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是海军“七五”期间重要的科研、训练设备,1988年7月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建成。根据设备交货验收大纲规定,需要进行一次载人的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试验,以进一步检查验证该设备的设计性能、建造和安装质量。经过积极准备,海军医学研究所和海司航保部防救研究室,会同军内外150多名科技、医疗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89年1月3日,进行350m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实验研究。经过29小时30分钟加压(不含停  相似文献   

2.
1997年11月22日17:30,我海军8名潜水员,从100mHe-O_2饱和环境下,安全减压出舱,标志着我海军现场大深度He-O_2饱和-巡回潜水实潜训练获得圆满成功。训练是在南海舰队榆林基地防救船大队,南救506船上,利用我国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的艇用300m饱和潜水系统进行的。从10月6日开始,参训人员进入第一阶段饱和潜水基础理论学习,设备系统装置、装具的熟悉和操练;然  相似文献   

3.
海军为普及饱和潜水技术,适应部队和四化建设发展需要,1984年8月16日~10月23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举办了首次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取得园满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的较大规模的饱和潜水技术训练班。训练期间,海军刘华清司令员、杨国宇付司令员、海后王建英付部长在所内视察期间,分别到饱和舱看望了潜水人员和工作人员,并和  相似文献   

4.
以往我们进行过20~36.5、50m氮氧饱和潜水实验。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了解40m氮氧饱和深度条件下潜水员的呼吸阻力、氮麻醉程度、适应性和工作能力的变化,并研究相应的安全减压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氮氧饱和潜水深度的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今后在海上实施大深度饱和潜水实潜打好基础,由海司航保部牵头,南海舰司航保处主持,海军医学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的94海军饱和潜水预训班训练,于1994年lO月30日至11月25日,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饱和潜水综合实验室内进行。参训的12名潜水员在完成为期9天的饱和潜水技术基础理论和有关生理医学知识的学习,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和国产 HS-801新装具的操作使用,以及进行了管供式潜水和潜水钟帮司潜水(bounce diving)等一  相似文献   

6.
7.
6名潜水员在中浪中涌,流速超过0.72m/s 的海况下(水流超过0.5m/s 称急流),下潜到120m 深度,其中1名潜水员下潜时表层最大流速1.02m/s,中层最大流速0.80m/s。下潜的6名潜水员均为干部,从事潜水  相似文献   

8.
某部于2010年8-10月利用500 m饱和潜水系统,进行了"模拟480 m氦氧饱和—493 m巡回潜水实验研究"。在实验进行之前,笔者对饱和潜水系统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系统的检查。发现在用舱体有机玻璃观察窗,厂家无法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也没有进行出厂前的压力相关试验,缺少证明其能够在5.0 MPa压力条件下安全使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海军医学研究所协同有关单位于1996年2月4日至11日,在该所500m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内,完成了船用300m氦气回收净化循环装置的人体验证及100m He-O_2饱和—120m巡回潜水实验研究。该两项课题任务的完成,为海军新潜水装备配套装置装船使用安全及海军饱和潜水医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2月4日至5日首先进行第二套船用He回收装置的人体验证。4名潜水员第一天在80m He-O_2环境下,使用回收装置等深度水下出潜30min,进行交替劳动和休息作业,以检验装置回收和净化效能,共8人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海军在东海公海,使用DDC-SDC饱和潜水设备系统,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次海上氦氧饱和-巡回潜水实潜作业。结合任务完成了一系列饱和潜水医学保障的研究。8名海军潜水员分成两批,任DDC中80m深度下,呼吸氦氧混合气,分别连续生活工作72及30h。每天又借SDC下潜到100m海底,出钟进行巡回潜水作业,共9钟次18人次,有效地进行了多种特定劳动作业。最后经89h饱和减压,潜水员全部平安返回常压,未发生任何潜水疾病。在饱和潜水各阶段,分别监测了一系列生物医学指标;在国内首次全程监测了动态心电图,获得了宝贵的资料。现场实潜验证了事先制定的饱和潜水医学保障方案,证明切实可行。这一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结束了多年来氦氧饱和潜水技术停留在模拟实验阶段的历史,海军在海上实潜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积累的经验将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向深海进军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95年4月,由医研所和海司航保部等单位合作研制的300m氦气回收净化循环装置,在医研所进行了实验室模拟试验获得成功。经300m无人试验及80m饱和潜水-100m巡回潜水载人试验证明,该装置性能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潜水员呼吸气体回收率达95%,为国际先进水平。该装置是大深度长时间潜水作业的重要装备,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有这类装置。过去进行  相似文献   

