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及其预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检查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利用超声对有肾积水的126例孕周大于20周胎儿的肾盂的前后径宽度作测量记录,并对其作生后半年内,分次行超声检查随访,特殊病例随访最长时间为3年。结果产前肾积水大部分是生理性的,但积水的程度与出生后输尿管梗阻密切相关,超声检查胎儿肾盂前后径>15mm者,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应重视随访观察。结论产前胎儿超声检查肾积水及产后定期随访是防止患儿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4例胎儿肾积水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单胎孕妇,超声检查确诊为肾积水的胎儿34例进行随访,测量并记录肾脏集合系统内径及肾皮质厚度。结果集合系统前后径>15mm者共8例,有7例皮质厚度在5mm以下,其中4例经手术治疗。结论产前肾积水大部分都是生理性的,可随着个体的发育而自行消退,对于生后仍存在肾积水的患儿,应定期随访,可结合泌尿系造影检查和MRU等检查方法来协助诊断。超声检查显示肾集合系统前后径>15mm,肾皮质厚度小于5mm的胎儿肾积水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动态超声技术探讨胎儿肾积水的程度与肾积水的转归关系。方法对54例妊娠晚期发现肾积水的胎儿进行动态超声观察及出生后随访,最长至出生后12个月。结果54例69只肾首次超声检查发现有肾盂分离者,经动态观察结果分两组。Ⅰ组:为可复性肾积水,44例58只肾,积水宽度在1.05—2.20cm之间。Ⅱ组:为不可复性肾积水,10例11只肾,积水宽度在1.87-3.20cm之间。结论超声动态观察对胎儿肾积水的诊断及产前提示胎儿泌尿系梗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孕妇的异常类型、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9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共有9种类型,分别为:肾积水44例,占比为44.90%;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0例,占比为20.41%;单肾缺如16例,占比为16.33%;重复肾6例,占比为6.12%;肾囊肿4例,占比为4.08%;盆腔异位肾3例,占比为3.06%;婴儿型多囊肾2例,占比为2.04%;双肾缺如2例,占比为2.04%;融合肾1例,占比为1.02%。其中肾积水单侧33例,双侧11例,共计55个肾;55个肾轻度积水9个,中度积水22个,重度积水24个。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的55个肾中,9个轻度肾积水中仅有1个(11.11%)于孕后期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8个(88.89%)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个月后随访结果均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2个中度肾积水中有6个(27.27%)于出生3个月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16个(72.73%)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个月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4个重度积水中有19个(79.17%)于出生后需要进行治疗,其余5个(20.83%)可以继续观察。另外1例产前被误诊为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肾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97.78%(44/45),随访结果表示45例肾积水患儿均未出现异常现象。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19/20),其中1例被证实为肾积水;单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15/16),其中1例被误诊为盆腔异位肾;肾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4/4);重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2/6);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2/3),其中1例被误诊为单肾缺如;婴儿型多囊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双肾缺如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融合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1/1)。肾积水、肾囊肿、婴儿型多囊肾、融合肾、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双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而重复肾、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随访至产后3个月,肾积水、单肾缺如、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婴儿型多囊肾和双肾缺如胎儿多数引产,预后差。结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具有多种类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肾脏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信息,但需充分评估,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5.
