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丽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43-3843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为了探讨慢性肝病的血清(γ-GT)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笔者对12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γ-G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异柠檬酸脱氢酶及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01~2004-01我们对不同肝病136例血清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男81例,女55例.其中急性黄疸性肝炎3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2例,肝硬化22例,脂肪肝24例,酒精肝21例,肝癌8例.正常对照组为本院健康查体合格者30例,两组年龄均在20~70岁.平均年龄58.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氨基转肽酶(γ-GT)、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水平联合检测甲亢合并肝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甲亢患者124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均检测血清ALT、γ-GT、LAP水平,以肝功能损害标准为“金标准”。比较甲亢患者(合并肝损害、无肝损害)、健康体检者血清ALT、γ-GT、LAP水平,并统计血清ALT、γ-GT、LAP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甲亢合并肝损害的结果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经肝功能损害标准判断,124例甲亢患者中肝损害患者67例,无肝损害患者57例;甲亢患者血清ALT、γ-GT、LA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且合并肝损害患者高于无肝损害患者(P<0.05);联合诊断甲亢合并肝损害灵敏度95.52%高于ALT诊断64.18%、γ-GT诊断79.10%、LAP诊断80.60%,且联合诊断准确度89.52%高于ALT 诊断74.19%(P<0.05);ALT诊断特异度为85.96%,γ-GT诊断特异度为87.72%,LAP诊断特异度为84.21%,联合诊断特异度为82.46%,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血清ALT、γ-GT、LAP水平会异常升高,且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有助于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亮氨酸氨肽酶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亮氨酸氨肽酶是一大类能水解以亮氨酸残基为氨基末端的蛋白质或多肽的酶类,在肝胆疾病及正常妊娠时,其血清浓度升高;当肾小管刷状缘受损时尿液中排泄增加;另外它还可能参与血压调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递呈等,对亮氨酸氨肽酶及其抑制剂的深入研究对临床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尿γ-GT在伴有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病变的肾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Olympus 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γ-GT和尿肌酐,并用U/g·Cr的单位表示酶活性单位.结果 炎症性肾脏疾病患者尿γ-GT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非炎症性肾脏疾病患者尿γ-GT水平同对照组相类似(P>0.05).结论尿γ-GT的检测可以为肾小球、肾小管疚患的病因、病理定位以及炎症反应的程度提供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注血清谷氨酰转移酶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长期被用为肝胆疾患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指标。近期研究发现,GGT升高与将来发生慢性肾疾患或胰岛紊抵抗及糖尿病有关。GGT升高也可预示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因而,其升高与人群的各种原因而致的死亡有联系。GGT可能是体内氧化应激的指标之一,可反映氧自由基对多种细胞的损伤,是一疾病预示性指标。它对多种疾病的预示作用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猪肾中纯化γ-谷氨酰转肽酶(GGT),并对其稳定性、互通性进行初步研究,为制备国产GGT参考物建立基础。方法:使用冷丙酮沉淀、硫酸铵处理及层析的方法从猪肾中纯化提取GGT。采用非加速试验方法观察其稳定性,并用国际临床化学协会推荐的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分别对不同基质中的目的蛋白进行测定,根据两者偏离方向和大小与新鲜人血清是否一致判定其互通性。结果:目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呈单一条带,其GGT特异性比活为150 U/mg。-20℃下在人工基质中保存至少6个月无酶活性损失。高中低不同活性浓度的目的蛋白测定结果未偏离出由多份人血清样本预测的95%置信区间。结论:从猪肾中纯化得到的GG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比活,在人工基质中稳定性和互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视黄醇结合球蛋白(RB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前清蛋白(PA)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35例肝炎患者,93例肝硬化患者,176例肝癌患者与1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AFP、RBP、PA、AFU及GG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AFP、AFU、RBP、GGT及PA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AFU、RBP、GGT及PA在肝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群体筛查和临床研究发现,血清谷氨酰转移酶(γ-GT)作为体内一种氧化应激指标,与饮酒、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肝胆疾病、胰腺炎、肾脏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是多种疾病临床前期的预示指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参考方法评价国产GGT试剂的溯源性.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有关GGT活性测定的要求建立参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对建立的参考方法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应用建立的参考方法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的GGT试剂在罗氏Cobas 6000和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的溯源性,并用经参考方法定值的新鲜人血清作为校准品实现不同检测系统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结果 GGT参考方法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总不精密度均<1%,与国际参考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价计划样品靶值的相对偏倚在等效限内;校准前常规检测系统与参考方法GGT检测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最大偏倚分别达到-47.53%、-34.11%、-30.07%,平均偏倚分别为14.53%、12.88%、12.48%;使用新鲜血清作为校准品校准后,最大偏倚分别降至-17.63%、-5.88%、-4.08%,平均偏倚降至7.50%、2.70%、1.87%.结论 GGT参考方法性能符合要求.