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模型鼠睾丸组织形态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睾酮(T)含量的影响,以探讨PNS对睾丸炎的组织结构拮抗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睾丸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PNS拮抗组(200、400和800mg/kg),镜下观察各组睾丸组织结构变化。结果:800mg/kg PNS剂量组睾丸系数、生精小管直径、血清TNF-α和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所见睾丸组织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形态;200mg/kg PNS剂量组和模型组生精上皮坏死、脱落,睾丸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炎性细胞增生浸润。结论:400、800mg/kg PNS剂量组对大鼠睾丸炎症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fenofibrate)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提纯精制后的猪心室肌球蛋白加等体积含灭活的结核杆菌的完全弗氏免疫佐剂充分混匀后,于Lewis大鼠双后足皮下注射制作大鼠EAM模型。于第0天免疫后,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灌胃,EA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后的第17天,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处死大鼠取心脏评估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心体质量比,HE染色,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脏的IFN-γ,IL-2,IL-4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非诺贝特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与EAM组相比得到了显著改善。非诺贝特治疗组的心体质量比和心肌的炎症浸润程度也比EAM模型组有明显的降低。另外,非诺贝特治疗组降低了Th1的细胞因子(IFN-γ,IL-2)的表达并增加了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ELISA的结果也显示非诺贝特治疗组血清中IFN-γ的水平降低而IL-4的水平升高。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3(TLR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4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M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AM组、干预组建立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模型,干预组于模型建立第21天注射0.1 mg TLR3配体溶液,AM组、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PBS溶液。分别于模型建立第7、14、21、24、28、35天处死各组3只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滴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TLR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TLR3、TNF-αm RNA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滴度在第28天达高峰,AM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滴度在第21天达高峰;第14、21、24、28、35天AM组、干预组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4、28、35天干预组血清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AM组(P0.05)。对照组TLR3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24、28、35天,AM组、干预组TLR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4、28、35天,干预组TLR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M组(P0.05)。对照组TLR3、TNF-αm RNA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1、24、28、35天,AM组、干预组TLR3、TNF-α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4、28、35天,干预组TLR3、TNF-α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M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心肌组织TLR3表达上调,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了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大鼠低剂量长期摄入麻痹性贝毒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询麻痹性贝毒(PSP)可能存在的蓄积毒性作用和远期毒性,为全面认识PSP危害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从市售易染毒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小鼠法确定提取液毒性。连续进行大鼠灌胃染毒5周,停毒24 h及10 d后取大鼠血样进行电解质与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测;取尿样作一般尿液指标分析;重要组织切片后,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察。 结果: 低剂量组(PSP,4.6 μg STX/kg)大鼠的主要器官功能未见损害;中剂量组(9.2 μg STX/kg)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其余脏器功能正常;高剂量组(18.4 μg STX/kg)肝、肾、心功能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显示出一定的功能毒性。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大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略有增大;肝组织细胞疏松、肾结构有些模糊不清,伴炎性改变;骨骼肌纤维有断裂现象;恢复期及其余组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中、高剂量PSP对机体存在一定的毒性,且以高剂量组为重,表明PSP在大鼠体内有一定的累积作用,长期摄入低剂量PSP对机体有一定的损害。因此,长期食用PSP轻度污染的海产品(PSP含量低于食品安全标准)可能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30mg/kg/d),大豆异黄酮中剂量组(100mg/kg/d),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300mg/kg/d)。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计算肝指数,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SI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TC水平和肝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I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大豆异黄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Lewis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方法: 从猪心中获得心肌肌凝蛋白,以此蛋白免疫Lewis大鼠,建立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于初次免疫后第18 d、30 d、49 d进行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取心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查显示,免疫组鼠心功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第18 d最明显。