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治中的可靠性。方法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146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的患者进行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其中112例患者完成了6-25个月的随访,对术后病变持续存在率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CINI的诊断符合率为59.70%,高度病变(CINⅡ,CINⅢ)的诊断符合率84.81%。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为98.21%,病变持续存在率为1.79%,复发率为2.68%,其中高度CIN病变持续存在及复发率为6.78%。结论LEEP对于各级CIN患者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术后需要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58例CIN患者进行LEEP治疗,对比术前阴道镜病理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其诊断的符合率,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8例患者中有152例手术前后的诊断完全一致(符合率达符合率96.2%);疗效方面,首次LEEP治愈148例(93.67%),5例(3.16%)病变持续存在,5例(3.16%)术后复发。结论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但应权衡利弊,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且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宫颈原位癌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原位癌(CIS)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以经LEEP锥切后确诊为CIS的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LEEP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或二次锥切的患者34例,分析LEEP后残余宫颈的组织学状况;对全部患者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检查随访追踪。结果 LEEP标本切缘干净、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存在CINⅡ和存在CIS者分别占75.6%、9.8%、9.8%和4.9%。切缘干净组的病变残留率为0,明显低于切缘有CIN的各组(χ^2=19.714,P=0.000)。LEEP锥切术后保留子宫的患者随访8~3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切缘干净的LEEP锥切对CIS疗效满意;对CIN行切除性治疗有利于避免CIS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CINl~Ⅱ病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其中采用LEEP34例,传统电刀32例。结果:LEEP锥切术后,3mo后进行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率为5.9%,与传统电刀6.3%相似;但手术时间较传统电刀短,术中术后出血时间与宫颈修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电刀。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省时、安全、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5.
吴丽丽  黄莉  吴小珍 《浙江医学》2013,(23):2077-2079
目的了解宫颈电环切除(LEEP)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的持续存在/复发率,探讨其持续存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80例行LEEP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CINⅡ、Ⅲ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并分析患者持续存在/复发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480例患者随访发现持续存在/复发23例,其中低级别病变14例,高级别病变9例,无浸润癌,持续存在/复发率为479%。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340岁、已绝经、HPV16型阳性、切缘阳性、转化区Ⅱ型和Ⅲ型与其持续存在/复发有关(P〈0.05或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仅切缘阳性为LEEP术治疗CINⅡ、Ⅲ持续存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41,95%CI:0.075~1.423,P〈0.05)。结论年龄≥40岁、已绝经、HPV16型阳性、切缘阳性、转化区Ⅱ型和Ⅲ型与LEEP术治疗高级别CIN患者持续存在/复发有关;切缘阳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7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LEEP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理为CIN者76例LEEP术,术后病检:宫颈慢性炎症4例(5.2%)、CINⅠ32例(42.1%)、CINⅡ28例(36.8%)、CINⅢ9例(11.8%),原位癌累及腺体早期浸润癌3例(3.9%)。术后降级者25例(32.9%),等级者44例(57.9%),升级者7例(9.2%),治愈率89.6%。结论LEEP对CIN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相似文献   

7.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海江湾医院宫颈疾病中心就诊的59例患者,LEEP术前均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LEEP术。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随访内容为阴道镜,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检测。结果59例患者中第一次LEEP术后53例随访24月无复发;6例复发,其中4例进行第二次LEEP术,随访16-24月无复发,总的治愈率达96.61%。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CIN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切缘阳性,病变累及腺体及持续HPV感染可能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LEEP治疗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及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圈切除术(LEEP)在对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04年9月。2006年10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筛查,TCT结果异常(≥ASC-US)者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为CANⅡ、CINⅢ的患者共为78例,均采用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2个月随访,术后每3个月行TCT细胞学检查,连续2次细胞学阴性后每6个月行TCT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细胞学阳性和(或)HPV阳性者,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图象异常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结果 LEEP治疗CANⅡ、CINⅢ治愈率为97.43%,术后1年复发率为2.70%。治疗CIN Ⅱ57例,切缘全部为阴性,治愈率为1130%,随访3—21个月,其中12个月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1.75%。LEEP锥切治疗CINⅢ/21例,切缘阴性16例,随访3—18个月,复发1例。切缘阳性5例,4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CINⅢ治愈率为90.48%,术后1年复发率为4.76%。结论 LEEP治疗CINⅡ、CINⅢ治愈率高,术后1年复发率低,近期疗效好,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CIN并行LEEP术的515例患者,追踪观察其术后随访情况,探讨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515例患者在经过至少2年的随访检查后发现有26例残留或复发,残留率为0.97%,复发率为4.08%。(2)残留或复发后整体病变程度有所减轻,但术前病变程度越高复发病变程度越重,呈正相关( r=0.3540,P<0.05)。