应用参考方法赋值的新鲜人血清作为校准品进行校准是实现国内不同厂家酶学试剂检验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参考方法,及其对酶校准品进行定值,并将此酶校准品在常规试剂配套使用,探讨血清GG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方法按照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有关GGT活性测定的要求,建立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有证参考物质(CRM),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可靠性;并用参考方法对制备的酶校准品进行准确定值;在不同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使用校准品校准的方法测定40份人血清,记录测定结果;计算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相对偏倚及变异系数。结果采用参考方法测定CRM,结果在CRM允许范围内;在HITACHI 7600、7060、7170、7180及BECKMAN LX20、OLYMPUS AU400生化分析仪上,测定40份人血清,采用校准品校准较理论K值,相对偏倚≤10%的样品比例明显上升,相对偏倚≥20%的样品比例下降;测定5个浓度水平的人血清,采用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为11.0%~14.0%,采用校准品校准变异系数下降到5.0%以下。结论中生GGT试剂盒与酶校准品配套使用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5月1320名健康体检成年人。按性别及血脂分层分为血脂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ALT、GGT活力。结果:同性别总胆固醇(TC)的不同层次各组间ALT、GGT活力存在差异(P0.05),各组间的ALT、GGT活力均为升高组边缘升高组正常组;同性别组的甘油三酯(TG)在升高组与正常组及边缘升高组问的ALT、GGT活力均存在差异(P0.05);TC、TG异常组的ALT、GGT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脂异常并存肝细胞损害及肝功能异常,对血脂异常升高者,应及早测定ALT及GGT,对脂肪性肝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饮酒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4,P<0.01).结论 血清CDT及CDT%水平于停酒后达峰值,于2周后恢复到基础水平,且不受性别、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可作为对健康人群近期饮酒情况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非长期饮酒男性人群为对照组,长期饮酒男性人群按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否正常分为长期饮酒Ⅰ组、长期饮酒Ⅱ组,对比分析各组高脂血症检出率。结果非长期饮酒男性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为17.37%;长期饮酒Ⅰ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37.56%;长期饮酒Ⅱ组高脂血症检出率为93.72%。结论长期饮酒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发病率增高,以GGT异常的长期饮酒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肝脏酶谱很多,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等四种有代表性的酶进行检测,并以此数据鉴别诊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以及观察预后,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社区人群血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血压的关系,评估代谢危险因素与血GGT交互作用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江苏徐州地区的社区健康体检人群20 653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血压、身高、体重和GG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血尿酸等相关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风险随血GGT升高而增加(P<0.001)。血GGT与年龄、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交互作用对高血压风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5)。结论血GGT水平和高血压患病风险独立相关,并且和年龄、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肾脏中含量最高,通常肾脏疾病中血液GGT增高不明显,尿液GGT排出增加[1],作者对部分肾脏疾病患者GGT进行检测,以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种血清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根据应用的目的,选择相关的血清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以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AFP)、循环酶法测定总胆汁酸(TBA)、连续监测法测定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共检测肝脏占位病变者207例,其中169例为原发与继发性肝癌(病例组),对照组包括肝硬化结节和其他肝病等38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FP均数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标志物单项检测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GGTAFPTBAALT,特异性依次为AFPTBAALTGGT。AFP与其他3种血清标志物进行平行试验的敏感度均有所提高,AFP与其他3种血清标志物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度均显著提高。结论AFP、TBA、GGT、ALT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有意义,平行试验可提高敏感度,适用于高危人群的肝癌筛查;系列试验可显著提高特异度,有利于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岩藻糖苷酶(AFU)、前白蛋白(PAB)、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腺苷脱氨酶(ADA)等4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不同意义.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536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30例正常人血清中4项指标的表达水平并同时测定肝功常规项目,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肝病组待评价4项指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均异常升高或下降(P<0.01或P<0.05);但不同指标在不同肝病中异常的规律和程度各不相同,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病组的阳性发生率和用于诊断各肝病时的AUC,发现LAP在肝癌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最高,与其他各肝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FU在肝癌时升高幅度及阳性率均最高,与慢性肝炎、淤胆性肝炎和肝硬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DA在肝硬化时升高幅度最大,且阳性率最高,与其他各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AB在肝硬化组下降幅度及阳性率最大,其次为肝癌组,但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LAP、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最大,AUC分别为0.751和0.817,而其他各组AUC均<0.65;ADA和PAB对肝硬化诊断意义最大,AUC分别为0.881和0.817,而在其他各组AUC均<0.69.结论:肝硬化时,ADA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肝癌时IAP和AFU应用价值较高;PAB是一能更好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储备能力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