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MRU(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是磁共振水成像的一种,它利用尿路中尿液的高信号与周围背景的低信号之间的对比形成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影像。虽然目前尿路结石仍以静脉肾盂造影(IVP)为主要检查手段,但不管患者肾功能如何、有无尿路梗阻,MRU都能很好地显示整个收集系统,有时需借助利尿剂和输尿管压迫法等。其探测尿路扩张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很高。MRU与IVP相比仍有一定的特异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及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造影(3D-ceMRU)对上尿路显影能力的差别。资料与方法正常上尿路40侧,中度积水扩张上尿路16侧,重度积水扩张上尿路22侧皆行MRU及3D-ceMRU检查。对肾盏、肾盂及上、中、下段输尿管5个部分的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肾盏及下段输尿管、中度积水扩张的上尿路、重度积水扩张的输尿管的MRU和3D-ceMRU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肾盂及上、中段输尿管、重度积水扩张的肾盂、肾盏的MRU和3D-ceMRU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eMRU能较好地显示正常及轻度扩张的上尿路,而MRU能较好地显示重度积水扩张的上尿路。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显示中度积水扩张的上尿路。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尿路成像在小儿上尿路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螺旋CTN水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磁共振尿路成像(RU)在小儿上尿路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探讨CTU对各种上尿路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疑上尿路病变儿童均做了CTU检查,31例同时行IVU检查,13例同时行MRU检查作为对照。对上尿路各部位的显影清晰度进行了评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上尿路各段的显示能力。按病种分类,评价CTU对儿童各种上尿路外科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IVU,MRU比较。结果 在尿路形态正常组,CTU和IVU对上尿路各段的显影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均好于MRU(P<0.01)。在异常组,CTU对肾盏,肾盂的显示优于IVU和MRU(P<0.01);上段输尿管的显影,三者间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下段输尿管的显示,CTU,MRU均高于IVU,且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TU对重复肾输尿管畸形,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高于IVU和RU;峄上尿路积水的诊断符合率,CTU,MRU均为100%,高于IVU(62.5%)。结论 CTU为诊断小儿上尿路外科疾病提供了确切依据,解决了诊断中的难题,提高了诊断率。如疑有肾发育不良,重复肾输尿管畸,肾输尿管重度损伤等上尿路外科疾病,可首选CTU检查。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少见 ,我院曾诊断1例 ,报道如下。病例资料 患者 ,女 ,33岁。因左下腹阵发性疼痛伴腰痛 3周就诊。体检 :左下腹压痛 ,反跳痛 (± ) ,腹平软 ,肠鸣音正常 ,双肾区叩击痛阳性。B超检查 :左输尿管末端结石伴双肾、双输尿管积水。血常规 :白细胞 1 0 .7× 1 0 9/l。尿常规 :WBC( ) ,RBC( )。腹部平片 :左输尿管末端结石 ,双肾影增大。静脉尿路造影示左肾、输尿管轻度积水 ,右肾盏明显扩张 ,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未见显影 ,松开压迫带后示右侧肾盏仍扩张 ,肾盂及输尿管显影不明显。在电视监控下延时 1h后 ,可见右肾盏肾盂扩张 ,…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用磁共振检查尿路疾病的四种扫描序列,并评价其作用和局限性。材料和方法:对41例疑有尿路梗阻或尿路畸形的患者行两种T2加权和两种MRU序列检查:横断位HASTE序列、冠状位True FISP序列,Trubo SE MRU序列和HASTE MRU序列。4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MR检查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所有图像的质量均达到了能够诊断的要求。四种扫描序列均显示了所有扩张的肾盂、肾盏、输尿管,对梗阻原因的准确性分别为82.9%,85.4%、70.7%和75.6%,综合所有序列定性的准确性为92.7%。结论:上述四种扫描序列对显示尿路疾病各有其优点,综合应用可提高尿路疾病检出率和作出更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3D U-Net模型自动分割颈椎矢状面T1WI和T2WI图像上颈椎各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拟诊为颈椎病的92例患者的矢状面T1WI和T2WI图像资料,由两位影像医师在每例患者的2个序列图像上分别人工标注颈椎各结构,包括椎体、椎间盘、硬膜囊、脊髓和椎间孔。将178个序列的图像随机分为训练集(n=138)、调优集(n=20)和测试集(n=20)。采用训练集的数据训练3D U-Net分割模型,在调优数据集中微调参数,在测试集中采用定量指标(Dice相似系数,DSC)和定性指标(主观评分)评价模型的分割效能,并比较各结构的DSC值在3组内及3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测试集中3D U-Net模型分割颈椎椎体、椎间盘、硬膜囊、脊髓和椎间孔的DSC值分别为0.87±0.03、0.85±0.04、0.87±0.04、0.82±0.05和0.57±0.08,分割颈椎各解剖结构的总体DSC值为0.80±0.13。各结构的DSC值在3组内及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主观评价显示3D U-Net模型分割颈椎各结构获得的图像均符合临床测量要求。结论:基于矢状面T1WI和T2WI序列的3D U-Net模型对颈椎各结构的分割可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X线与超声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与超声对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尿路逆行造影及超声影像资料。19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症均进行了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其中3例术前做了CT检查,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巨输尿管症以其下端管腔无机械性梗阻的相对狭窄和狭窄段以上显著性扩张为特征。成人的扩张多不延及肾盂肾盏,小儿多数病例有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表现。早期扩张的下段可呈“纺锤状”或“杵状”。尿路造影透视和超声实时观察时,可见扩张输尿管蠕动频率减慢、幅度增大、向下传递间断。结论:超声因其具有诸多优点,可作为诊断巨输尿管症的首选的筛查方法。尿路造影检查,正确诊断率高,为本症术前的必查项目。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盏结石的静脉尿路造影(IVU)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肾盏结石(直径≤10mm)患者的临床和IVU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药物治疗或体外震波碎石证实,结石易停留在肾盏的生理狭窄部,多为圆锥状。