(3)年龄、是否吸烟、术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负荷量、术后同一型别 HPV是否持续感染、颈管是否累及、病变象限累及数目、术后TCT异常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 LEEP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受多因素影响,治疗方案应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手术时间平均为(7.2±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45±5.26)ml,6个月的治愈率为96.77%,病变持续存在率3.23%,术后1年复发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206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患者自觉症状、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恢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11rain,出血量1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CINI、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率为98.06%,206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78例(86.41%).结论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CIN)的临床效果。方法:CIN 患者221例,采用 LEEP 手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前 CIN 级别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评价术前、术后1年和3年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率,术后并发症。结果:221例 CIN 患者术前检查和术后病例确诊 CINⅠ级的符合率达83.4%,CINⅡ级和 CINⅢ级的符合率达90.4%;病理结果示一次性切除病变组织189例(85.5%),补切周边手术32例(14.5%);1年和3年随访时 HR-HPV 感染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3年 HR-HPV 感染者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术后1年随访时未复发110例(49.8%),随访3年未复发51例(23.1%)。结论:LEEP 手术是治疗 CIN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LEP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118例患者(包括宫颈糜烂、息肉、肥大等慢性炎症及尖锐湿疣、CIN: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LEEP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并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反应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12min,出血量1—30ml,术后有3例病理诊断升级后入院手术,其余115例患者3个月复查,有2例持续CIN而行第2次LEEP,此后复查均未发现异常,LEEP治疗本组病例一次性成功率95.8%。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好,并且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等优点,尤其适用于CIN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匡贵榕  杨武  陈丽 《重庆医学》2014,(25):3350-335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确诊为CIN的患者行 LEEP术150例,于术前、术后3、6个月及此后每半年1次 HR-HPV检测,评价 CIN治疗后残留和复发的价值。结果术前150例CIN患者 HR-HPV总阳性率79.33%,CINⅠ、CINⅡ、C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50.00%、81.54%、92.72%;术后3、6个月总的转阴率分别为84.87%、88.23%,术后6个月HR-HPV持续阳性率为11.76%。结论 HR-HPV检测持续阳性者是CIN复发的高危人群,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严菊兰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95-139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分析,以期对高级别CIN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达到早期预防宫颈癌变的目的。方法对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CIN Ⅱ~Ⅲ级的98例患者采用LEEP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ml。手术前后宫颈环切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病变分级一致者64例(65.31%),级别下降者26例(26.53%),级别上升者8例(8.16%)。CIN治愈95例(96.94%),病变残留2例(2.04%),病变复发1例(1.02%)。结论 LEEP术是治疗CINⅡ~Ⅲ级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术后并发症少,病变残留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少珍 《海南医学》2009,20(8):83-8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的患者进行LEEP诊治,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病理诊断、术后并发症、宫颈修复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LEEP手术时间短(5—15min),术中出血少(平均6ml),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度70%,级别下降20%,升级1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无感染及宫颈狭窄等发生;随访尚无发现CIN残留和复发,宫颈修复率为91.25%。结论LEEP具有方便、快捷、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可保留生育机能、不影响组织标本病理诊断、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宫颈形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因宫颈疾病而行LEEP的患者共245例。LEEP由专人进行,切除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宫颈炎单纯型1—2mm,颗粒型或乳突型3mm,宫颈不典型增生(CIN)I3mm,局部加深。CINⅡ及CINⅢ行锥切术,颈管内深度达1.5~2.0cm。切除物送病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3分钟,手术前手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236例(96.3%),病理诊断下降4例(1.6%),上升者6例(2.4%)。慢性子宫炎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7.9%。40例宫颈锥切术患者随诊目前未发现异常。结论LEEP省时、安全,对宫颈病变能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应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配合湿润烧伤膏外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5月-2006年10月198例CIN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配合创面涂擦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为CIN者198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宫颈慢性炎21例(10.6%),CINⅠ91例(45.9%),CINⅡ77例(38.9%),CINⅢ6例(3%),原位癌3例(15%)。LEEP术后切缘阴性191例,LEEP术后病理降级52例,等级128例,升级18例。术后配合应用湿润烧伤膏,创面2个月愈合174例,术后1年无复发,术后1.3年复发3例,治愈率达89.4%。结论CIN应用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效果好,安全、简单,避免了二次手术及过度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能进一步诊断,配合应用湿润烧伤膏创面愈合增快,但仍需要规范随访以防止进展为宫颈癌。  相似文献   

19.
汤明军  高全聪 《中外医疗》2009,28(28):69-70
目的探讨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85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结果5例患者行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钮别相符45例,符合率为52.9%,升高22例,占25.9%,降低18例,占21.2%;手术时间为(5.4±1.5)min,术中出血量为(8.8±3.5)mL。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的优点,且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及降低宫颈早浸癌的漏诊率;是诊断及治疗CIN病变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69例,其中伴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1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40例),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54例(78.3%),CIN级别减低21例(30.4%),CIN级别升高16例(23.2%)。LEEP平均施术时间5.3min,宫颈一次愈合率95.0%。5例(7.8%)出现宫颈管狭窄。64例术后3mo复查,无一例病变持续或复发。结论 LEEP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