12.
潜水员利用饱和居住舱在某一高气压环境下长期(>24h)暴露,使呼吸气体中的惰性气体在机体各组织中达到完全饱和状态.在饱和潜水基础上,潜水员通过巡回潜水方式离开饱和居住舱到水中作业,故称为饱和潜水[1].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论高压暴露时间如何延长,其最终的饱和减压时间是相等的,因此潜水效率得以提高,使大深度潜水作业成为现实.以高气压生理学为基础的潜水医学保障贯穿于饱和潜水全过程,科学地规定了潜水程序和潜水员及辅助人员的技术职责,以此保证潜水员的安全[2].医学保障主要体现在总体潜水方案的制定,人员健康的维护,潜水疾病的防治.海上潜水时的医学保障更要顾及实际条件的限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1987年6~7月,海军组织一次大深度现场邦司(bounce)、饱和潜水。由东海舰队301船担负此项任务,海军医学研究所、二军大海医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东海舰队防救部队等11个单位共同协作完成。这次实潜作业的成功,累积了宝贵的资料。标志  相似文献   

14.
80m氦氧饱和—100m巡潜作业是我国饱和潜水技术由实验室模拟试验进入海上作业的首次实践。本文通过对潜水员氦氧饱和潜水前后诸项内分泌指标测定,发现GH、LH/FSH、F、17-OHCS、17-KS均较潜水前显著增高。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体对水下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特别是静水压、高气压下各种气体分压及环境低温等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应激性反应,进而说明潜水员进入高压环境后出现的心率减慢、心律紊乱和ST-T段的可逆性改变亦是上述应激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潜水作业是援潜救生、海洋开发工作不可缺少的水下技术,随着潜水深度的加深,水下作业时间的延长,水中作业效率在不断降低,为了提高潜水作业效率,完成水下复杂的作业任务,通常采取饱和潜水技术[1-2],在进行饱和潜水实验前,除要求饱和潜水设备处于完全备便状态和具有严格可靠的医学保障技术外,各种气体的准备对于完成该次饱和潜水实验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8名潜水员在80m氦氮饱和—100m巡回潜水过程中心电的变化,发现24h平均心率有明显改变,心率降低在饱和停留及减压阶段分别为15.5%及19.7%,减压结束后心率立刻回升,并发现心率的降低与氧分压增加密切相关,故强调高压氧为引起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8名潜水员出现室上性心律紊乱,5名潜水员出现室性心律紊乱。心律紊乱的出现率较潜水前略为增高,且均为偶发性或孤立性早搏。6名潜水员在潜水作业全过程,反复出现短暂的缺血型ST-T改变,潜水后第二天的12导联常规心电图全部正常。讨论认为此ST-T改变可能系高气压、高分压氧、噪音及狭窄的密闭环境等应激因子综合影响所造成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深度饱和潜水对潜水员的心理影响。方法: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法和行为学测试、脑功能ERP(event related potiential)测试方法调查了8名参加140m饱和-166m巡回潜水的潜水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在饱和潜水中,潜水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焦虑、恐惧、抑郁等3个方面明显低于我国青年常模。但潜水前后进行的行为学测试和脑功能ERP测试结果基本正常。结论:大深度饱和潜水可以短暂性引起潜水员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18日至2010年9月7日,我所利用500 m饱和潜水系统成功地进行了480 m饱和潜水-493 m巡回潜水实验。这次实验的成功,是我国饱和潜水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潜水技术有了新的更大的突破,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水打捞作业以及其他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11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在“医学科学前沿——炎症与修复高级学术研讨会”上,报告了我国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创伤、烧伤病人的一个重要死因,由于发病机制不清,国内外至令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与治疗措施。近年,在国家“973”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氦氧饱和潜水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名现役男性健康潜水员,模拟氦氧饱和潜水全过程,用脉图法测试指标的变化。结果:CI(心脏指数)和MCF(心肌收缩力)加压至0.9MPa和1.1MPa停留期间较加压前对照值显著下降(P<0.05)。巡回潜水前后CI和MCF变化不显著。减压期间CI和MCF呈现恢复趋势。出舱后24h,CI和MCF基本恢复至加压前水平。MAP(平均动脉压)和PR(脉率)实验中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人体高压暴露早期CI和MCF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