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脂类代谢的变化 ,并探讨其在糖尿病并冠心病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间在我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10 8例。分为⑴观察组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⑵对照组 :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组。其中 ,观察组 5 1例 ,男 30例 ,女 2 1例。年龄 37~ 80岁 ,平均 (64 6± 9 1)岁 ,体重指数 (BMI)(2 5 2± 5 1)。对照组 67例 ,其中男 37例 ,女 30例 ,年龄 32~ 75岁 ,平均 (62 5± 8 2 )岁 ,体重指数 (2 6 2±…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3~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3~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云南省儿童发展纲要》进行评估及循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对云南省16个地区12个民族3~6岁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营养不良总的患病率为:发育迟缓20·0%,低体重14·4%,消瘦3·2%;城市/农村的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发育迟缓9·1%/32·8%,低体重37·7%/22·4%,消瘦2·7%/3·7%;男/女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发育迟缓22·0%/17·9%,低体重15·8%/13·0%,消瘦3·3%/3·0%。16个地区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发育迟缓1·9%~53·9%,低体重3·4%~32·6%,消瘦1·7%~12·0%;12个民族营养不良患病率为:发育迟缓9·30%/65·8%,低体重7·7%/33·8%,消瘦1·4%~11·0%。结论:云南省3~6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同一地区营养不良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P<0·01),山区高于坝区(P<0·01),男童高于女童(P<0·01),不同年龄组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民族营养不良患病严重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酸铬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观察了口服葡萄糖酸铬 1 0 μg/kg体重·每日及 5μg/kg体重·每日 ,连续 2 8天的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结果 :每日 1 0μg/kg体重组血糖与实验前及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 ,差异极其显著 (P<0 .0 1 ) ;每日 5μg/kg体重比实验前有所下降 (0 .0 1 0 .0 5)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罗湖区2000~2004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变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罗湖区2~5岁集体儿童体格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AS8·1统计软件包,分析罗湖区2000~2004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资料。结果:5年间全区集体儿童身高(身长)、体重增长合格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P<0·01);儿童肥胖逐年增高(P<0·01);不同性质托幼机构在园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以国家办园较好(P<0·05)。结论:加强集体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防治儿童营养不良、预防和干预肥胖儿等是巩固、提高集体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对体外循环的配合要求较高。我院 2 0 0 0 -0 1~ 2 0 0 2 -12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 60例 ,现将有关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冠心病男性 5 2例 ,女性 8例 ;年龄 3 9~ 77岁 ,平均 ( 61 9± 7 7)岁 ;体重 45~ 85kg ,平均 ( 66 3± 8 7)kg。合并高血压 3 5例 ,糖尿病 13例 ,高脂血症 42例。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 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例、室壁瘤 2例、房间隔肿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各 1例。术前均经冠状动…  相似文献   

6.
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门诊或住院病人 ,保持平常饮食 ,至少 4周内未用任何降脂药物 ,间隔 2周各测血脂 1次 ,2次血清TC水平平均≥ 6 2mmol/L。其中男 57例 ,女 4 3例 ;年龄 2 3~ 80岁 ,平均 ( 51± 4 )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 4 0例 ,冠心病 2 8例 ,高冠心病 11例 ,糖尿病15例 ,甲亢病 2例 ,其他 4例。符合上述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中 ,高甘油三脂 53例 (TG≥ 1 8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1 17mmol/L)者 58例。1·2 方法1·2·1 给药方法 :普伐他汀片 ,每片 10mg ,每晚 1片。1·2·2 观察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以后河北省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摄入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其趋势。方法对3367户农村家庭11627人进行了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血压并采血检测血红蛋白、血脂、空腹血糖,诊断和统计超重、肥胖、高血压、贫血、血脂异常、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等患病率;同时对其中1080户进行膳食调查获得人均日食物消费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综合评价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结果调查表明目前河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是植物性膳食模式,与1992年相比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谷类食品消费减少,肉与肉制品、蛋奶豆类及其制品消费比10年前增加但仍不足,油脂消费增加超过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参考摄入量,食盐摄入过多,钙、维生素A摄入严重不足。与10年前比较学龄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加显著;18岁以上成人标化患病率:超重率30·4%,肥胖率13·4%,高血压率25·9%,糖尿病率1·8%,糖耐量受损率0·98%,血脂异常率25·0%;单项血脂成分患病率:高甘油三脂血症15·3%,高胆固醇血症3·2%,胆固醇边缘升高3·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0·8%;贫血标化患病率8·7%,贫血高发年龄是学龄前儿童(16·5%)和青年妇女(16%)。结论河北农村18岁及以上成人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农村居民膳食结构、饮食和健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由于营养引起慢性病患病形势严峻,急需加强膳食指导和营养干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生命质量下降的常见原因。我科于 2 0 0 0年5月至 2 0 0 2年 7月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 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7月住院 2型糖尿病患者 10 4例 ,其中 :男 5 6例、女 48例。平均年龄 ( 5 2± 10 )岁。糖尿病病程 ( 9 5± 5 3 )年。神经病变 ( 3 0± 1 5 )年。随机分为前列腺素E1,治疗组 5 6例和对照组 48例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神经病变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血糖保持平稳 …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 (DM )的患病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据WHO报道 ,1995年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 1 2 5亿 ,预测至 2 0 2 5年将剧增至 2 99亿〔1〕。80年代欧美DM的患病率 1%~ 3 % ,而 1996年美国已高达7% 〔2〕。 1980年我国在 14省、市 3 0万人口中调查发现 ,糖尿病患病率为 0 67% ,与年龄、体重明显相关。 1995年我国 19个省市 ,2 5万年龄大于 2 5岁人群调查的结果表明 ,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2 5 %~ 3 0 %左右。到 1998年 ,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为 2 0 0 0万人 ,并且每年约有 75万人是新发生的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0.
