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3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且能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血管内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全脑血管造影(DSA)确诊,按照Redekop分型进行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2例.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9例,消失80%~90%7例,消失80%以下2例.栓塞后手术切除12例,栓塞后伽玛刀治疗6例.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25例,时间0.5~3年,无再次出血及死亡.DSA复查18例,其中动脉瘤和畸形血管团均不显影14例,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团少许残留4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颅内AVM合并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dekop分型可对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996年1月 ̄2003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157例脑AVM按S-M分级进行分析,Ⅰ级22例,Ⅱ级53例,Ⅲ级59例,Ⅳ级23例。显微手术72例,镜下AVM全切除61例,供血动脉切断术11例;X刀治疗39例,其中8例由于再次出血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46例,其中9例残余畸形血管团另行X刀治疗,13例栓塞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随访2 ̄9年。结果手术治疗的72例,术后因并发症死亡2例,59例AVM消失,余11例再行X刀治疗。X刀治疗的39例,8例再次行手术治疗;余31例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缩小,2年后复查,13例完全消失,18例缩小50%以上。血管内治疗的46例,11例AVM完全消失,13例缩小50%以上;血管内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或X刀者22例,2年后畸形血管团均消失。恢复原工作或轻体力劳动者126例,生活自理29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脑AVM的主要方法,放射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对于不适合或不能接受手术者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术结合的方法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8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分别进行直接手术切除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总结,探讨AVM治疗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直接手术23例,均为AVM合并脑内血肿而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 AVM切除术。(2)58例行血管内超选择栓塞术(NBCA胶),栓塞前行二维或三维DSA检查。结果直接手术组,术后复查头部MRI或DSA示病灶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6例并在术后联合血管内栓塞达到痊愈,治愈率52.2%,病残率26.1%,死亡率21.7%。血管内栓塞组,以最后一期栓塞后的DSA资料统计栓塞程度,有49例达到完全栓塞,8例畸形血管团减少50%以上,1例减少50%以下。结论对脑AVM破裂出血且危及生命的应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尽可能切除畸形血管团。小型AVM、单支供血AVM或Spetzler-Martin分级Ⅲ级以下的病例,追求一期完全栓塞是有可能的;Ⅲ级以上的脑AVM,采用分次、分期血管内栓塞可减少并发症和明显改善症状。因此,治疗脑AVM手段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观察血管内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脉畸形的疗效.方法:对46例脑动脉畸形患者采用经微导管血管内真丝线段栓塞治疗,最少的病例推注线段30cm,最多的达1050cm。结果:脑AVM病灶完全栓塞者10例(21.7%),栓塞90%以上者12例(26%),70~90%者20例(43.4%),不足50%者4例(8.7%),84.8%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出现并发症9例,随访观察无再次出血的病例发生。结论:血管内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AVM具有无毒、安全、经济、疗效好。特别是对于巨大型高血流量和重要部位的AVM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脑动静脉畸形(AVM)3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14例.单独用X刀治疗39例,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残留X刀治疗3例,脑内血肿清除术后X刀治疗3例.X刀治疗畸形血管周边剂量平均23.04±3.75Gy,其中AVM平均22.6±3.8Gy,海绵状血管瘤平均为24.0±3.9Gy,一般均以70%~90%等剂量线覆盖畸形血管边缘,准直器照射口径10~40mm.结果经12个月~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5.35±17.60个月.复查发现AVM完全闭塞18例,部分闭塞11例,无闭塞2例.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后无发生脑出血,大多数患者癫痫可缓解发作,但血管瘤无一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均为AVM患者.结论AVM闭塞率与所采用的剂量和畸形血管大小相关,剂量越大,闭塞的可能性也越大,对较大的AVM,由于采用的剂量相对较小,闭塞率也较低.直径越小,采用的剂量可适当增加,畸形血管闭合可能性越大,周边脑组织接受剂量较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并发症低.对较大AVM可先进行栓塞,对残留的AVM进行X刀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与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巧. 方法 选择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根据脑血管造影和超选择造影后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特征,使用Onyx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结果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前需分析房隔结构.引流静脉数量,引流是否通畅,供血方式及混合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结构等.粗大、危险性小的供血动脉及伴发动脉瘤的脑动静脉畸形应优先栓塞,对于多支供血的脑动静脉畸形需保护引流静脉.本组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7例,消失90%以上10例,消失70%~90%的7例.消失70%以下2例. 结论 全面的脑血管造影可正确指导使用Onyx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掌握一定的推注技巧可以显著提高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新型国产非黏附性液体胶EVAL(山东赛克赛斯公司)栓塞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经微导管技术庇用EVAL胶栓塞20例脑AVM,3例脊髓AVM.畸形团的位置:8例位于大腩重要功能区,8例位于大脑深部组织区,4例位于小脑半球.颈、胸、腰髓畸形团各1例.畸形团的大小:直径<3 cm 7例,3 cm~6 cm 10例,>6 cm 6例.结果 3例畸形团完全消失,5例畸形团消失在90%以上,11例消失50%~90%,4例消失在50%以下.栓塞后2例有短暂神经功能障碍.微导管均成功撤出.结论 非黏附性EVAL胶不粘管,可较多地注入畸形团内,用于栓塞脑和脊髓AV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诊断、分类、治疗和效果。方法对18例确诊脑AVM合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依据Redekop分类法:AVM团内型12例、血流相关型5例、与AVM无关型1例。全部病例均选择先栓塞或夹闭动脉瘤再治疗畸形血管团。术后10例复查DSA,8例示动脉瘤和畸形血管不再显影,2例示动脉瘤不显影但畸形血管残留少许。结论诊断脑AVM合并动脉瘤的金标准是DSA,治疗原则是先夹闭或栓塞动脉瘤,再栓塞、切除或γ-刀治疗AV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lubranⅡ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适应症、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使用GlubranⅡ胶进行栓塞治疗的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畸形血管团栓塞达70%以上21例,其中10例完全栓塞,70%~99%栓塞11例;70%以下栓塞6例。全部患者随访3~6个月无再出血,复发2例。结论 GlubranⅡ胶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特别对中小AVM及后循环AVM,但须注意手术技巧及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