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在糖尿病进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确切的机制不明,与糖毒性、脂毒性、胰淀素沉积、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极为常见。脂代谢紊乱又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致B细胞功能衰竭,即所谓的“脂毒性”,促使糖尿病发生发展,如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可见,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密不可分,故现在人们又将此现象称为“糖脂病”。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若再加上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胰岛B细胞脂性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重要生理学基础,近年来研究显示,脂代谢紊乱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毒性(lipotoxici-ty)是指血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长期升高,超过脂肪组织储存能力和各组织对FFA的氧化能力,使过多的FFA以甘油三酯(TG)的形式沉积在在非脂肪组织而造成该组织的损伤。FFA的长期作用可诱导B细胞凋亡和引起B细胞坏死,使B细胞数目减少。其中,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主,称为脂性凋亡(lipoapoptosis)。本文着重阐述了脂毒性对胰岛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1FFA与B细胞凋亡关系FFA脂性…  相似文献   

4.
脂毒性与β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脂肪酸增加可导致脂毒性,使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B细胞淋巴瘤蛋白家族、神经酰胺途径、Caspase家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途径、胰岛素受体底物-2、12-脂氧合酶、蛋白激酶B途径、G蛋白偶联受体等有关。研究脂毒性与β细胞凋亡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期游离脂肪酸升高可促进基础胰岛素分泌,长期游离脂肪酸升高抑制基础胰岛素释放,称为“脂毒性”。不同游离脂肪酸对胰岛β细胞的不同作用。瘦素作用缺陷是脂毒性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期游离脂肪酸通过影响基础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基因表达、葡萄德与脂肪酸代谢中关键酶的表达,转录因子PPARs、解偶联蛋白—2、AI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和一些凋亡通路致使β细胞功能下降,β细胞凋亡。研究脂毒性对阻止2型糖尿病发展及治疗糖尿病的脂代谢异常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诺和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而高血糖也可使葡萄糖介导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反应受限制,即“高糖毒性作用”。我们用诺和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以及时解除葡萄糖毒性作用,促进B细胞分泌功能恢复。其中部分病人完全停药,其余病人明显减少药量,减少药费支出。  相似文献   

7.
脂毒性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脂毒性有启动和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对脂毒性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本组过去的研究发现高脂饲养大鼠在引起全身性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尚伴有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且严重脂毒性可导致β细胞凋亡;二甲双胍可改善糖脂毒性所致β细胞株的胰岛素抵抗哺。2型糖尿病时胰岛内胰淀素沉积增多,并可能与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但全身性胰岛素抵抗时胰岛β细胞胰淀素表达及其对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的作用则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脂毒性是导致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脂毒性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因素促进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如神经酰胺途径、内质网应激等.如何防止或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重要的任务.目前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活后会逆转胰岛β细胞的脂毒性,从而对胰岛β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减少β细胞凋亡、调节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或直接调控胰岛素分泌相关因子的表达、拮抗游离脂肪酸引起的炎性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亦属炎症性疾病,从炎症角度研究胰岛B细胞功能是2型糖尿病研究的新视点。在2型糖尿病的高糖及脂代谢紊乱等环境中胰岛B细胞可表达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1β可通过核因子κB、Fas/ FasL、JNK和细胞因子信号释放抑制物(SOCS)-3等途径参与胰岛B细胞损害。而B细胞则可通过表达白介素-1β受体拮抗体抵抗白介素-1β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期的高脂会造成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和三酰甘油(TG)的堆积,而过度堆积的TG是脂毒性的重要表现.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是催化TG水解的限速酶,在胰岛B细胞内表达和活化,并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B细胞TG堆积有关.但是高脂对HSL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实验以不同浓度棕榈酸培养胰岛B细胞,观察其HSL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IR)及β细胞功能受损两方面,目前认为只有IR不足以引发DM而需同时有β细胞功能受损,IR为始动因子,β细胞功能异常为决定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β细胞是一个氧化应激易受损害的器官,与T2DM的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有关,高糖毒性及脂毒性在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高糖毒性及脂毒性均与氧化应激有关,高血糖致使活性氧簇ROS增加,大大超过了机体的清除能力,ROS蓄积并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可引起β细胞凋亡及抑制胰岛素合成,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2型糖尿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等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糖尿病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发病过程缓慢,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发病机制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在初期,胰岛素抵抗,B细胞功能代偿作用维持血糖正常,进而B细胞功能失代偿,出现餐后高血糖症,最后B细胞功能衰竭,进入临床糖尿病阶段。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中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尤为引人注目,国外学者由此提出了“脂毒性”理论。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脂代谢紊乱,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肝贮脂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灌胃给药、分离血清体外作用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物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贮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与体内给药剂量、药物血清浓度等有一定关系;该实验方法较为稳定可靠;扶正化瘀药物血清对贮脂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是该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多合并血脂紊乱.脂毒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因素促进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如神经酰胺、蛋白激酶家族、氧化应激、caspase家族、内质网应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等.现就脂毒性对β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毒性对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了解其与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高脂饲养结合STZ小剂量注射诱导正常SD大鼠发生T2DM,检测凋亡的β细胞,比较各组血清相应指标。结果所造模型符合T2DM发病特点,TG、TC、FBG均高于其他组,β细胞凋亡率增加,且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脂毒性促进β细胞凋亡增加,口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T2DM发生。  相似文献   

17.
脂毒性作用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主要环节。近年研究显示,长期高血脂可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称为脂毒性。脂毒性能进一步损害葡萄糖内环境稳定,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生理条件下,游离脂肪酸(FFA)能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但实验证明,长期暴露于FFA中则损害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的功能,其可能机制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原前体基因几乎只在胰岛β细胞表达,对维持胰岛素的分泌至关重要。葡萄糖是该基因的主要生理性调节剂。长期慢性高血糖(糖毒性)和高血脂(脂毒性)可通过抑制胰岛素原前体基因表达,促进2型糖尿病中β细胞的损伤。糖毒性涉及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DX-1)及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核A(MafA)结合活性的降低以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βP)β活性的增强;脂毒性涉及PDX-1核转运及MafA基因表达的抑制。糖毒性与脂毒性有共同的作用靶位,联合作用对胰岛素原前体基因表达及β细胞功能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在肝储脂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异硫氰酸肛法提取RNA,逆转录扩增CYP11B2,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CYP11B2的表达。结果:CYP11B2的表达定位于肝储脂细胞。结论:肝储脂细胞能表达CYP11B2。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与胰岛B细胞功能异常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胰岛淀粉样变性、肌肉与肝脏及胰腺部位异位脂肪沉积、脂毒性以及糖毒性等。上述机制均可因营养过剩而激活,且均可视为某种炎症反应,或与炎症相关。本文就免疫系统参与T2DM致病的有关机制研究以及T2DM抗炎治疗的临床试验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