血清学检查显示IFN-γ和IL-2水平在急性期达到高峰,IL-6、IL-10水平则在恢复期达到高峰。心脏病理检查显示,初次免疫后18 d,免疫组鼠全部出现明显的心肌炎病理改变。HE染色显示初次免疫后21 d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伴有心肌的坏死,第30 d炎性细胞有所减少,第49 d炎性细胞基本消失。Massine trichrome染色显示炎症区域逐渐由纤维组织代替。结论: 猪心肌肌凝蛋白可以诱导Lewis大鼠出现典型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炎症损伤在心肌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心功能紊乱和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内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大鼠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及这种免疫耐受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于第0、7天给予Lewis大鼠体内注射猪心肌肌凝蛋白诱导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产生。分别于第-2、-1、0、1天注射CD4单克隆抗体诱导免疫耐受。初次免疫后18d,检测免疫耐受的诱导情况及其对心肌炎大鼠的作用。结果同非治疗组鼠相比较,抗体治疗组鼠心功能明显改善;没有明显的心肌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下降;血清抗心肌肌凝蛋白自身抗体明显降低;血清T_H1细胞因子IFN-γ、1L-2的水平显著下调;T_H2细胞因子IL-6、IL-10的水平没有改变或者被上调。结论CD4单抗能够诱导机体对猪心肌肌凝蛋白产生免疫耐受,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阻止了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功能的紊乱和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氯胺酮干预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最佳剂量和应用方法。方法选择5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0.9%NaCl 2ml/h)、模型组(5mg/kg LPS)、小剂量氯胺酮组(5mg/kg LPS+5mg/kg氯胺酮)、中等剂量组(5mg/kg LPS+10mg/kg氯胺酮)和大剂量组(5mg/kg LPS+20mg/kg氯胺酮)各10只,检测血清肝肾功能、肺组织炎症因子及氧化因子水平。结果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IL-6、IL-8、MIP-2、iNOS、MDA、NO2-/NO3-水平及NF-κB结合活性较模型组及小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中等剂量和大剂量组比较无差异(P0.05)。中等剂量组大鼠血清ALT、UN和Cr水平低于大剂量组(P0.05);与小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中等剂量及大剂量氯胺酮对ALI大鼠有强效抗炎和抗氧化应激作用,中等剂量的治疗安全性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精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黄精低剂量组、黄精高剂量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AD模型大鼠,黄精低、高剂量组同时每天分别给予低剂量(15 g/kg/d)或高剂量(30g/kg/d)的黄精水煎剂灌胃治疗,连续6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EL缩短(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增多(P0.01);黄精高剂量组的EL较低剂量组缩短(P0.05或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黄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n AChR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或P0.01);黄精高剂量组大鼠α7 n AChR表达水平较低剂量组大鼠增多(P0.05)。结论:黄精可以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α7 n ACh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剂一个月的大鼠为高脂动物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非诺贝特组(100mg/kg灌胃);(D)小檗碱低剂量组(50mg/kg);(E)小檗碱中剂量组(100mg/kg);(F)小檗碱高剂量组(200mg/kg);(G)小檗碱注射组(3mg/kg)。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PPARα、骨骼肌PPARδ和脂肪组织PPARγ水平;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大鼠小肠载脂蛋白apoB以及脂酰COA合成酶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剂量小檗碱口服组及小檗碱注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I(Apo AI)水平则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非诺贝特组、小檗碱三个剂量口服组和小檗碱注射组大鼠肝组织PPARα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骨骼肌PPARδ和脂肪组织PPARγ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小檗碱中、高剂量灌胃组大鼠小肠脂酰CoA合成酶m 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小檗碱降低大鼠高血脂作用可能与降低脂代谢相关因子载脂蛋白apoB以及脂酰COA合成酶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大潮气量通气建立肺损伤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泊酚组,每组10只。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以及JAK、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并比较3组大鼠肺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W/D明显较高,肺组织病理学形态较差,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明显较高,JAK、STAT3 mRNA水平较高,p-JAK、p-STAT3蛋白水平较高,MDA的含量较高,而SOD的含量较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组W/D明显较低,肺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明显较低,JAK、STAT3 mRNA水平较低,p-JAK、p-STAT3蛋白水平较低,MDA的含量较低,SOD的含量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对VILI模型大鼠具有减弱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七氟醚通过JAK3/STAT5信号通路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  相似文献   

13.
14.
