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DL—天冬氨酸对庆大霉素耳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聚DL-天冬氨酸(PAA)对F-344大鼠庆大霉素(GM)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F-344大鼠50只,随机分4组:I为GM、Ⅱ为PAA+GM、Ⅲ为PAA、Ⅳ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观测4组大鼠不同时期、不同频率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的改变;计数耳蜗毛细胞死亡率,以观察PAA对F-344大鼠GM耳蜗毒性的拮抗作用;用双向扩散血清培养基检测法观察PAA对GM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去铁胺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铁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mesylate,DFO)对抗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毒性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GM组、DFO组、GM+DFO组及对照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铺片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用药前后听阈及形态学改变,并检测DFO对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GM组8kHzABR阈值逐渐升高40~60dB;GM+DFO组阈移为15~25dB,差异显著(P<0.05)。高频听阈损伤明显比低频更重(P<0.01)。形态学变化与听力变化平行。DFO对庆大霉素血药浓度没有影响。结论证实DFO能有效减轻GM的耳毒性作用,DFO可能成为预防庆大霉素耳毒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铁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mesylate,DFO)对抗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毒性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豚鼠随机分为GM组(17只)、DFO组(8只)、GM+DFO组(17只)及对照组(8只),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cousticbrainstemresponse,ABR)、耳蜗铺片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用药前后听反应阈及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尿素氮、肌苷以及GM浓度,同时测定耳蜗和肾皮质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离子含量。结果GM组8kHzABR阈移为40~60dB;GM+DFO组阈移为15~25dB,差异有显著性(P<0.05)。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DFO对GM血药浓度没有影响。GM组肾功明显损伤,但肾皮质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离子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GM+DFO组耳蜗组织丙二醛和铁离子含量较GM组明显减少(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高于GM组(P<0.05)。结论自由基和铁离子在GM的耳毒性中起重要作用,DFO能有效减轻GM的耳毒性作用,可能成为有希望的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4.
观察豚鼠同时注射二甲基亚砜(DMSO)与庆大霉素(GM)及单独注射GM等几组动物后,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所见及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DMSO组动物AP阈值较GM组明显降低,AP(N_1)潜伏期GM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DMSO组毛细胞受损程度较GM组明显为轻。耳蜗中MDA检测表明,GM组耳蜗中MDA含量较GM+DMSO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自由基引起耳蜗LPO可能是GM耳毒性机制之一;DMSO可减轻GM的耳毒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庆大霉素(GM)致聋雏鸡的听力恢复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听力的影响,将1周龄雏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GM组和EGF组。GM组雏鸡注射GM10d,每天100mg/kg,EGF组注射GM10d后再注射表皮生长因子(EGF)5d,每天100μg/kg,分别观察ABR阈值的变化。结果发现:GM组停药当天雏鸡ABR阈值明显升高(P<0.01),停药后ABR阈值逐渐恢复,但21d仍未恢复正常;EGF组停药后与同期GM组雏鸡比较,ABR阈值明显下降。结果提示,GM致聋雏鸡听力可以恢复,EGF可明显促进雏鸡听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去铁胺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铁螯合剂甲磺酸去铁胺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豚发为GM组(17只)、DFO组(8只)、GM+DFO组(17只)及对照组(8只),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耳蜗铺片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用药前后听反应阈及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尿素氮、革以及GM浓度,同时测定耳蜗和肾皮质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离子含量。结果 GM组8kHzABR阈移为4-60dB;GM+DFO组阈移为15-25d  相似文献   

7.
选用豚鼠19只,震前于圆窗龛放银球电极测复合动作电位(CAP)反应阈,爆震后测CAP,于耳蜗底回打孔,分别灌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48小时后再测CAP,处死动物做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染色铺片。结果爆震后灌注bFGF、aFGF两组动物48小时CAP平均阈值分别为88.7dB和93.2dB,而单纯打孔组和灌注外淋巴组CAP平均阈值分别为119.4dB和107.5dB,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0.01)。铺片结果示灌流生长因子两组动物耳蜗毛细胞损伤程度比其他两组要轻。结果提示bFGF、aFGF耳蜗内灌注对爆震性聋CAP反应阈恢复有促进作用,在耳蜗声损伤过程中有保护和修复功用。  相似文献   

8.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ls otoacoustic emmission,DPOAE)与超高频纯音听阈用于早期耳蜗性听力损害的听力监测的可能性。方法 DPOAE以配对初始音诱发,两音强度均为70dB SPL,频率比为1:1.2,频率范围0.5 ̄8kHz。测定常规频率(125Hz ̄8kHz)及超高频率(9 ̄20kHz)的纯音听阈。比较正常听阈组与不正常听阈值的D  相似文献   

9.
有关表面消毒剂可能存在耳毒性的文献较少,且均是从组织病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作者用电生理方法观察了几种常用耳科手术表面消毒剂的耳毒性。ABR是常用的耳蜗功能检测方法,前庭诱发电位(VsEPs)是一种新的评判前庭功能的检测手段,较眼震电图能更客观而直接反应前庭终器功能。作者将实验动物(沙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庆大霉素(40mg/mL)组、碘伏(10%)组、洗必泰(0.5%)组和酒精(70%)组。将上述试剂分别注入实验动物中耳腔,每日一次,连续5天,用ABR和VsEPs分别检测上述试剂对各组动物耳蜗和…  相似文献   

10.
豚鼠耳蜗神经活动的频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清醒状态下豚鼠耳蜗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平均功率谱(Averagespectrumofelectrophysiologicalcochleoneuralactivity,ASECA)的正常特征及观察耳蜗不同状况下ASECA的变化。方法采用园窗慢性电极记录耳蜗神经电活动,通过FFT变换获得ASECA。结果在安静条件清醒状态下豚鼠ASECA图为在低频100Hz附近有一最大的能量峰,紧接着靠近500Hz处的为一谱谷以及中心频率为1kHz的宽谱峰(ASECA—1kHz)。镇静剂、麻醉剂及电极植入手术均对ASECA产生影响。结论本研究表明ASECA1kHz为ASECA的正常特征,且36dB(re1nV)为ASECA1kHz幅值的正常低限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耳廓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23耳耳廓开放性外伤经彻底清创,肝素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对位缝合。术后用抗生素抗感染、丹参扩张血管、罂粟碱改善微循环。结果 23耳中2耳失访,18耳完全成活,1耳部分成活,2耳完全坏死。结论 耳廓撕裂伤、断伤、带有皮蒂的耳廓离断伤,由于断端双侧血管丰富,经对位缝合后容易成活。但耳廓完全离断伤由于缺乏血供,经对位缝合后不易成活,可采用去皮血管植入包埋法,带肌蒂皮瓣移植法或尝试显微外科技术施行血管吻合,以提高耳廓完全离断伤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The management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has evolved steadily over time. Organ preservation with primary radiation therapy has produced excellent oncolog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ly advanced disease. Planned neck dissection after organ preservation therapy continues to be an integral step for regional control.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e of tongue cancer emphasizing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obtain optimal results in terms of cure an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