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乐敏  余海  金喆  丁洁  余和平 《重庆医学》2021,50(16):2877-2879
骨原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为临床上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症状表现不突出,容易与其他原发于骨的肿瘤混淆,诊疗过程中常被误诊.作者回顾了2020年3月收治的1例骨原发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血液与肿瘤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所收治的37例儿童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PEN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37例儿童PENL确诊时平均年龄7.8岁,男26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3:1,约占同期儿科收治儿童淋巴瘤患者的15%。病理分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及Burkitt淋巴瘤各7例(各18.9%),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6例(16.2%),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5例(13.5%),未定型B系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0.8%),未定型T系非霍奇金淋巴瘤及种痘水疱病样T细胞淋巴瘤各3例(8.1%),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2例(5.4%)。原发部位多见于肠道、头颈部及胸腔内。确诊时最常见分期为Ⅲ期(48.6%)。约30%PENL患儿在确诊前有反复肺部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史。结论儿童PENL在原发部位、病理类型上具有特殊性,好发于儿童的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PENL的原发部位。  相似文献   

3.
成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8例成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标记观察,并复习其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本组8例患者的年龄30-56岁,其中7例为发生于淋巴结和纵隔的成人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发生于皮肤的成人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组织学瘤细胞中等大小,呈弥漫分布,细胞界限不清,染色质细颗粒样或粉尘状,核分裂相多见,可见“星空现象”。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TdT和CD99。结论:成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有一定特征,诊断时应注意与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6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例以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表现的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及治疗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所分析2例患者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多发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无高钙血症,病初血常规异常不明显,外周血分类未见幼稚细胞,LHD明显升高,骨髓广泛受累,伴有IgH基因重排及超二倍体异常,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样方案化疗,近期疗效尚可。结论多发骨破坏可以是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主要表现,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探讨该类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5例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作临床病理观察及随访,按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2001)进行组织学分型和诊断。采用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该类肿瘤占同期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6%(15/2679),其中,临床Ⅲ期或Ⅳ期者有12例(80%),临床Ⅰ期或Ⅱ期者3例(20%)。组织学分型:15例(100%)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心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术后分别用CHOP或COMP方案治疗。4例有随访资料者均死亡,生存时间为21d~18月。结论卵巢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预后差。肿瘤的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表型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淋巴母细胞性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的关系。方法 收集5例母细胞性NK/T细胞淋巴瘤,1例原发于鼻腔,4例原发于淋巴结。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确定瘤细胞本质,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RNA(EBER1/2)。结果 原发于鼻腔的1例EBER1/2呈阳性,原发于淋巴结的4例EBER1/2均阴性。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全部阴性。结论 EBV在母细胞性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骨原发性淋巴瘤(PLB)的实验室诊断和鉴别,加强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等方面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以低热及双下肢疼痛为首发症状的骨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改变、实验室化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病理检查等结果.结果 MRI检查显示脊柱、 腰椎、 骨盆诸骨及双侧股骨异常信号;骨髓细胞学检查:分类不明细胞34.0%,并可见散在裸核样细胞团且POX染色阴性;病理检查(髂后上嵴骨穿组织):送检骨小梁间见造血细胞增生极度活跃,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累及骨髓.结论 骨原发性淋巴瘤临床少见,且病情发展迅速,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面难以和其他骨恶性肿瘤相鉴别,主要依赖于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8.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淋巴瘤是属低度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WHO将其确定为来自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均与结内淋巴瘤不同,病变好发于淋巴组织丰富部位,多见于鼻腔及消化道,而原发于肺者很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诊治的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原发于骨骼的淋巴类肿瘤临床少见,仅占恶性骨肿瘤的 5%。近年来国内有关淋巴类骨肿瘤的报道较少,未见发生于距骨者;现将我们两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距骨B细胞源性淋巴瘤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右侧3例,左  相似文献   

10.
骨原发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原发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国外文献报道,骨原发淋巴瘤占结外恶性淋巴瘤的5%,国内的发病率更低,据中国医学科学院1958~1990年统计,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的0.5%[1].但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和免疫组化检查的开展,诊断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例有所增加,近期国内报道的骨原发恶性淋巴瘤占同期收治的恶性淋巴瘤的4.3%[2].本文报道我院有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恶性淋巴瘤6例,并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前驱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是高度恶性淋巴瘤,具有很高的侵袭性,预后很差,规范化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期.鉴于前驱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转变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较为罕见,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改良BFM-90方案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形态学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36例成年患者,均接受我院改良的BFM-90方案治疗,观察该方案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6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中26例患者存在明显纵隔肿块,22例患者出现骨髓侵犯.在诱导结束后,达完全缓解及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起源、诊断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方法:对1例手术切除的肾脏原发性淋巴瘤标本做HE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左肾脏中下极见界限不清的肿块,与肠管粘连.镜下见肾实质内有弥漫大片淋巴样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LCA、L26及IgA.病理诊断为肾脏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肾脏原发淋巴瘤甚为罕见,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AggressiveNon-Hodgkin’sLymphomas)常见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细胞/无标记细胞)原发系统型及原发皮肤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肠病型肠T细胞淋巴瘤、肝  相似文献   

15.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尤其是淋巴瘤最常累及的部位之一。脾脏的淋巴瘤可以是原发和继发,多见的是继发性淋巴瘤,原发于脾脏的淋巴瘤较少见,现将2例脾脏原发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和淋巴滤泡细胞核的形态参数特征,为相关病理图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寻找参数依据;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中心母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淋巴滤泡的套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核的20个形态参数,判别分析法分析各组细胞之间核的形态参数的差异;结果:中心母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之间只有3个形态参数入选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仅为59.20%。而套细胞或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之间入选参数分别为10个和8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和76%。套细胞与中心细胞、套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之间入选判别函数的参数分别为8个、7个和7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7%、98.6%及78.9%;结论:不同类型的淋巴滤泡细胞之间有较多形态参数存在差异,而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与其来源中心母细胞在形态上有更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类型,加深对皮肤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1984-2000年间诊断的皮肤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情况,按WHO新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分类。结杲:共诊断皮肤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4例,占结外淋巴瘤的6%。组织学类型中,蕈样肉芽肿3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1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皮肤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复杂多样,需与皮肤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与非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鉴别。临床、组织学、免疫组化相结合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必要,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需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手术活切后病理结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评析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来源于淋巴组织的T细胞或B细胞。根据病理组织学可分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0.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病灶位于体表时,较易早期发现,而位于深部组织时,早期多缺乏症状和体征,临床上较难发现.现对我院1985年3月至1988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淋巴瘤的52例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