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80例,术后常规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化疗,随访69例。结果膀胱肿瘤复发率13%(9/69),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死广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肿增电切术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宋玉堂  张广成 《中外医疗》2010,29(22):73-7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4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本组膀胱肿瘤切除率100%,术中并发闭孔神经发射4例,无一例并发膀胱穿孔、大出血、电切综合症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12例复发患者中9例再次行TURBT,无3次复发者。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反复进行的优点,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玉勤 《当代医学》2009,15(15):52-52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治疗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4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等优点,是治疗表浅膀胱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赵虎 《吉林医学》2013,34(23):4754-475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LYMPUS公司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表浅性膀胱肿瘤电切45例。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操作平均时间30 min,术中并发闭孔神经反射4例,1例并发膀胱小穿孔,无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和尿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加即刻灌注防治术后复发及减少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对72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切除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1.0~2.0 cm正常膀胱黏膜,直至正常的膀胱壁肌层。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化疗:术后24 h内完成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术后1周继续行吡柔比星30 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共12个月。结果本组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等并发症。除3例失访外,随访69例3月~2 a,复发12例,复发率17.4%。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与降低术后复发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成  陈志  谢晋良  张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48-49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TUR)治疗膀胱表浅肿瘤及术后行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膀胱灌注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膀胱表浅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术后1周开始以N—CWS800ug加生理盐水60mL作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患者,58例获得随访,随访1~5年,复发16例,复发率27.6%。出现膀胱刺激症状6例,出现化学性膀胱炎2例。结论TURBt联合N-CWS灌注治疗膀胱表浅肿瘤疗效较好且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TURBT术后尿道复发肿瘤的临床资料。1例单纯后尿道肿瘤复发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6例合并膀胱肿瘤复发,5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1例行TURBT术及尿道肿瘤电切术。结果: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2个月。5例全尿道切除患者3例存活至今,2例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电切患者中1例无瘤生存,1例因膀胱肿瘤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尿道切除术。结论:TURBT术后复发尿道肿瘤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及伴发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1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英国Gyrus公司的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经尿道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62例。结果手术使用时间平均25min。除5例发现肿瘤浸润较深,中途转为开放外,其余均成功切除肿瘤。术中出血平均25mL。随访1年,初发肿瘤63例,切割后9例复发,均为异位复发,再次行膀胱肿瘤电切后治愈;复发肿瘤26例,切割后7例再次复发,其中2例改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技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患者的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病人无并发症出现.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6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8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90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9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闭孔神经反射与膀胱穿孔发生率、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及膀胱穿孔发生率无差异。就闭孔神经反射而言,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发生率为0%,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发生率为2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而言,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止血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望替代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VBT)的手术方式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0~2004年,52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疗效满意,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UVBT具有出血少、操作简便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扩大了腔道手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BPH180例。结果 手术过程视野清,出血少,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割术结合电切术治疗BPH是一种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循环护理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入患者为延安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共计163例,均为在我院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情况、躯体评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状态更好,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生活质量更好。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为96.2%,比对照组71.1%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采用循环护理为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癌患者进行干预,能够调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 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15例Ta~T_2期膀胱肿瘤患者。结果 1例术中因闭孔神经反射出现膀胱穿孔改为开放手术,14例经尿道电切手术成功。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峰 《中外医疗》2010,29(24):82-8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适应证、有效性和操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以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3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以患者经过3个月~4年随访,复发7例,复发率18.4%(7/38),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对组织损伤小、可反复进行的特点,是表浅型膀胱肿瘤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期),观察组8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将肿瘤位置膀胱壁全部切除,包括周围1.5 cm膀胱黏膜组织。对照组17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并发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等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53.1±10.3)min低于对照组的(202.4±31.5)min,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1.7±1.7)d低于对照组的(28.0±4.7)d,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13.7±6.3)mL少于对照组的(470.6±143.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84.5%、78.5%和94.1%、82.4%、76.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肾积水行肾穿刺造瘘引流,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梗阻,2例出现尿路感染行抗炎治疗,1例患者出现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低,保留膀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于肿瘤单发、体积较小(直径≤2 cm)、分期较早(T2期)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可靠,安全性及术后生活质量高。对于肿瘤多发、体积较大(直径>2 cm)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应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王焱旻  李容杭 《吉林医学》2013,(34):7225-7226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2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随访3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8个月,平均24.6个月。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30 min,平均17 min。无术后继发出血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37 d,术后定期向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等。术后随访平均24.6个月,4例复发(14.3%),肿瘤复发后再次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可多次重复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膀胱表浅肿瘤治疗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但在电切侧壁肿瘤时容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本文就临床上各种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白国枝靳胜燕  杨巧贞 《中原医刊》2005,32(21):F0003-F0003
膀胱表浅肿瘤占膀胱肿瘤的2/3,是泌尿系常见肿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肿瘤5年复发率高达65%,术后膀胱化疗药物灌注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措施.我院自1997年至今共收治膀胱肿瘤308例,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共187例,下面就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方法、并发症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3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组(针状电极组63例)和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组(激光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无膀胱穿孔病例。所有病例病理均可满足病理分期要求,其中Ta期31例,T1期82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77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6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4±5.8)个月。针状电极组肿瘤复发6例(9.5%,6/63),激光组复发7例(14%,7/50),两组均无病理分期进展者。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闭孔神经反射引起的膀胱穿孔等严重合并症,切除标本满足病理分期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