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晶状体较厚、相对位置较前、眼球轴长较短、前房浅起重要作用.研究证明,闭角型青光眼单纯采用晶状体摘除术能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1].我们2000年以来对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4例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即三联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9例患者术后未使用降压药,眼压下降至20 mm Hg以下,5例患者使用0.5%Timolol维持正常眼压。19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不低于0.5,10例患者矫正视力为0.1~0.4,5例光感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视力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江苏省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n=28)。对照组(38眼)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42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眼角开放程度与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前房炎症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31例39眼,对其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术后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6眼;(2)术后眼压正常.3周后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达25~30 mm Hg,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恢复正常;(3)术后2~3个月查UBM 37眼房角均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4月5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术31例,小切口囊外摘除术23例)的疗效。结果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在11~20mmHg,前房加深,房角不同程度增宽。结论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按其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眼房开放角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术式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68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60例(67眼)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前房角开放程度及视力变化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眼压为(13.35±1.96)mm Hg,前房角开放程度为(64.86±6.38)°,视力(0.76±0.35),而B组患者术后眼压平均为(24.44±2.46)mmHg,前房角开放程度(87.32±8.96)°,视力(0.52±0.19),A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96%,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8%,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预后良好(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优于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和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高眼压下急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中并发症。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3.82±6.50) mmHg,术后1 d平均眼压(20.12±10.09) 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14.21±5.39) mmHg,15眼眼压≤21 mmHg,2眼联合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15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全部病例术后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眼压控制后角膜水肿均获得改善。术中3眼晶体不全脱位,2眼晶体后囊破裂,1眼局限性脉络膜出血。结论对于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病情逐渐加重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治疗安全有效,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40例,均接受白内障乳化吸出、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且患者术后视力指标(0.59±0.11)、中央前房深度指标(3.59±0.14)mm、房角宽度指标(4.01±0.12)°均明显高于术前,眼压指标(19.01±2.89)mmHg、晶状体厚度指标(0.94±0.06)mm低于术前(P<0.05)。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提高视力,降低眼压,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B组行周边虹膜切除。观察术后视力、前房角改变、眼压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A组视力为(0.7±0.2),较术前(0.2±0.1)明显提高(P<0.01),B组较术前无改变;两组房角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宽;两组眼压均控制稳定。结论超声乳化晶体吸出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一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1/2圆周)可供选择的方法,尤其对合并晶体混浊魄患者,降低了手术的次数和手术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8例(29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的疗效,术后随访6-36月。结果:术后29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Hg,所有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特别是对晶体膨胀期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32例,对其采用三联手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矫正视力≥0.5者20例,矫正视力0.1-0.4者12例,患者手术后矫正视力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眼压均稳定在(14.02±8.32)mmHg范围内,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测得前房平均深度为(3.27±0.67)mm,较术前显著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一过性眼压升高、前房出血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患者实施三联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有12例患者视力矫正≥0.5,8例患者视力矫正0.1~0.4。患者术后的视力比术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极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32例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30眼经治疗眼压降低到﹤2.70kPa,无需予以降压药,2例则予以0.5%Timolol确保眼压正常。术后矫正视力≥0.5患者12例,0.1~0.4患者18例,光感者2例;术后视力与明显增加,相比较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玻璃体溢出,术后未有浅前房症状出现。结论:三联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联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20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房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三联手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情况.结果10例术后矫正视力≥0.5,8例矫正视力0.1~0.4,光感患者2例.术后眼压降至2.60kPa以下的患者达18例,且不需要药物降眼压,只有2例患者需要药物维持眼压正常.术后视力比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能维持正常的前房深度.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的水肿及前房炎症反应.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采用三联手术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术后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同期联合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式将同期进行白内障和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归为联合组(32例),将先行青光眼术再行白内障术的患者归为分期组(28例)。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变化及视力变化、中央角膜内皮计数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眼压均较术前低,视力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眼压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联合组视力高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中央角膜内皮计数情况均改善,两组术后1、3个月时中央角膜内皮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青光眼同期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促进视力和眼压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采用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前后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极大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提高其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治疗晶体膨胀期伴有房角窄而致眼压高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方法.方法 采用大切口晶状体囊外 人工晶体植入或小切口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25例29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39.56 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4±4.8) mmHg.最终矫正视力范围为4.3~5.0,其中4.7以上者5眼(占17.2%).术后早期有并发症,角膜水肿11眼(37.9%),术后第2天丁达氏征( ~ )6眼,人工晶体表面形成纤维膜3眼,经活动瞳孔、激素治疗5~10天缓解.结论 采用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体膨胀期伴有房角窄而致眼压高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并发症少的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3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30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0.05±0.02),术后1周、3个月为(0.15±0.1)、(0.4±0.08);术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2.08±8.21)mmHg,术后1周、3个月为(18.46±7.01)mmHg、(14.23±3.61)mmHg;患者视力恢复较好,眼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治疗过程中30只眼中出现前房出血者2只眼,出现瞳孔区渗出者7只眼,出现浅前房3只眼,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明显好转,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眼压控制及视力恢复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