儿根 据是否合并左心房异常、是否合并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以及是否合并电轴右偏分成不同亚组,比较各 组一般资料、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差异。测量PE患儿的V1导联P波负向波振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 V1导联P波负向波的振幅与Haller指数、心脏旋转角的相关性。结果 PE组IRBBB、电轴右偏、Ptf-V1≤-0.04 mm·s 及左心房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波负向波振幅大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异常组的心脏旋转角和Haller指数均 大于无左心房异常组(P<0.01)。IRBBB组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大于无IRBBB组(P<0.01)。电轴右偏组与无 电轴右偏组的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患儿的V1导联P波负向波振幅分别和Haller指 数、心脏旋转角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3和0.658,P<0.01)。结论 儿童PE心电图常见左心房异常、IRBBB、电轴右 偏。异常心电图对PE的胸廓畸形评估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11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同步十二导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0.05mV,T波对称性倒置,左胸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显示左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段特征性改变,对早期诊断肥厚性心肌病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31I治疗前后的心电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176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患者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和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检测,分析对比在131I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心电图检查有不同程度的ST-T病理性下降和T波改变(降低、双向、倒置),在Ⅱ、Ⅲ导联可出现“不典型的肺型P波”或低振幅的双峰变型P波,P-Q间期及Q-T间期延长,FT3、FT4升高,TSH降低.治疗后相关指标多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是指导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31I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简便、无创性的心电图探讨Q波型心机梗死(MI)后T波动态变化对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80例有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观察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CK)和超声学定量(AQ)技术检测心室壁和左心室功能。结果 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正常化组的血浆CK峰值和心室壁运动得分指数(WMSI)明显低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FR)和射血分数(EF)显著高于T波持续倒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功能趋向于恢复越好。结论心电图AMI异常Q波导联T波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心功能和心肌损害程度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ECG)异常表现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解放军305医院收治的13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研究对象,按照其肥厚部位不同将其划分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甲组,62例)和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组(乙组,73例),均行E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V4~V6 T波倒置、-a VR导联倒置T波、Ⅲ导联R/S<1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甲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薄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的V4~V6 T波倒置比例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的a VR导联倒置T波比例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中心电图Ⅲ导联R/S<1、主波向下比例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G能够在辅助鉴别诊断心尖肥厚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结合相关诊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早期确诊率,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的诊断基础,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佟子连  许静 《天津医药》2011,39(6):520-522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阻断旁道后电张调整性T波(EMTW)出现的规律。方法:109例不同旁道位置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确定旁道位置,记录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观察T波方向和幅度的变化,总结和分析EMTW出现的导联位置及幅度。结果:109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后有78例出现EMTW,右侧壁和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全部出现EMTW,主要分布于下壁导联(Ⅱ、Ⅲ、AVF)和高侧壁导联(Ⅰ、AVL),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为倒置型;左前侧壁旁道EMTW出现数目也较高,主要分布在胸前导联(V1~V6),多与QRS主波方向相同,为直立型。右后侧壁旁道位置上的下壁导联振幅Ⅲ、AVF导联高于Ⅱ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的EMTW出现的导联及幅度与其旁道所在的位置关系密切,EMTW在方向上并不均是倒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例心绞痛患者根据临床确诊结果分为稳定性心绞痛64例(稳定组)与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均给予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特征调查,判定诊断的价值。结果 两组的TG、TC、LDL-C、HDL-C、ALT、AST值对比无差异(P>0.05)。变异组的U波倒置、ST段抬高、室性早搏、T波高耸等占比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组的SDNN、SDANNI、SDNNI、RMSSD与PNN50值均明显低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4例患者中,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判断为稳定型心绞痛63例,变异型心绞痛21例,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在心绞痛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8.4%(63/64)和100.0%(20/20)。结论 12导联心电图能观察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情况,12导联心电图结合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变异性心绞痛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50眼,对照组26例48眼.2组均行光凝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芪明颗粒.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时视力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时U=0.2785,P>0.05;2个月时U=0.2869,P>0.05).3个月时2组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412,P<0.05).2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黄斑水肿消退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U=2.1775,P<0.05).激光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1~2环(黄斑区)mfERG比较,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a波、b波的振幅密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1环a波的振幅密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1~2环(黄斑区)a波、b波的潜伏期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芪明颗粒联合激光治疗可更有效地减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改善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8.
《江苏医药》2012,38(14)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心电图(ECG)特征.方法 分析30例AHCM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ECG资料,比较T波、ST段及R波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均合并ECG异常改变(100%),胸导联V3、V4、V5巨大倒置T波最明显,大多伴有ST段下移和胸导联QRS波群高电压.ST段下移程度与倒置T波深度呈正相关(r=0.40,P<0.05).结论 胸导联R波振幅增高合并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ECG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枳术宽中胶囊,两组均连续服用8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2.98±0.47) kPa高于对照组(2.21±0.43) kPa,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2.28±0.47)%和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2.09±0.56)%低于对照组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4.19±0.59)%和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6.17±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用药8周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复发率(10.00%)低于对照组(32.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食管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