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71岁,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不适半月余入院。在外院行CT示:右侧输尿管上端结石并右肾积水。本院门诊B超示:(1)右肾下极低回声团块,性质待定;(2)右肾结石并重度积水;(3)左肾结石;(4)前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语言流利,定向力、记忆力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颅脑CT表现(图1):右侧中颅窝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约4.29 cm×5.64 cm×4.93 cm,CT值约24.5 HU,右侧蝶骨大翼和小翼、右侧蝶窦外侧壁、右侧颞骨颞颌关节面及右侧中耳骨质广泛破坏,右侧外耳道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填充,听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11岁 ,因右侧腰部轻度胀痛 2年就诊 ,行泌尿系超声检查 ,先探查膀胱区时见右侧输尿管下段重度扩张 (图 1) ,内径 2 3mm,其内见约 6 mm× 5 mm强回声 ,伴声影。在测量结石大小时 ,见输尿管有节律地明显收缩扩张运动 ,结石则似“金鱼吞食”逆其上行 ,约 2分钟后结石到达肾中部 (图 2 ) ,B超图 1 右输尿管结石作者单位 :42 30 0 0 湖南省郴州市解放军 1 69医院郴州分院图 2 右肾结石诊断 :1、动态右输尿管 (或肾 )结石 ;2、右输尿管重度扩张。患者经手术证实为右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粘连闭锁 ,导致输尿管重度扩张 ,并非结石所致 ,B超…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未婚。宫颈癌晚期放疗1a ,入院前1个月少尿、双腰背部胀痛并恶心、呕吐,无尿5d ,于2 0 0 3- 0 3- 30急诊入院。入院后体检:双肾区叩痛( ) ,全身水肿;急检肾功尿素氮:36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13mmol/L ,血肌酐:10 2 0 μmol/L;彩超示双肾重度积水,以右侧为重;双肾CT示双肾积水,皮质变薄,以右侧为重;磁共振水成像示:双肾重度积水,右侧较重,双输尿管下段梗阻,其上扩张。诊断:①宫颈癌放疗后,②双侧上尿路梗阻性无尿,急性肾功衰竭。经科内讨论决定当日急诊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左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经腹膜后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重度妊高征)与正常妊娠妇女的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产后出血患者86例(观察组1)、重度妊高征患者75例(观察组2)和正常妊娠妇女110例(对照组)的血小板参数(PLT、MPV、PDW、P-LCF)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产后出血组血小板参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PV、PDW、P-LC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及产道裂伤等,单纯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无预测性意义,血小板参数变化对重度妊高征病情监测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3岁,因"右侧腰部疼痛1d,伴恶心、呕吐就诊。查体:腹平软,右侧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径路无触痛点。尿常规:隐血(+++)。超声检查示(图1):右侧输尿管下段开口处见无回声区,大小约4.0cm×3.5cm,左侧输尿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8岁,右侧鼻塞半年.于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冈出现右侧鼻塞,无流涕、头晕、头痛,不伴鼻出血,无打喷嚏、鼻痒及眼痒等全身症状门诊以"鼻部肿物(右)"收入院.鼻腔镜检查:右侧中鼻道见暗红色新生物,表面不光滑,下鼻道见黏性分泌物副鼻窦CT平扫(图1)示右侧额窦、右侧筛窦及右侧上颌窦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尚清,右侧...  相似文献   

8.
<正>颈肋畸形在临床上发生率为0.5%~1.0%,是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一个常见类型,多在第7颈椎的一侧或两侧,右侧比左侧多见~([1-3])。笔者曾手术治疗右侧第7颈肋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9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质硬包块伴疼痛1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质硬,条带状,局部疼痛,无上肢酸痛、无力及麻木等不适,未进行检查及治疗。近1月自觉包块区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入院查体:右侧锁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睡眠体位对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影响。方法选取OSAHS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HI分为正常组52例,轻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65例,多导睡眠图检测,分析不同体位下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DI)和AHI变化。结果正常组患者仰卧位AHI均显著高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P0.05),轻中度患者仰卧位AHI显著高于右侧卧位(P0.05),重度组不同体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组别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患者仰卧位ODI显著高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P0.05),轻中度患者仰卧位ODI显著高于右侧卧位(P0.05),重度组不同体位AHI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患者不同体位下AHI和ODI变化无显著差异,轻中度组AHI和ODI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重度组患者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基本一致,均高于右侧卧位。结论不同程度OSAHS患者仰卧位AHI和ODI均高于侧卧位,提示睡眠体位疗法能够改善OSAHS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性,59岁,主因"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肿物5 d"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患者5 d前在体检时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肿物,既往体健,无肥胖,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体质量无明显下降。入院检查:双肾区无隆起,双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双输尿管行经区无叩击痛,耻骨上区无隆起,膀胱位于耻骨下,触痛(-)、压痛(-)。实验室检查:糖类抗原(CA153、CA125、CA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血清皮质醇检查均正常。超声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见混合性回声42 mm×33 mm,边界清晰,内见数个液性暗区,较大者约24 mm×22 mm,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肾上腺区混合性回声团  相似文献   

