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验证Toll样受体4(TLR4)在核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调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中的免疫反应和细胞活力,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将所有细胞分为4组:TLR4过表达质粒(OE-TLR4组)、空白质粒(Empty vector组)、TLR4小干扰RNA(si-TLR4组)和对照si-NC(si-NC组)。将TLR4过表达质粒、空白质粒、TLR4小干扰RNA及其相应对照si-NC转染至RAW264.7细胞系中,随后使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感染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菌菌落数,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κB、p-IκB、SMAD2、p-SMAD2)的表达水平。结果 TLR4在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感染的RAW264.7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的细胞。与Empty vector组相比,OE-TLR4组细胞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THP-1细胞后对细胞表面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表达的影响.方法:Mtb以10:1感染佛波醇酯(PMA)分化的THP-1细胞,建立Mtb感染THP-1细胞的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P-1细胞、PMA分化的THP-1细胞及Mtb感染THP-1细胞CD14的表达.结果:THP-1细胞和PMA分化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21.6%,对Mtb的吞噬率分别为7.7%和93.0%;Mtb感染的THP-1细胞表面表达CD14的阳性率为27.5%.结论:PMA分化后的THP-1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增加,Mtb感染后CD14的表达进一步增加,对Mtb的吞噬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木犀草素的体外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核因子κ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炎机制。【方法】以RAW264.7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处理组(模型组),5、15、45μmol/L木犀草素处理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加入药物30 min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μg/mL的LPS继续培养12 h,分别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木犀草素对RAW264.7细胞前列腺素E2(PGE2)生成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RAW264.7细胞中COX-2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木犀草素能显著性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PGE2的生成,降低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OX-2 mRNA、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木犀草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核内NF-κB的表达和DNA结合活性从而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途径探讨三七皂苷FC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不同浓度的三七皂苷FC(0、1、10、20、50、100μmol/L)分别干预RAW264.7细胞和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2)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三七皂苷FC低剂量(20μmol/L)组和LPS+三七皂苷FC高剂量(50μmol/L)组。先给予相应剂量的三七皂苷FC预处理6 h,再加入1μg/ml LPS。干预24 h后,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iNOS、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NF-κB核转位;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结果:(1)20、50μmol/L三七皂苷FC干预24 h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于后续实验。(2)与LPS组相比,低、高剂量的三七皂苷FC作用后,TNF-α、IL-6、iNOS、IL-1β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TNF-α、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NF-κB p65/NF-κB p65和p-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下调(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阳性表达细胞数占比显著降低(P0.05);细胞迁移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三七皂苷FC能够显著改善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NF-κB通路磷酸化水平及抑制NF-κB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旨在从苦地丁药材中分离出紫堇灵,从TLRs/NF-κB信号传导通路角度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以80%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制备紫堇灵,UPLC、MS、1H NMR、13C NMR等方法进行纯度及结构鉴定;利用MTT实验评价紫堇灵的细胞毒性;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用紫堇灵进行干预,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中TLR4、TLR2、IκBα、p-IκBα、p65和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p65 mRNA及细胞核p65表达情况。实验发现,在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中,5~40 μmol/L紫堇灵呈正相关下调RAW264.7细胞中TLR4、TLR2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IκBα磷酸化并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p65转位入核。结果表明,紫堇灵可能是通过TLRs/NF-κB信号通路发挥对LPS致RAW264.7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陈美珺  梁统  周克元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488-1492,1497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原花青素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影响;LPS诱导RAW264.7细胞9h,再加不同浓度原花青素作用30min,放射免疫(RIA)法检测原花青素对COx-2酶活性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检测原花青素对COx-2 mRNA表达的影响;提取核蛋白,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原花青素对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法检测原花青素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0.8,4和20mg·L-1原花青素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0.8,4和20mg·L-1原花青素不影响LPS诱导RAW264.7细胞COx-2酶活性;0.8,4和20mg·L-1原花青素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COx-2 mRNA表达;4,20mg·L-1原花青素下调LPS诱导RAW264.7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0.8,4和20mg·L-1的原花青素可明显降低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的NF—κB活化。结论:原花青素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PGE2生成的作用与原花青素抑制COx-2 mRNA表达有关,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蛋白表达和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是否通过下调miR-342-3p抑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巨噬细胞焦亡。