造影剂排空延迟51例,肾盏不规则变形38倒,肾盏积水扩张30例。结论:IVU结合平片能很好的显示肾盂肾盏形态,具有易于发现结石,定位准确等优点,在肾结石检查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成像(排泄性MRU)在诊断泌尿系疾病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泌尿系结石20例、肾盂旁囊肿6例、肾盏憩室1例、膀胱憩室3例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4例,均先行磁共振尿路成像(常规MRU),然后增强扫描后延迟至5、10和20 min行排泄性MRU,显示不良者4 h后再扫描一次.将两者源图像分别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组,并分别独立诊断,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泄性MRU尿路显示清楚 5 min 5例,10 min 25例,4 h 4例.两者定位诊断符合率均为100%.排泄性MRU均能作出准确定性诊断,常规MRU准确定性诊断分别为泌尿系结石17例(17/20)、肾盂旁囊肿2例(2/6)、膀胱憩室3例(3/3)、输尿管移行细胞癌2例(2/4).结论:排泄性MRU能清楚显示尿路形态变化及、排泄功能,有利于尿路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排泄性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造影(3D-ceMRU)联合MR尿路造影(MRU)在肾盂旁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7例肾盂旁囊性病变患者行MRU及3D-ceMRU扫描,分析二者对肾盂旁囊性病变的显示情况,与临床最终诊断对照.结果 3D-ceMRU联合MRU扫描可满意显示肾盂旁囊性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对病变的定位诊断率达100%,定性诊断率达86%,并可粗略评价肾功能.结论 3D-ceMRU联合MRU能直观、清晰地显示肾盂旁囊性病变的部位、形态及与肾盂、肾盏关系,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小儿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65例上尿路梗阻患儿行静脉肾盂造影(IVP)、B超及MRU检查,MRU检查应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_2WI序列.对照MRU与手术结果,比较MRU与IVP、BUS在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MRU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6例,重复肾3例(其中误诊1例),原发性巨输尿管症9例,输尿管膀胱入口狭窄4例,输尿管末端囊肿3例,孤立肾2例,肾结石5例,神经性膀胱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1例.MRU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正确率为98.5%(64/65),优于IVP及B超(P<0.05). 结论 MRU是诊断小儿上尿路梗阻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维松  田俊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28-1128
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已婚。腰部胀痛不适半年,小腹坠胀痛、血尿1周入院。体检:双肾区、双侧输尿管走行区、耻骨上无压痛。T36.4℃,尿常规:红细胞卅,白细胞+。排泄性尿路造影:双肾盂、肾盏积水,双输尿管管径增粗,下段明显扩张,膀胱内见两个直径约38mm球形含对比剂囊状影,内密度均匀,边缘有环形透亮影环绕(图1)。CT平扫:排泄性尿路。  相似文献   

13.
静脉尿路造影常规的方法是将有机碘肾脏排泄的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入肘静脉,并通过压迫输尿管,经肾脏排泄后,在不同时间内使造影剂逐渐增多变浓的充盈。在肾盂、肾盏内,使肾盂肾盏显示影像,但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的需要,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有选择性地采用头低足高,大剂量不加压,非离子型的静脉尿路造影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DWI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的分割模型对盆腔骨结构的自动分割价值,以及基于自动分割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因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而行盆腔多参数MRI扫描的614例患者的DWI数据,训练3D U-Net模型对盆腔骨质结构进行自动分割。以两位影像科医师手工勾画和标注的8个盆腔骨质结构(下腰椎、骶骨、髂骨、髋臼、耻骨、坐骨、股骨头、股骨颈)为金标准,在不同数据集(训练集、调优集、测试集)中,采用Dice相似系数(DSC)、Jaccard相似系数(JSC)和Hausdorff表面距离(HSD)评估3D U-Net模型自动分割盆腔各骨质结构的效能。另搜集2020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27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用于盆腔骨质结构分割模型的外部验证集及建立预测骨转移灶的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分类效能。结果:U-Net分割模型在测试集中的DSC、JSC和HSD值分别为0.87±0.03、0.77±0.04和21.75±12.08;在外部验证集中相应参数值分别为0.82±0.06、0.71±0.08和16.27±4.35。基于27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盆腔骨质结构自动分割图像,共提取和筛选出20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所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测试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5(95%CI:0.899~0.993),敏感度为97.14%(95%CI:85.1%~99.9%),特异度为89.36%(95%CI:76.9%~96.5%)。结论:基于DWI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的自动分割模型能准确分割盆腔骨质结构,随后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有效检出盆腔范围内的骨转移灶,为自动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盆腔骨转移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_2加权技术,对52例患者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 52例中,尿路梗阻扩张26例,其中:肾盂-输尿管交界段狭窄7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石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2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无尿路梗阻17例,其中肾癌3例,肾盂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囊肿9例,马蹄肾1例,一侧肾缺如1例,均由MRI和MRU相结合确诊。另有9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未见尿路梗阻征象,其中: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52例中,部分病例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 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症者,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16.