陈红敏  李竞  高凌  洪练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2):23-26,7,11
目的:观察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MCs于高糖(30mmol/L)环境下培养不同时间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JAK2、STAT1(p-JAK2、p-STAT1)水平;RT-PCR检测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ELISA测定上清液中TGF-β1和FN的含量,同时以低糖组作为对照。结果:与低糖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HMCsp-JAK2、p-STAT1蛋白明显上调,TGF-β1和FN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糖能通过激活HMCs中JAK2/STAT1信号途径,促进TGF-β1和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sartan on the myocardi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 rats. Method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48 male Wister rats (3 groups of 16 animals each)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the control group, DCM group and losartan-treated (DCM + L)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fed with standard diet (14 KJ/g); DCM group and losartan-treated (DCM + L) group were both fed with high glucose and fat diet (20 KJ/g). Diabetes wa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STZ) intraperitoneal injuction (IP, 30 mg/kg body weight). Rats of DCM + 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sartan (30 mg/kg body weight) daily by oral gavage for 16 weeks. Biochemical, hemodynamic, histological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DCM rats, the quantity of p-JAK2 and p-STAT3 in myocardium of rats treated with losartan was lower,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down-regulate, the content of collagen in myocardium decreased, LVSP and ± dp/dt increased, LVEDP decreased, the level of myocardial fibrosis reduced, and heart function improved evidently. Conclusion: Losartan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heart function against myocardi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of DCM by inhibiting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and lowering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p-JAK2、STAT3、p-STAT3和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IgA肾病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IgA肾病组、氯沙坦(ls)和雷帕霉素(rapa)治疗组。监测大鼠的生化指标及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检测肾组织p-JAK2、STAT3、p-STAT3和PCNA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IgA肾病大鼠较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血白蛋白降低、BUN以及Cr水平明显升高(P<0.01);IgA肾病大鼠p-JAK2、STAT3、p-STAT3和PCNA蛋白及mRNA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雷帕霉素能显著缓解上述改变(P<0.01)。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IgA肾病大鼠肾小球JAK/STAT信号途径、直接抑制STAT3的活化以及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而减轻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 信号的激活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s),分别给予高糖和JAK拮抗剂AG490干预,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检测JAK2的磷酸化;Western印迹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及信号蛋白STAT1、STAT3、磷酸化STAT1 (phospho-STAT1, p-STAT1) 和p-STAT3的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型胶原的分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比较,高糖培养的HKCs中α-SMA 的水平及p-JAK2 、p-STAT1 和p-STAT3 比例明显上调;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TGF-β1 mRNA 表达增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Ⅰ型胶原分泌增加。AG490明显抑制JAK2磷酸化、下调p-STAT1 和p-STAT3的同时,明显抑制高糖刺激HKCs中α-SMA表达的升高,减轻E-cadherin表达下降程度;降低TGF-β1 mRNA 表达及TGF-β1、Ⅰ型胶原的分泌。结论:JAK/STAT信号途径参与高糖诱导的HKCs转分化,并刺激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98-5p靶向Kruppel样转录因子9(KLF9)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iR-98-5p agomir组、agomir-NC组及miR-98-5p agomir+pcDNA-3. 1-KLF9组,每组10只。通过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MI/R注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情况;TUNEL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miR-98-5p、KLF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KLF9、Bax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98-5p与KLF9的关系。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乱,出现坏死;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CK、CK-MB、LDH含量均升高,心肌组织miR-98-5p表达水平下降,KLF9 mRNA和蛋白及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过表达miR-98-5p后,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为整齐,心肌细胞坏死减少;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CK、CK-MB、LDH含量及心肌组织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验证KLF9是miR-98-5p的靶基因。过表达KLF9逆转了miR-98-5p agomir对心肌损伤大鼠产生的作用。 结论 MiR-98-5p靶向KLF9改善MI/R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miR-98-5p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灵菌红素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博来霉素组(Bleomycin group)和灵菌红素组(Peptide group),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分别一次性注入100μL博莱霉素溶液(5mg/kg)以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完成后,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300μg/kg灵菌红素或300 mg/kg吡非尼酮,连续28天。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GF-β1、α-SMA、Colla I、CollaⅢ及GSK-3β、p-GSK-3β、α-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灵菌红素明显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下调TGF-β1、α-SMA、Colla I、CollaⅢ、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GSK-3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灵菌红素改善小鼠肺纤维化,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干预对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α1R-Ab)阳性糖尿病(DM)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n=10)、B组(DM模型组,n=10)、C组(DM+多沙唑嗪干预组,n=10)、D组(α1R-AbDM组,n=8)和E组(α1R-AbDM+多沙唑嗪干预组,n=8)。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STZ)复制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D组和E组于当周、第4、8、12、16周尾静脉注射α1R-Ab注射液(100μg/100g),建立α1R-AbDM模型。C组和E组均从注射α1R-Ab起每日给予多沙唑嗪0.36mg/Kg灌胃,持续16周。A组不予任何处理。16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室心肌组织常规病理切片和超薄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A组大鼠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B、C、D、E组(均P<0.01),C组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低于B组(P<0.05),E组心肌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亦明显低于D组(P<0.05);电镜下,A组心肌未见明显异常;D组心肌线粒体减少,排列紊乱,呈空泡变性,间质胶原增生,微血管基底膜增厚;而E组心肌病变较D组明显减轻;C组心肌病变亦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多沙唑嗪可通过抑制α1R-Ab阳性DM大鼠心肌组织中TGF-和Ⅰ型胶原表达,减轻DM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