【方法】构建Mtb H37Ra感染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实验分5组:Control组(对照组)为未作处理的巨噬细胞;Mtb组为经Mtb感染的巨噬细胞;Mtb+Andro组为巨噬细胞经Mtb感染后,给予Andro处理;Mtb+Andro+miR-NC组或Andro+Mtb+miR-342-3p组为巨噬细胞经Mtb和Andro联合处理后,分别转染miR-NC或miR-342-3p mimic。各组处理后,利用细胞流式术分析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LD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焦亡相关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含量,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miR-342-3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SDMD、Caspase-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tb组和Mtb+Andro组的细胞凋亡率,LDH活力,IL-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炎调方药物血清对离体巨噬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他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效应,以验证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途径和位点。方法:培养大鼠巨噬细胞RAW 264.7,将培养后的巨噬细胞RAW 264.7分为空白对照组(RAW 264.7+培养液)、正常血清组(RAW 264.7+正常大鼠血清)、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炎调方药物血清),每组设4个平行孔。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剂量范围;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HSP70、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8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SP70、NF-κB蛋白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1β、IL-8蛋白表达。结果: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包括10%~30%,故后续实验选取20%浓度的炎调方药物血清进行。正常血清组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细胞的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NF-κB、TNF-α、IL-1β、IL-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HSP70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α1(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α1, AMPKα1)基因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细胞系,为研究AMPKα1在脂肪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在NCBI上查找AMPKα1基因序列,利用张锋实验室网站设计sg RNA。利用lenti CRISPR质粒构建AMPKα1敲除质粒,构建好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用病毒液感染目的细胞3T3-L1,嘌呤霉素筛选感染成功的细胞。将3T3-L1细胞诱导成成熟的脂肪细胞,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48h,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 NF-κB)表达情况。结果 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WB)法与Q-PCR法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稳定敲除AMPKα1的3T3-L1细胞(P<0.01);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WB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NF-κB。结果表明,AMPKα1敲除的成熟脂肪细胞分泌因子增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中的NF-κB蛋白表达。结论 本研究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 核酸酶(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 AMPKα1敲除的细胞系,为后续深入研究AMPKα1基因在3T3-L1细胞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脂氧素(LX) A4和叔丁氧羟基-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载体,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在不同时间点处理细胞,观察LX A4和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后的存活率.CCK-8法观察LPS对各组巨噬细胞RAW264.7的不良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LR4)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1 000 ng/mL浓度LPS组,作用时间6h,巨噬细胞RAW264.7内TLR4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OC-2组在LPS作用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无LPS作用(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BOC-2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结论 LX A4能够抑制LPS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灯盏乙素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Griess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灯盏乙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F-κB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0.0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处理24 h后对RAW264.7活力无显著影响;1、10 μmol/L的灯盏乙素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NO的生成及NF-κB转录活性;灯盏乙素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靶基因TNF-α、IL-1β、IL-6 mRNA的上调作用。[结论] 灯盏乙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细胞后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程度的检测,以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相互作用的新的方向和观点,以及对结核病免疫学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方法 选用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H37Ra、H37Rv及北京基因型敏感菌株(BJTB)分别感染人的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模拟细胞体外感染的过程.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的分布,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细胞晚期凋亡的变化,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死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H37Ra引起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BJTB引起的凋亡水平最低.BJTB引起的死亡水平最高,H37Rv次之,H37Ra最低.