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重症患者和确诊人数均不断减少,预防疾病复发、促进患者康复、缓解遗留症状便逐渐成为了目前我国医疗工作的重心所在。中医自古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对3例不同类型的恢复期患者的验案分析,讨论新冠肺炎恢复期"正气不足,余邪未清,痰瘀阻络"的中医病机特点,强调"扶正、透邪、通络"法在该病恢复期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临床遣方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地方推出的诊疗方案中都加入了恢复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及查阅有关文献,发现恢复期的主要证候为气阴两虚证,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效果显著,现对其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年老体弱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易引发重型肺炎,临床上多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则通过辨证论治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故重于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为重型肺炎的机制,正虚元亏,素有痰饮,又外感湿毒,肺气郁闭,致正邪交争,元虚邪陷而引起重症.在治法上运用培元宣化解毒法培元扶正,顾护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宣化解毒,疏凿痰饮出...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以乏力、发热、干咳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缺乏特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在阻断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等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从现代医学及中医邪正盛衰理论介绍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对于恢复期或出院患者应予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治疗原则,恢复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阐述了中医药在增强黏膜免疫防线、调节免疫机制、修复组织损伤等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理,针对恢复期或出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优势,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有病无症"的出现与自身正气和感受疫戾之邪的强弱有关。病理核心为"湿邪"。对于整个病程中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的患者来说,正胜邪退,邪不胜正为其基本病机;处于潜伏期尚未出现症状的患者来说,正虚邪实,邪伏而未发是其基本病机。围绕"有病无症"的病理病机,调理"后天之本",调节脏腑功能,鼓舞正气抗邪应贯穿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后遗症状、精神状态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揿针治疗,穴取关元、足三里、太渊;对照组选用特制皮内针具进行假埋针处理,取穴同观察组。每天1次,7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潮气峰流量(PEF)]、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及肺部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除咽干和大便干结评分外,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减轻(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阴...  相似文献   

7.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已成为全球大流行传染病,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我国新冠肺炎形势已得到控制,但患者恢复期治疗不当及后遗症可能会造成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下降,中医药的及时介入在本次抗疫期间发挥出巨大作用,故合理应用中医药干预恢复期以促进康复进程,减少后遗症有重大意义。笔者基于"三因制宜"理论,参考叶天士"络病"理论,构建西南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余毒未清(湿邪为主)-肺脾双亏、痰瘀阻络"疾病模型,并将恢复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前期清散余热、健脾除湿,中期养阴,后期益气活血通肺络,但不拘泥于分期,三期杂合而至,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指出西南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诊治思路特殊性,为其提供一个简易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可归属于中医的温病范畴,而透法为中医治温病大法。本文基于古今中医文献,通过分析当前国家和各省市出台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认为透法应贯穿于新冠肺炎治疗始终。透法合理地与其他中医治法配合,可广泛应用于新冠肺炎各个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基于肺脾相关理论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疗效明显。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源于《内经》,肺脾相关理论主要研究两脏间的母子生克关系、生理、病理及治法。探讨肺脾相关理论内涵,并运用此理论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进行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特点为正虚邪恋,正气亏虚与邪气留伏并见,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湿邪留滞,病机与肺脾相关,治疗上扶正驱邪,肺脾同治。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列举三则新冠肺炎恢复期的验案,阐述扶正祛邪,肺脾同治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从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机理、西医研究进展及在卒中后恢复期的康复功能应用等方面,就中华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卒中后各项功能的影响及在其康复方面的作用价值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卒中后患者康复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究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核酸"复阳"的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基于"差后劳复"理论提出COVID-19核酸"复阳"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COVID-19核酸"复阳"患者属于疾病的恢复期,中医病因病机为正气不充,余邪未尽,因调摄不当或劳食诱发,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可按柴胡类方证、竹叶石膏汤证、理中汤证及枳实栀子豉汤证化裁而治,同时应兼顾愈后饮食调护。