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金属钛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Olympus GIF-260电子胃镜及Olympus钛夹及推送器,治疗3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3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分别置放钛夹1~4枚后,即时止血率97.1%。1例因考虑溃疡癌变改为手术治疗,1例止血后第2天和第3天再次出血,再次用钛夹止血成功。结论:经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在电子胃镜下对3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钛夹置放操作器,施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3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电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分别置放钛夹1—4枚后,均成功止血(100%),术后恢复良好,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电子胃镜下置放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优势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适应症和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4月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患者共55例。应用奥林巴斯(Olympus)HX-5LR-1型和HX-5Q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以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止血。结果 55例共使用金属钛夹170枚,首次有效率100%,最终止血率92,7%。结论 金属钛夹治疗各种消化道出血是-种安全有效、止血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评价金属钛夹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使用Olympus GIF-XQ260电子胃肠镜及Olympus钛夹及推送器,治疗1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结果1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即时止血率94.4%,1例改用注射止血,1例再出血后用钛夹止血。经内镜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再出血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配合和护理.方法 对3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护士协助医师在内镜下放置金属钛夹1~6枚止血.放置治疗后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护理.结果 38例患者经医护密切配合和治疗后密切观察护理,均一次止血成功,止血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迅速.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对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内镜下放置钛夹2~4枚止血治疗以及护理。结果6例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明显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可达立即止血和预防再发出血,术前术后的正确护理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钛夹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钛夹置放操作器,对37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钛夹止血操作。结果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经胃镜下钛夹治疗后立刻止血。仅有1例术后再次出血,再次给予钛夹钳夹后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钛夹治疗急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25-1326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7例,根据镜下采取治疗方式分为钛夹治疗组(59例)及药物治疗组(48例),对比分析以上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率及再出血率的差异。结果:1两组即时止血率钛夹组100%,高于药物组的77.1%(P<0.05);2钛夹组有5例发生再次出血,药物组即时止血成功37例中9例再出血,钛夹组再出血率8.5%(5/59)低于药物组的24.3%(9/37)(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是一种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其止血准确、快速、效果好,操作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止血已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为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应用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6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和加强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内镜下查出血部位,插入钛夹置放操作器止血。结果 196例急性出血患者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及时加强护理措施,均成功止血(100%)。结论 在钛夹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病例过程中,通过熟练操作钛夹止血和细致及时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采用牵引孔吸尽,交换钳头,钛夹钳夹止血。结果: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例。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8例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显微手术的经验,对其显微手术的方法、方式及手术时机等进行探讨. 方法 常规采用翼点及其改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并尝试从一侧入路夹闭双侧后交通动脉瘤. 结果 本组8例均顺利夹闭瘤颈,其中7例行一期手术夹闭动脉瘤,术中动脉瘤均未破裂,无死亡. 结论 早期手术及一期夹闭双侧动脉瘤不仅可以降低等待手术期间再次出血的机率,还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术前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指向对于预防术中动脉瘤破裂和决定是否从一侧入路夹闭双侧动脉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改良后输卵管银夹节育术的效果。方法改良夹在中山YZ-Ⅱ银夹的基础上对回钩与上夹臂接触距离及限钉高度加以改进,使用临床前瞻性研究法,事先设计好标准化表格备填,将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夹组480例,并与使用原夹组480例对照。结果使用原夹者3个月无复孕,6个月复孕2例,12个月复孕2例,24个月3例,36个月无复孕;改良后的银夹3、6个月无复孕,12个月复孕1例,24、36个月无复孕。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后的银夹绝育效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血液透析并发医院感染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芍芍 《黑龙江医学》2005,29(6):407-408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01~2004-07间61例尿毒症血透患者中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临床资料。结果61例血透患者发生感染30例,49例次,医院感染率49.18%,例次感染率80.33%。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64.10%),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25.64%),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各5.13%)。贫血越严重,白蛋白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医院感染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且随着年龄增长及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升高。结论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原发病、贫血、营养状况有关,同时年龄也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Dieulafoy病内镜下钛夹止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6例Dieulafoy病患者在内镜下确诊后即行钛夹止血. 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钛夹止血,一次成功.平均随访300天,无一例复发. 结论 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Dieulafoy病疗效确切,组织损伤小,复发率低,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胃镜下治疗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一次性止血成功55例(90.16%),5例经2次胃镜下止血成功(8.19%).1例死亡(1.6%).出血主要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贲门及胃恶性肿瘤,D...  相似文献   

17.
庞绍春  吴国忠  潘天生 《吉林医学》2013,(31):6479-6481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吻合口出血的治疗措施及预防经验。方法:选择256例行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对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直肠癌Dixon术后有13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其中腹腔镜手术5例,常规开腹手术8例,使用管型吻合器9例,手工吻合4例。结论: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常见危险因素有肠管裸化程度、闭合器、吻合器的规格及使用技巧、腹腔镜手术、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及术野感染。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局部使用止血药物或填塞压迫止血、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近端结肠或回肠造口、二次吻合等,其中直视下缝扎或使用钛夹、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止血均容易操作,适合推广。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MBM)治疗的18例食管胃交界部(EGJ)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操作时间35.8 min.3例术中出血,内镜下成功止血;1例术中发生微小穿孔,以金属夹夹闭痊愈.术后病理诊断:5例为黏膜内癌,8例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提示,MBM可有效治疗EGJ早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金属钛夹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4月急诊内镜检查发现活动性出血灶和内镜下治疗后即时发生出血患者45例,应用奥林巴斯(Olympus)HX-5LR-1钛夹置放器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夹闭出血灶止血的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共使用144枚钛夹,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金属钛夹治疗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