邓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17-118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诊断及其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孕20~40周的孕妇定期行产前检查,B超检出胎儿肾积水98例,126个肾。测量记录单/双侧肾积水的发生时间、肾盂腔宽度、肾皮质厚度,并观察羊水和畸形情况。结果胎儿肾积水发生时间早、肾盂扩张>15mm伴皮质变薄、双侧积水伴羊水减少、或伴其他畸形者,预后较差。结论 B超检查胎儿肾积水,可较好的评价胎儿预后,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方法检测胎儿肾积水出生前后的病理、生理演化过程。方法选择2008~2009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定期做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妇,应用超声检查筛选并随访肾积水胎儿20例,首次检查发现肾积水后每周复查1次B超,临产前及胎儿出生排尿后各复查1次,对出生后仍有肾积水的婴儿,每1个月复查1次。最长观察时间为1年。结果本组20例孕妇21只肾脏,其中16例17只肾脏肾盂肾盏扩张,经随访最晚至出生后7个月肾积水征象全部消失。3例患者3只肾脏呈重度积水,为不可复性肾积水,经手术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结论大部分胎儿肾积水在随访观察过程中积水变化较轻直至消失,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少数重度肾积水出现加重情况,预后差,需采取紧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并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者的声像图资料40份进行回顾分析,并将诊断结果与引产后的病理解剖或分娩后的体检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产前诊断畸形的40名泌尿系统畸形者中,肾积水占47.5%、肾囊肿占20%、单侧肾占12.5%、肾发育不良占10%、多囊肾占7.5%、马蹄肾占2.5%。其中引产22人,分娩13人,死胎5人,共38例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结果相符(95.0%),2例分娩胎儿被误诊是肾积水,随访发现分娩后胎儿肾积水消失。结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孕妇应定期进行超声诊断,密切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从而降低胎儿畸形的漏诊以及误诊现象,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孕期胎儿肾脏结构异常的变化。方法观察肾盂积水孕期及出生后的发展转归,评估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产前诊断肾盂分离的胎儿进行孕期连续、动态观察,产后对婴儿继续追踪、随访。结果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本院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孕妇7938例,胎儿检出单纯肾盂分离共109例,累计肾脏182只;肾盂分离合并输尿管异常扩张6例,左肾缺如1例,重复肾畸形1例,多囊肾1例。婴儿出生后随访:单纯肾盂分离胎儿出生后1月积水消退率为22.5%,3月消退率为79.1%,6月消退率为98.3%。肾盂分离合并异常扩张者3例出生后1月未提示输尿管异常扩张,肾积水减轻;另外3例胎/婴儿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单纯肾盂分离小于7mm,肾皮质厚度在5mm以上者,其积水属于生理性积水,可在孕34周后,复查超声观察分离有无进行性增加或者皮质变薄。孕34周前发现胎儿肾盂积水在7mm以上,或肾脏皮质厚度低于5mm,或合并输尿管的异常扩张者,应该高度重视,超声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于病理性肾积水出现孕周早,发展迅速者必要时胎儿镜下肾脏穿刺放水或者手术解决梗阻原因,缓解肾脏压力,尽量保证肾脏功能。产前诊断肾脏积水的所有婴儿均应随访,出生后1d、1月、3月直至积水消失。目前尚未发现胎儿肾盂积水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彩超动态监测妊娠中晚期肾盂分离的程度和特点,判断梗阻性或生理性肾盂积水。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常规产前检查发现胎儿肾脏肾盂分离值≥5 mm的70例胎儿98只胎肾(双侧28例、单侧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均行超声动态监测,观察胎儿的膀胱、输尿管、肾盏及肾盂出口处宽度。若肾盂分离持续存在,新生儿出生后再次行彩超检查。结果在妊娠30周前APD<6 mm,妊娠30周后APD<7 mm(排除染色体异常)的单纯肾盂分离,大部分均可恢复正常;肾盂分离呈饱满呈楔状并伴有肾盂出口处宽度>7 mm,则需在新生儿出生后2 d进行随访。妊娠30周后APD>15 mm,并伴有膀胱持续增大、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则高度提示存在泌尿道梗阻。结论在妊娠中晚期行彩超动态监测肾盂分离情况,有利于鉴别生理性及病理性泌尿系梗阻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于中晚孕期胎儿肾窦分离的临床诊断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产前超声检查存在肾窦分离的中晚孕期胎儿60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胎儿产前的肾窦分离程度以及出生后的跟踪随访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中,50例为中轻度肾窦分离(即分离度<10 mm),均在出生6个月内自然恢复正常;另10例为中重度(分离度≥10 mm),其中有4例患儿在出生1年以后逐渐恢复正常,3例患儿于出生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存在肾盂输尿管移行部位梗阻,有1例患儿在孕25周时因合并胎儿水肿而进行引产,有2例患儿出生1年以后肾窦分离未得到明显好转。结论中晚孕期肾窦分离胎儿大多存在一过性表现,通常轻度肾盂扩张者能够自行恢复正常,但需密切随访观察;部分胎儿出生以后仍持续存在肾窦分离,应加强超声随访,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并及时处理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laparoscope,LP)下肾盂成形术治疗重度肾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诊断并接受手术的重度肾积水患儿作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44例患儿作为LP组,将接受开放性手术的49例患儿作为开放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1)LP组手术时间(78.62±11.53)min、术中出血(8.26±2.37)m L、术后并发症(4.55%)、术后引流时间(2.24±0.76)d、术后住院时间(6.75±1.21)d与开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手术后,LP组肾实质厚度(6.58±0.27)mm、肾盂前后径(1.62±0.53)mm和开放组肾实质厚度(6.55±0.24)mm、肾盂前后径(1.59±0.51)mm均有明显改善,术后组间肾实质厚度和肾盂前后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重度肾积水安全而有效,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胎儿肾积水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进步与胎儿肾积水在临床检出数量的增多,胎儿肾积水的诊断阳性率明显增加。胎儿肾积水的原因有多种,预后也各不相同。现就我院检出的56例胎儿肾积水进行随访观察,旨在探讨胎儿肾积水程度与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行本院超声检查的5510例孕妇,对其检查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58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泌尿系统畸形胎儿发生率为1.05%(58/5510)。58例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结果为:肾积水为25(43.10%)例,肾囊肿为15(25.86%)例,肾发育不全为10(17.24%)例,单边肾为3(5.17%)例,多囊肾为3(5.17%)例,马蹄肾为2(3.45%)例。58例患者中引产为48例,分娩为8例,死胎为2例,57例(98.28%)患者产前超声检测与产科状况一致,1例患者出现误诊,误诊为肾积水,经分娩后随访记录胎儿肾积水消失。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且操作简单,检出率高,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保障,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对26908例16周~产前1d的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并与产后随访结果对照,对106例胎儿畸形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符合率88.1%,假阳性16处为胎儿轻度肾积水。漏诊13处分别为心脏畸形3处;腭裂2处;脊柱裂2处,食道狭窄2处,十二指肠狭窄2处,肛门闭锁1处,胎粪性肠梗阻1处。结论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16~28孕周超声检查效果最佳,对胎儿轻度肾积水的病例,应进行观察,超声对消化道畸形的诊断漏诊率高。  相似文献   

15.