结论:运用"差后劳复"理论对COVID-19核酸"复阳"患者进行药物施治及饮食调护,强调顾护脾胃的基本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毫火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后遗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行毫火针治疗,穴取命门、身柱、膏肓、足三里、上巨虚等,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胸部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2例遗留有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恢复率为86.4%(19/22)。治疗后患者肺部阴影面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25例遗留有肺部CT异常的患者有效率为84.0%(21/25)。治疗后痊愈2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4.8%。结论:“标本配穴”毫火针能明显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咳嗽、乏力、胸闷等后遗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同时促进肺部病灶炎性渗...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部分患者病情传变迅速。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内涵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适用于传染病防治的各个阶段。周明军老先生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参考中药处方五,微调几味中药的剂量,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微调后药物组成:生黄芪7 g,白术12 g,防风9 g,苍术9 g,藿香10 g,沙参7 g,金银花15 g,贯众10 g。该方包括玉屏风散原方,既益气固表,又祛风散邪,适用于易感人群。外用方剂为周老先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方药,药物组成:八角茴香40 g,肉桂20 g,甘草20 g,白芷20 g,苍术20 g,藿香20 g,制为香囊,于枕边、胸前各放一个。该方具藿香正气散之方义,有治疗山岚瘴疟之功效,孕妇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临床分型,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病证机理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病气相同、病位相同、病证相似、疾病进展快且急重,属于中医瘟疟病类型。依据中医“截疟法”提出了在发病期“祛邪扶正”,在预防期“扶正祛邪”,实施分型分期防治策略,拟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方案的修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罗芯怡  涂爽  李玲 《河南中医》2020,40(4):503-505
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具有独特优势。正确的健康管理指导,除了补足正气,增强自身免疫力外,应根据不同气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辨证预防。北方地区多燥,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防燥,宜加滋阴润燥药物,如麦冬、芦根、玄参等;南方地区多湿,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应注意化湿,宜加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苍术等。COVID-19的预防还应注重不同体质的差异,需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情况不同辨证用药。此外,还应重视隔离,适当运动,综合预防,灵活运用各种措施,以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三方三药”在内的系列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明确疗效。笔者团队在第一时间开展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建立了融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与辨靶论治于一体的中医药科学组方创新模式——系统辨靶论治(target-combined holistic treatment of TCM),成功研制出了可有效阻断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中医药“克冠一号”,同时提出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攘外安内”学说,并探索建立了一套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临床科研攻关模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中医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东方  陈音  张国妍  方金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50-1353
基于"肝主疏泄"理论,在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基础上,单纯采用中医药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便核酸持续阳性33日1例,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12月底首发于湖北省武汉市,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等传播方式在全国迅速传播。中医药在防治和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肺系及脾胃系,病位在肺与脾,本文意在指出COVID-19发展阶段,从"肺脾同治"理论出发,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中医香药历史悠久、品类丰富、用途广泛且运用形式多样化,尤其在卫生防疫中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香药防疫历来是我国防治瘟疫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历代有关香药防疫的医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从未病、既病、瘥后的不同病程阶段以及香药防疫的具体运用形式等角度,详细论述了中医香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以及病属寒湿疫,病变过程表现为湿、热、瘀、毒、虚等病性病机特征,提出:(1)推荐合理使用中医香囊、线香、香枕、香药口罩等香药制品以辟秽杜染,并针对疫情中部分患者出现的情志异常,发挥中医香药的情志调节作用;(2)在中医名家及专业医生的处方指导下,辨证使用中医香方以防治感染;(3)将中医香药与膳食疗法相结合,充分发扬中医药食同源、食养尽之,无使过之的治疗特色;(4)使用中医香药净化空气和水源;(5)艾灸以保健防病等防控措施,发挥香药防疫内外兼施、防治结合、身心同调、药食相辅的优势和特色,可以为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