11.
正1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发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物1个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阴囊内可触及大小约5 cm×3 cm×3 cm的肿块,质韧,界限清,活动度可,与阴囊皮肤无粘连,无触痛;左侧睾丸无肿大,无触痛。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4.7 cm×3.0 cm×3.3 cm,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0岁,主因"车祸50天,右侧季肋部发现可复性包块约30天"就诊.车祸后当地医院CT检查提示右侧胸、腹壁软组织肿胀、积液;X线胸片提示右侧第9肋骨骨折.行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等,疼痛好转.30天前患者右侧季肋部渐出现一包块,平卧位时包块可稍缩小,站立活动时包块突出明显.体格检查:右侧季肋部腹壁可见约3 cm×3 cm包块,呈半球形,无红肿.超声:右侧腹壁层可见7.6 cm×2.0 cm无回声区,边界清,与腹腔相通,延伸至肝门部,无回声区壁厚2.5 mm;腹腔未探及胆囊回声(图1、2).  相似文献   

13.
对癫痫误诊为TIA 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9岁。主因发作性右面部及右侧肢体麻木5个月于2008-02-13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入院。患者于2007-10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及右侧肢体麻木,几分钟后缓解,于天坛医院查头颅MRI:脑内多发斑块状缺血梗死脱髓鞘灶,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管壁不光滑,左侧为著;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右侧椎动脉纤细;基底动脉尖狭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营养神经等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1周前患者因情绪波动再次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及右面部麻木,并于一天当中多次发作,发作时无明显诱因和先兆症状,每次持续约10 min。既往高血压病史30 a,2007-07患脑梗死,未遗留后遗症状,无烟酒嗜好。查体: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40/80mm Hg,神清,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心肺检查无异常。TCD:脑动脉硬化血流频谱改变,左侧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流速减低。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内膜不均增厚伴斑块形成,右侧椎动脉全程管径细。诊断:(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7例IC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组49例、轻度组32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不同部位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正常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正常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MFV)、血管反应(VR)、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PSV、EDV、MFV均快于对照组,VR均低于对照组,RI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组左、右侧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IMT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左、右侧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ICVD患者中,可精准检测其IMT、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数据变化,以初步评估颈动脉病变异常情况,其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4岁,25年前患者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当时没有给予特殊处理。1年前患者于外院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右侧髋部仍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X线示: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左侧位置佳,无松动;右侧人工关节向外上移位,髋臼边缘致密,边缘毛糙,右股骨粗隆见高密度影。专科查体:患者双拐入病房,右下肢较左下肢缩短约1.5cm(棘踝连线)。右侧髋关节见一长约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8岁,因"右侧睾丸肿大1个月,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20 d"于2008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8 cm×10 cm×10 cm.无发热、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8岁,因"右侧睾丸肿大1个月,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20 d"于2008年2月入住我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睾丸肿大,8 cm×10 cm×10 cm.无发热、皮肤瘙痒、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朱琳  卢旭东  盛寅  赵年 《临床荟萃》2015,30(4):444-446
<正>患者,男性,3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右侧胸痛2周"于2014年1月2日入我科。患者半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痰,为白黏痰,夜间稍加重,无畏寒、发热,无潮热、盗汗,无痰中带血,曾于2013年12月13日至我市某院就诊,胸部螺旋CT示(图1):右肺上叶空洞伴周围斑片影,考虑炎性病变,以结核可能大;2周前自觉右侧胸背部疼痛,无咯血,无胸闷、气喘,半年来体质量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全身浅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于2009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背部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等,7月23日行PET/CT发现:(1)右肺上叶占位伴18F-FDG代谢增高,考虑周围型肺癌;(2)右锁骨上、右侧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转移;(3)T9右侧横突,T12,L4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男,29岁。发现阴囊内肿物3个月就诊,无自觉不适,3个月来包块未见增大。既往右侧腹股沟疝2 a,可自行回复,本次发病来疝囊不能自行回复。专科查体:阴囊右侧肿大,其内触及一实质性包块,质硬,大小约4.0 cm×4.5 cm,边缘光滑,无粘连;同时见右侧腹股沟疝疝入阴囊;左侧睾丸无异常。门诊诊断:(1)右侧睾丸占位;(2)右侧腹股沟疝。入院后,B超示:(1)右侧腹股沟疝;(2)右侧阴囊内实质性占位(肿块与睾丸无相关性),性质待定。CT诊断:(1)右侧阴囊内约5.0 cm类圆形软组织占位,性质多考虑良性肿瘤(起源于精索);(2)右侧腹股沟疝。术中所见:右精索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