烟酸铬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观察了口服烟酸铬 Cr3 + 2 5 0μg/kg· d及 Cr3 + 1 2 5μg/kg· d连续 2 8d的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结果 :每日 2 5 0 μg/kg体重组血糖与实验前及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每日 1 2 5 μg/kg体重组血糖比实验前有所下降 ,但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 (P>0 .0 5 )。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Ⅰ -Ⅱ级 6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Ⅰ组 :碳酸利多卡因 (n =30例 )年龄( 2 8 6± 2 4 0 )岁 ,身高 ( 159 5± 5 4 5)cm ,体重 ( 68 6±7 4 3)kg ;Ⅱ组 :1 6%盐酸利多卡因 (n =30例 )年龄( 2 9 3± 3 32 )岁 ,身高 ( 160 2± 5 70 )cm ,体重 ( 68 5±8 50 )kg。1·2 麻醉方法 取L1- 2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侧置管3cm ,注入 5ml实验量 ,待 5min后出现麻醉平面后 ,再缓慢推注首次剂量约 7~ 10ml,如注射 2 0min后 ,仍未达到满意的平面 ,可再追加一次剂量 3~ 5ml。总量碳…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学龄前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陕西省的数据,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贫血状况。方法采用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1150名学龄前儿童的血红蛋白浓度,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结果2002年陕西省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6%,以轻度贫血为主。男性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6·7%,女性为16·5%;城市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12·7%,农村为18·6%,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1岁、2岁、3岁、4岁、5岁和6岁各年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3·0%、16·5%、18·1%、13·9%、10·4%和9·1%,各年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陕西省学龄前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贫血防治应该成为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10岁前是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3~6岁为关键期。为了使儿童的视觉功能得到良好发育,我们于2006年4~6月对金坛市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筛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6年4~6月在我院进行视力筛查的3~6岁儿童,共3 160名。其中男性1 582名,女性1 578名。1·2视力异常判断标准眼的柱径屈光度C,3~6岁(-1,+1);眼的球径屈光度S,3~岁(-1,+3·0),4~岁(-1,+2·5),5~岁(-1,+2·5),6~岁(-1,+2·0)。2结果对金坛市3 160名儿童筛查发现,视力异常344名,发生率为10·89%。城市1 564名儿童,视力异常207人,发生率为13·24%;农村1 596名儿童,视力异常137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偏钒酸钠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其对葡萄糖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偏钒酸钠对小鼠的血糖及葡萄糖磷酸化关键酶的影响 ,探讨偏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 ,随机分为口服偏钒酸钠组和非口服偏钒酸钠组 ,分别饮用 2 0 0mg/L偏钒酸钠溶液和 80mmol/L的NaCl对照溶液 ,持续 5周。在实验第 0至 5周的每周末 ,对各组小鼠的血糖、肝脏葡萄糖激酶、肌肉己糖激酶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给予偏钒酸钠前 ,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服药 1周后 ,血糖值即由(18 77± 1 2 8)mmol/L下降至 (8 94± 0 94 )mmol/L ,接近正常水平 ;其肝脏葡萄糖激酶和肌肉己糖激酶的活性则显著升高 ,分别由 (1 2 9± 0 6 4 )mIU·min-1·mg-1蛋白质和 (1 93± 0 5 0 )mIU·min-1·mg-1蛋白质上升至 (15 36± 1 5 7)mIU·min-1·mg-1蛋白质和 (18 6 2± 1 71)mIU·min-1·mg-1蛋白质 (P <0 0 1) ;而在服药前后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上述作用在小鼠服药期间始终存在。相关分析显示 ,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与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的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 偏钒酸钠的降血糖作用并不依赖于体内胰岛素水平的增加 ;改善糖尿病小鼠体内不良的葡萄糖磷酸化过程 ,可能是偏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校高血压的人群患病率、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与发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自1989年以来记录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情况及历年全院健康体检记录的血脂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高血压的患病率由1991年的10·74%升至2003年的14·68%(P<0·05);≥60岁人群的患病率由1991年的28·58%升至2003年的40·14%(P<0·05),且各年份≥60岁人群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院教职工总的患病率(P<0·01),≥60岁的高血压患者占病人总数的比例由1991年的57·58%升至2003年的73·50%(P<0·05);糖尿病患者51·36%同时有高血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和糖尿病者为18·56%。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6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血压并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可能原因为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调脂治疗并预防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手术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本文总结了 4 5例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经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8例 ,女 7例。男女比为5 4∶1。最大年龄 72岁 ,最小 2 3岁 ,平均年龄 53 6岁。1·2 肿瘤部位与大小1·2·1 肿瘤部位 :按胃癌诊疗规范划分 ,见表 1。其中癌灶在小弯侧 4 1例 ,占 91 1%。表 1肿瘤部位 例 (% )分区例数胃小弯胃前壁胃后壁A 2 5(55 5) 2 3 1 1B 5(1 1 1 ) 4 0 1C 1 5(33 3) 1 4 0 11·2·2 肿瘤大小 :本组 4 5例中微小癌 2例 ,…  相似文献   

17.