结论 毒力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刺激细胞后和细胞的相互作用不同,毒力越高引起的凋亡水平越低,毒力越低引起的凋亡水平越高;对死亡水平的影响是毒力越高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死亡水平越高,毒力越低引起的死亡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天名精根提取物对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集野生天名精全株,处理得天名精根粉末,制备天名精根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其中主要成分;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eat-inactivated preparatio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pathogens,SAC)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q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或SAC刺激后RAW264.7细胞IL-1β、IL-6、TNF-αmRNA表达增加(P0.01),NF-κB蛋白与mRNA表达增加(P0.01);LPS刺激后TLR-4、MyD88 m RNA表达增加(P0.01,P0.05),SAC刺激后TLR-2、MyD88 m RNA表达增加(P0.01)。天名精根提取物干预后,与LPS组或SAC组比较,RAW264.7细胞IL-1β、IL-6、TNF-αmRNA表达减低(P0.01),同时NF-κB m 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也减低(P0.01);TLR-4和MyD88 m RNA表达明显低于LPS组(P0.01,P0.05),TLR-2和MyD88 mRNA表达表达明显低于SAC组(P0.01,P0.05)。[结论]天名精根提取物可以抑制由LPS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低、中、高浓度积雪草苷(终浓度分别为10-7、10-6及10-5mol/mL)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积雪草苷对细胞NF-κB核转运的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及IL-10的变化。结果低、中、高浓度积雪草苷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积雪草苷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NF-κB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和IL-1的表达,同时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空白组、模型组及积雪草苷低、中、高浓度干预组NF-κB转入细胞核百分率分别为(3.5±1.5)%、(75.7±9.1)%、(66.8±7.1)%、(58.9±9.0)%、(40.1±8.8)%,细胞上清TNF-α浓度分别为(171.12±35.42、1775.45±193.97、1284.63±162.13、1035.22±187.97、598.90±107.73)pg/mL,IL-1浓度为(5.66±0.98、26.93±3.48、22.41±2.84、17.05±1.70、10.64±1.29)ng/mL,IL-10为(25.23±2.17、71.75±8.31、82.82±6.00、98.70±8.84、119.97±9.13)pg/mL。结论积雪草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维持促炎系统与抗炎系统的平衡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抑制剂对脂多糖/干扰素γ(LPS/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的生成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PS/IFN-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钙调蛋白抑制剂(W-7,TFP)预处理细胞后,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目的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分析i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CaM抑制剂可抑制LPS/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P<0.01);可抑制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早期可抑制IκBα的降解、磷酸化IKK(PIKK)和STAT1的蛋白(PSTAT1)表达。结论 CaM抑制剂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iNOS蛋白和mRNA表达;可以通过抑制IκBα降解和磷酸化IKK蛋白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鼠、人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并比较其生物学特征。方法 体外培养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后,油红O染色,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泡沫细胞形态及脂质富集情况。采用qRT-PCR技术检测ox-LDL对细胞内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ox-LDL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酶标仪分别检测ox-LDL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标志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HPLC检测ox-LDL对鼠、人源巨噬细胞内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kynurenine pathway,KP)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1(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 1,IDO1)活性的影响。结果 鼠源RAW264.7和人源THP-1巨噬细胞经ox-LDL处理后,大量脂质在细胞内富集沉积,形成泡沫细胞。ox-LDL既可诱发巨噬细胞内炎性因子高表达,也会引起ROS和MDA水平显著升高,表明ox-LDL可以诱导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内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产生。ox-LDL更容易引发人源THP-1巨噬细胞的凋亡,而对鼠源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却无明显影响。ox-LDL在鼠源RAW264.7和人源 THP-1巨噬细胞中均可激活KP。结论 鼠源RAW264.7和人源THP-1巨噬细胞均可通过ox-LDL处理来建立稳定的鼠、人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位蛋白(TSPO)配体XBD173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小鼠肺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阐明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XBD173组,CSE组小鼠采取20μL CSE滴鼻,CSE+XBD173组小鼠给予相同剂量CSE和腹腔注射10 mg·kg-1 XBD173。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CSE组和CSE+XBD173组,CSE给药浓度为1%,XBD173给药浓度为4 mg·L-1,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二甲基亚砜;刺激1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中CD80、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中核因子κB/p65 (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 (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RAW264.7细胞中TSPO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n)的培养及对RAW264.7细胞(人喉癌细胞)的感染。方法应用低速离心法在Hep-2细胞(小鼠巨噬细胞株)内培养Cpn,光镜及电镜下观察Cpn在Hep-2细胞内增殖情况。提取的Cpn感染RAW264.7细胞,Giemsa染色检测RAW264.7内Cpn感染情况。结果Cpn能在Hep-2细胞内增殖,提取的Cpn可感染RAW264.7细胞,并在RAW264.7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结论在Hep-2细胞内成功培养了Cpn;Cpn能感染RAW264.7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19 kDa脂蛋白(Mtb P19)对THP-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培养的结核杆菌H37Ra制备Mtb P19,以5、10、20μg/ml Mtb P19作用于佛波醇酯(PMA)分化的THP-1细胞,37℃、5%CO2孵箱孵育4 h。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FITC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终浓度为5μg/ml的Mtb P19即可诱导THP-1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Mtb P19作用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Wright-Giemsa染色镜下可见部分细胞体积变小、圆缩,核固缩,核断裂。结论:结核分枝杆菌P19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