刘维如  吉名显  王平 《武警医学》1997,8(3):177-177
腔静脉后输尿管并肾盂癌1例武警天津总队医院泌尿科(天津300162)刘维如吉名显王平关键词腔静脉后输尿管肾盂癌患者,男,57岁。B超发现右肾积水,未发现异常回声。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下端未显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及上段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HILIPS T5-NT 0.5T超导型MR扫描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T2加权技术,对52例患作MR尿路成像,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所有患均先行常规MR。扫描。结果52例中,尿路梗阻扩张26例,其中:肾盂一输尿管交界段狭窄7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石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外压1例,膀胱癌2例,神经源性膀胱2例。MRU显示尿路梗阻扩张正确率达100%,对梗阻定性诊断有3例错误。无尿路梗阻17例,其中肾癌3例,肾盂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囊肿9例,马蹄肾1例,一侧肾缺如1例,均由MRI和MRU相结合确诊。另有9例患呈现不同程度肾盂积水,未见尿路梗阻征象,其中: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肾盂肾炎。52例中,部分病例与B超、IVU、CT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MRU为一有效安全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和有IVU禁忌症,对确定尿路梗阻扩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RU和MRI相结合能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依据。但在实践中,应依据患具体情况合理选用MRU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静脉肾盂造影(IVU)、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SCTU)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对梗阻性尿路疾病的诊断能力,为临床选择合理检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2例经手术病理或经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梗阻性尿路疾病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行IVU检查,25例患者行SCTU检查,49例患者行MRU检查,12例患者同时行上述3种方法检查。结果 8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IVU显示2例,7例包括IVU未显示病例MRU可清晰显示,1例CTU显示不清,不能明确诊断;19例输尿管结石病例,IVU显示9例,10例IVU未显示梗阻原因患者行CTU检查均清晰显示,13例行MRU检查,7例显示;15例输尿管肿瘤,7例行CTU检查,12例行MRU检查均显示清晰;11例输尿管外源性压迫或侵犯病例,IVU表现为肾积水,3例行CTU检查,10例行MRU检查均可清晰显示;9例输尿管炎性病变,IVU表现为肾积水,4例行CTU检查,2例显示清晰,2例与肿瘤不易鉴别,7例行MRU检查,均显示清晰。结论 IVU在梗阻性尿路疾病中主要用来筛查,当怀疑梗阻原因是结石引起时,应首选CTU检查,当怀疑梗阻原因是先天狭窄或肿瘤性病变时应首选MRU。  相似文献   

19.
尿路梗阻性病变的MRU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6例经B超发现尿路扩张患者采用重T2WI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U检查,其中4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结果 46例尿路梗阻性病变包括:良性狭窄19例,先天性异常10例,输尿管结核5例,输尿管癌3例,外在性病变4例,输尿管结石4例,膀胱病变1例。MRU均清楚显示尿路影像,能确定有无梗阻,展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对梗阻水平的定位及梗阻原因的定性均有较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IVP检查。结论 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影像检查方法,特别适用于IVP禁忌症和肾功能丧失者。可多方位、多角度成像,结合常规T1WI、T2WI可获得可疑部位的大量信息,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在诊断泌尿系先天异常方面的特点、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3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泌尿系先天异常患者33例,均行MSCTU成像,对全泌尿系扫描,排泄期图像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仿真膀胱镜(VC)检查,获得完整、立体的尿路影像。结果 经MSCTU诊断泌尿系先天异常33例,包括异位肾、马蹄肾、肾盂旋转不良各1例,附加肾、输尿管瓣膜症、腔静脉后输尿管各2例,巨输尿管4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6例,双肾盂双输尿管9例,膀胱憩室5例。输尿管显示率91%(61/66侧),所有显影输尿管中上段腔内对比剂平均CT值520HU,后处理图像显示泌尿系解剖结构清晰、立体感强,完全能满足诊断。结论 MSCTU对显示泌尿系先天异常的整体解剖形态和细微病理变化能力强,能明显提高诊断率,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