食用荞麦对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荞麦的食用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为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 ,对食用荞麦人群和非食用荞麦人群 1 5岁及以上居民血糖、血脂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食用荞麦人群的血糖水平男性为 (3 83± 1 2 9)mmo/L、女性为 (3 96± 0 96)mmo/L ,均比非食用荞麦人群男性 (4 63± 1 1 1 )mmo/L、女性 (4 56± 1 1 9)mmo/L低 (P <0 0 1 ) ;血脂水平男性血清胆固醇为 (3 79± 1 0 4 )mmo/L、低密度脂蛋白为 (1 94± 0 96)mmo/L ;女性高、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 (1 56± 0 44)mmo/L、(2 0 4± 1 0 6)mmo/L ;与非食用荞麦人群中男 :血清胆固醇为 (4 0 8± 1 46)mmo/L、低密度脂蛋白 (2 2 5± 1 1 5)mmo/L ;女 :高、低密度脂蛋白 (1 45±0 39)mmo/L、(2 1 8± 0 89)mmo/L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5)。同时两组人群血糖和血脂的偏高率也存在差异 (P<0 0 5)。食用荞麦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1 9 53 % ,标化患病率 1 8 2 1 % )低于非食用荞麦人群 (2 2 1 0 % ,标化患病率2 3 34 % ) (P <0 0 5)。 [结论 ]荞麦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生命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其生命预后与诸多因素有关。目前临床研究致力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本院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出血病人 193例进行了分析 ,旨探讨脑出血患者生命预后的一些较重要的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4月选择经CT检查确诊脑出血患者 193例 ,男 13 0例 ,女 63例 ,年龄 3 3~ 89岁 ,平均年龄( 62 69± 11 13 )岁。 193例中死亡 5 5例 ,年龄 42~ 89岁 ,平均年龄 ( 65 0 9± 11 13 )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体检、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1·2 …  相似文献   

19.
当前糖尿病 (DM)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糖尿病控制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我院内分泌科自 1997年 7月以来坚持每月一次的社区内糖尿病患者教育 ,现已进行 4年 ,统计参加听课人数已达 30 0 0人次 ,收效很大 ,现将一些方面评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我们从坚持长期听课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 8名作为追踪分析对象 ,其中 2型DM 4 5名 ,1型DM3名 ,患者年龄 33~ 71岁。1·2 方法 我们从血糖控制水平、年平均治疗费用、血糖检测频度三个方面进行统计比较。其中血糖控制水平分良好 (空腹…  相似文献   

20.
中链脂肪酸对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及脂质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琨  郭红卫  陈凤麟 《卫生研究》2006,35(2):187-190
目的研究中链脂肪酸(MCFA)对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体脂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预防肥胖模型法,每天给予SD大鼠高脂营养饲料,并灌胃含不同剂量MCFA的食用油脂,饲养38天,观察体重、摄食量、体脂重量、血脂、胰岛素水平在不同剂量组动物间的差异。结果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大鼠分别摄入0·975、0·325和0·163g/kg bw MCFA38天,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体重明显较低[分别(295·2±29·7)g和(324·6±9·1)g](P<0·05),脂肪垫重量明显较轻[分别(5·30±1·57)g和(7·20±1·74)g](P<0·05),脂肪细胞明显较小;各剂量组总的摄食量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分别(0·71±0·11)mmol/L、(0·73±0·12)mmol/L、(0·60±0·06)mmol/L](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瘦素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1·61±0·39)ng/ml和(2·04±0·46)ng/ml](P<0·05)。结论在饲料摄入量没有差别的前提下,摄入0·975g/kg bw MCFA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血脂水平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