周凯  申凤珠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797-179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5例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中肾积水7例,肾积水合并巨输尿管1例,肾囊肿1例,右侧盆腔肾1例,双肾缺如1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3例,重复肾1例,融合肾1例。结论:产前超声能及时对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作出初步诊断,并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但对部分病例尚难以准确地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李莉蕊  魏洪军  王真  魏晓华 《河北医药》2011,33(18):2751-275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肾脏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华北石油总医院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肾脏发育异常(包括肾脏的数量、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访对比产后超声表现和病理学结果。结果肾脏异常胎儿共42例,其中肾积水9例,肾缺如11例,肾脏发育不良2例,肾多囊性发育不良8例,多囊肾9例,肾囊肿1例,异位肾2例。结论超声可以对胎儿肾脏畸形做出早期诊断,为及早采取措施提供较可靠的依据,对指导胎儿出生后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任意平面成像及断层超声显像技术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转归,评价胎儿肾盂扩张的程度,指导临床干预。方法对30例二维超声初检单侧肾盂前后径≥10mm的胎儿进行随访,应用三维任意平面成像及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观察、测量并记录其肾盂前后径、肾实质厚度及肾动脉的阻力指数(RI)。结果30例胎儿肾积水中,10mm≤肾盂前后径〈15mm的胎儿中,肾实质厚度≤5mm者5例,出生后消失2例,手术1例;。肾实质厚度〉5mm者21例,出生后消失18例,手术0例;在本组中,RI≥0.7者4例,出生后消失1例,手术1例;RI〈0.7者22例,出生后消失19例,手术0例。肾盂前后径≥15mm的胎儿中,肾实质厚度≤5mm者3例,出生后消失0例,手术2例;肾实质厚度〉5mm者1例,出生后消失1例,手术0例;在本组中,RI≥0.7者3例,出生后消失0例,手术2例;RI〈0.7者1例,出生后消失1例,手术0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示肾盂前后径≥15mm,肾实质厚度≤5mm且RI≥0.7的胎儿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应高度重视。三维超声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得诊断肾盂扩张的标准切面。  相似文献   

18.
韩鹏飞 《医药世界》2009,11(7):383-384
目前诊断胎儿肾积水的公认方法是超声检查,用肾集合系统分离值的大小来界定胎儿肾积水的程度,随着高分辨力仪器在临床的普及应用,使胎儿肾积水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本文就我院胎儿肾积水进行孕期观察及生后追访,以评价胎儿肾盂积水的程度与其预后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许进松 《首都医药》2010,(14):44-44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的超声诊断和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20~42周的胎儿行超声诊断、孕期观察及生后5~7天随访至1年。结果胎儿肾盂扩张40例,36例胎儿肾脏先后恢复正常,2例生后行手术治疗2例行引产。结论胎儿期仅肾盂扩张生后可消失。若肾盂积水且伴输尿管积水,生后肾积水继续发展,则需进一步检查,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刘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81-81,83
目的:探讨超声对诊断胎儿泌尿系先天性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产科10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的胎儿超声图像,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肾脏异常患者共108例,其中肾积水61例,双肾不发育22例,单侧肾不发育16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9例。结论:超声在诊断胎儿泌尿系先天性异常及其病因诊断、预后判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