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静  李蕾  韦玲  梁雪玲  张捷 《中医药研究》2011,(11):1402-1403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4例)和针刺组(16例),两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之上分别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和针刺对照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疗效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两组经治疗后临床痉挛指数(CSI)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后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SI评分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百忧解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百忧解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燕  李征 《河南中医》2010,30(2):184-18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9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治疗组52例和西药治疗组4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谷文英  李洪立 《四川中医》2011,(12):106-107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温针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汤药口服,对照组35例给予黄连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5.0%和70.0%,明显优于对照组(68.6%、28.6%)。治疗组治疗后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仅部分症状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温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70例(治疗组),采用易善复治疗34例(对照组),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BMI、肝脾CT比值、血糖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7.65%(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脂、BMI、肝脾CT比值、血糖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肝脾CT值、BMI、T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脂三味方结合温针治疗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RA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中西医结合、针药并用组)60例,B组(中西医结合组)40例,C组(西药治疗组)40例。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B组为87.5%,C组为62.5%。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A、B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C组(P〈0.05或P〈0.01),A组稍优于B组。结论:中西结合、针药并用治疗RA,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皮针结合艾灸百会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按脑梗死常规处理,并结合康复程序进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加以头皮针治疗并艾灸百会穴。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皮针与艾灸百会穴结合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率,显著提高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客观评价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接受针刺加麻黄左经散治疗,对照组60例接受消炎痛加别嘌呤醇治疗,疗程均为15天。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临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4.41%、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9.71%、65.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BUA、ESR、CRP、尿pH值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未出现副反应,对照组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玄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降压及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针药组降压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症状,从整体调节,提高降压治疗的血压达标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可减少不良反应,体现标本兼治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肌电图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口服强的松片和阿昔洛韦片,针药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1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在治疗前后行肌电图检查。结果:针药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为96.67%,药物组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1.67%,针药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肌电图检查示患侧面神经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降低,两组经治疗后较前均有明显好转(P〈0.05),但针药组对面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为针灸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运用平衡针结合传统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愈显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SF-MPQ疼痛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结合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韩淑凯 《新中医》2011,(1):97-99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0例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治疗;针刺组40例给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针药组50例予口服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加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行康复疗法。4组均治疗3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功能评分法(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针刺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其他3组。针药组治疗前FMA评分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治疗后FMA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 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祛脂三味方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易善复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脂、血糖、肝脾CT比值、体质量指数(BM 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2.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主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主要临床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均有改善(P〈0.05),血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比较,血脂、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BM I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脂三味方结合针灸治疗脂肪性肝病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愈胃消胀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吗丁啉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自拟愈胃消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及胃电异常检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愈胃消胀汤可有效增强慢性胃炎胃动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赵颖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36-438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秦亮甫教授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成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6个月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6个月后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组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苓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益胃胶囊2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1周,再单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周。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不及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益胃胶囊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虚气滞和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项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项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疗效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规范治疗和护理,主要包括改善脑循环、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调控血压及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项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项针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温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P〈0.05),针药组优于温针组、中药组(P〈0.05),温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温针组(P〈0.05),温针组优于中药组(P〈0.05);复发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