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本药物目录的及时更新调整对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澳大利亚药品津贴计划目录的调整现状,比较借鉴国际目录更新调整的经验,从触发主体、触发条件、调整原则三方面考虑,提出改进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更新触发机制的建议,以期为基本药物目录的及时调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01,12(1):14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2000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会议(终选)日前在北京结束。此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既是我国的第3次《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又是200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订。这次调整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是:临床上基本停用的药品;连续2年没有生产的药品;疗效、功能主治不确切的药品;滋补、保健类药品;临床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的原则,是从全国临床应用的品种中,挑选出同类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确保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上的基本用药的需求。《国家基…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上海医药》2001,22(2)
国家调整药品价格管理政策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制定的新药品价格管理政策从 2000年 12月 25日起开始执行。调整后的政策包括《国家计委定价药品目录》、《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药品政府定价申报审批办法》、《药品价格监督办法》、《关于乙类药品价格制定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3次国家基本药物 目录调整工作完成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既是我国的第3次基本药物自录的调整,又是200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订。这次调整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为促进社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基本药物目录的定期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9-2011年处方进行抽样,统计、分析数据并对抗感染药物进行门诊总治疗人次日(TPD)排序。结果: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相关政策实施以后,受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数量、金额增长明显,而其中的抗感染药物处方数量、金额所占比例明显降低;大部分抗感染类基本药物的TPD排序稳中有升,非基本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使用量有所下降,注射用抗感染药物TPD排序相对集中,左氧氟沙星位列第1位且TPD值较大。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相关政策实施促进了社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该目录的调整应根据社区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3):289-293
目的:为完善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提供参考。方法:梳理《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和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历史沿革及现状,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分析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存在程序透明度较差、自上而下的效率较低、依靠专家主观因素较多、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建议提高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透明度,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动态调整程序,健全基本药物动态调整程序的配套制度,加强基本药物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评价,优化专家库管理,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04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4]266号),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计划,对2004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有关要求作如下通知:调入的品种必须是2002年12月31日以前批准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且有国家  相似文献   

7.
据新华社信息,卫生部等9部门近日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明确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根据管理办法,必要时,经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可适时组织调整。  相似文献   

8.
徐巧玲  李春潇  胡欣 《中国药房》2012,(40):3748-3751
目的:为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2011年版《印度国家基本药物目录》(NLEM2011,即印度"全民免费药物计划"目录)在设计、制定、适用等方面进行资料整理,并进行评价,总结其在目录制定方面的经验。结果与结论:NLEM2011编订过程透明化程度较高,决策合理;药物限定了使用医疗卫生机构的范围,有助于合理用药。该目录已成为印度基本药物政策体系间的重要纽带,其优点值得我国借鉴;同时,其不足也值得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学者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法规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比较2009~2011年我院基本药物品种数与国家基本药物和北京市增补目录的品种数,分析我院基本药物品种、品规及销售金额的相关情况.结果 2009~2011年,我院基本药物品种数基本稳定,且2011年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增幅显著高于同期医院总体药品增幅.结论 基本药物目录在我院的执行情况较好,但仍需加强对医师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理念的宣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的异同,促进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方法: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与WHO《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的背景、分类体系、药物收载数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结果与结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以WHO《基本药物目录》为指导,具有同源性,但在分类体系、数量、内容上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应参考WHO《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并颁布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11.
解读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描述分析法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及WHO基本药物清单第16版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总结201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特点,为2012版目录的遴选、调整与实施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精神,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2年版和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WHO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目录及30个省市抗菌药物分级目录比较,分析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抗菌药物目录特点、不足及其对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产生的影响。结果: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抗菌药物目录在2009年版基础上,增加了品种和剂型,并对某些品种的化学成分和规格作了严格限制。但新增品种、剂型和规格仍欠合理,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的分级也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抗菌药物的分级存在差异,一些制药企业的抗菌药物产品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规定不完全一致。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抗菌药物品种、剂型和规格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分级目录需要调整,一些制药企业抗菌药物产品的销售困难增加。  相似文献   

14.
聂青  陈晶 《中国药业》2014,(16):3-5
目的 完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保证公众能够获得基本药物。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的经验,阐述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 目前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程序缺乏时效性,专家构成不合理,药物评价方法不科学,有关信息不透明。结论 我国需要成立固定的专门机构,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工作指南和技术细则,优化国家基本药物专家库构成,加强对药物的循证医学和经济学评价,利用网络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王群 《中国药房》2014,(16):1504-1507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从我院管理系统和药剂科数据库中采集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类药品的实际销售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和销售金额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统计不同类别、品种的抗菌药物类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并随机抽查我院2011-2013年同期(第三季度)的处方3 000张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类药品总品种和销售金额2012年低于2011年,而2013年由于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相比2012年有所增加,但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比2011-2013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1-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分别有4、3、5种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处方点评结果发现,经过3年的整治,不合理处方比例从5.40%下降至2.87%,效果较好。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较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基本可满足临床用药。但是,仍需加大对国家基本药物的宣传、培训力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在临床的优先、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孟锐  杨奔  丁丽曼 《中国药房》2010,(20):1850-1851
目的:为促进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加快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比较我国2004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查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结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药品数量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少的问题。结果与结论:由于我国原料药市场庞大,药品剂型丰富,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不力,导致了生产企业盲目增加剂型,增加品种数量的现状;基本药物价廉、质优、"基本"、国家承担的特点决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品种数量不宜过多。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随着实践不断调整,以满足人民健康所需。  相似文献   

17.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爱丽  井春梅  鄢琳  周杰明  程刚 《中国药房》2010,(12):1070-1073
目的:对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与调整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目录(国内业界一般称为澳大利亚《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原则、标准及程序,为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提供参考借鉴。结果与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政策性强、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它需要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科学合理可操作的遴选与调整方法,以及权威的监测与后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现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类别调整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对世界部分国家及我国各省的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类别进行研究,运用帕累托图法对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类别的构成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药品一级类别有待结合国情适当增加,应尽快出台国家疾病谱,以保证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制订与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稳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2009年至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结论基本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药品短缺、断库现象严重,部分药品遴选不科学、不能满足临床的正常需求。国家除采取措施保障基本药物供应、促进其使用外,还应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科学地调整。  相似文献   

20.
焦点     
《广东药学》2009,(9):1-1
307种中西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我国将有国家级“合理用药指南”,2010版《中国药典》提升中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