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痛定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促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强痛定组和联合组(n=8)。手术前1天和手术后第1,3,5,7天测定各组动物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脊髓TNF-α、IL-1和PGE2浓度变化。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CCI可导致大鼠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CCI组脊髓TNF-α[(3.25±0.34)pg/mg]、IL-1[(15.36±1.49)pg/mg]和PGE2[(162.57±13.63)pg/mg]升高。与CCI组比较,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能明显改善CCI大鼠痛敏状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显著降低TNF-α[(1.58±0.27)pg/mg]、IL-1[(7.61±0.85)pg/mg]和PGE2[(95.16±8.74)pg/mg]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可减轻CCI大鼠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结扎(CCI)后脊髓背角Toll样受体4(TLR4)及脊髓内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术后1、3、7、10、14 d观察大鼠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闻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印迹观察L4~L6段脊髓组织TLR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ELISA法测量脊髓组织IL-1β、TNF-α表达的变化;以假手组大鼠作为对照.结果:坐骨神经结扎后,大鼠右足热痛闻及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脊髓背角TLR4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脊髓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也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坐骨神经结扎可能通过诱导TLR4表达,促进下游细胞因子释放,导致痛阈降低;TLR4有望成为治疗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脊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4):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CCI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CCI组和P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P组在术后经鼠尾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0 mg/(kg·d),连续3 d;S组、CCI组在相同时点经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前1 d、术后4、7、14 d测定热痛阈、机械痛阈。于术后14 d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1 h后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脊髓背角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脊髓中环氧合酶-2 (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CCI组和P组术后4 d、7 d、14 d时热痛阈、机械痛阈明显缩短(P<0.05),术后14 d时脊髓背角GFAP表达明显增加(P<0.05),脊髓中COX-2、IL-1β及TNF-α含量升高(P... 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背角中NF-κB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性损伤(CCI)疼痛模型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7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CC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n=38),于CCI前1 d、CCI后1、4、7、14、21、28 d各时间点测定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后立即处死大鼠,取腰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分别测定NF-κB和TNF-α的mRNA含情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CCI组大鼠手术侧机械痛阈及热痛阈明显降低,脊髓背角中NF-κB水平和TNF-α的表达增加,明显高于对侧和假手术组;NF-κB和TNF-α的mRNA水平于CCI后4 d开始增加,分别为术前的(1.20±0.16,2.32±0.27)倍,7 d达到高峰,为术前的(1.75±0.20,3.38±0.41)倍,随后TNF-α迅速下降,而NF-κB于CCI后28 d仍为术前的(1.15±0.24)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术后第7天的免疫荧光双标显示NF-κB和TNF-α在术侧脊髓后角存在共定位表达.结论 CCI致大鼠脊髓背角NF-κB活化并上调TNF-α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立权  江萌  张伊黎  杨晓佳 《浙江医学》2024,46(11):1151-1156,1162
目的探讨石菖蒲挥发油成分(β-细辛醚、α-细辛醚和丁香酚)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症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体积橄榄油)、模型组(等体积橄榄油)、β-细辛醚组(50mg/kg溶于橄榄油)、α-细辛醚组(50mg/kg溶于橄榄油)和丁香酚组(50mg/kg溶于橄榄油),每组6只;除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外,其余4组均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构建AD模型。5组大鼠分别给予上述油剂灌胃1次/d,连续21d。采用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Aβ、微管相关蛋白(TAU)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q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D大鼠空间学习和认知记忆能力减弱,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严重;脑组织中Aβ、TAU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ba1、GFA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PARγ、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组、α-细辛醚组和丁香酚组AD大鼠空间学习和认知记忆能力增强,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减轻;脑组织中Aβ、TAU表达水平,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ba1、GFA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PPARγ、Nrf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可有效改善AD大鼠症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和Nrf2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BN50730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后的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SNI)组,SNI+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SNI+BN50730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1、3、5、7、10和14d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天取大鼠腰段脊髓,冷冻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TNF-α表达。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明显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TNF-α表达增强(P〈0.05);鞘内应用BN50730降低脊髓背角TNF-α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BN50730对SNI神经病理痛有治疗作用,TNF-α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其镇痛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23-27
目的 通过制备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模型,并对模型大鼠实施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PRF),探讨其对SD大鼠模型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CCI+PRF组、CCI+假脉冲射频组(CCI+NPRF组),每组15只。观察大鼠造模前及造模后1、3、5、7 d,脉冲射频后1、7、14 d的痛阈改变。造模前、CCI-7 d、PRF-14 d,采用ELISA检测脊髓SDF-1/CXCR4、TRPV1的表达;造模前、CCI-1 d、PRF-1 d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6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CCI组、CCI+PRF组、NPRF组大鼠在神经损伤后右后爪PWMT和PWTL均显著降低(P0.05),而脊髓SDF-1/CXCR4、TRPV1表达增强,大鼠血清TNF-α、IL-6表达明显上升(P0.05)。PRF治疗后CCI+PRF组大鼠机械性痛阈较其他三组显著升高(P0.05),但仍低于Sham组(P0.01),脊髓SDF-1/CXCR4、TRPV1表达则明显减少,同时血清中TNF-α、IL-6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脉冲射频能有效减轻CCI模型大鼠的痛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趋化因子SDF-1/CXCR4、TRPV1及调节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可 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3 组(n =8):假手术组(Sham 组)、坐骨神经结扎(CCI)模 型对照组(以下简称CCI 组)、ISO-1 组(CCI+ 鞘内注射ISO-1)。鞘内置管5 d 后予以左侧坐骨神经结扎。 CCI 组和ISO-1 组连续14 d 鞘内注射10% DMSO 10 μl 或含ISO-1 30 μg 的DMSO 10 μl,每天1 次。在术前1 天, 术后第1、3、5、7、10 及14 天(给药2 h 后)测定机械痛阈值;在第7 和14 天取大鼠DRG,ELISA 检测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MIF 表达变化,并于第14 天记 录受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CV)。结果 与Sham 组比较,术后CCI 组机械痛阈值均降低(P <0.05);与CCI 组比较, ISO-1 组术后第10 和14 天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均升高(P <0.05)。与Sham 组比较,CCI 组第7 和14 天背根神经 节MIF、TNF-α、IL-1β 表达上调(P <0.05);与CCI 组比较,ISO-1 组第7 和14 天MIF、TNF-α、IL-1β 表达下调(P <0.05)。神经电生理的结果显示,与Sham 组比较,CCI 大鼠坐骨神经的CV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ISO-1 组与CCI 组大鼠坐骨神经的C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鞘内注射MIF 拮抗剂ISO-1 可以减轻大鼠机械痛敏,下调DRG MIF、TNF-α 和IL-1β 表达,但不能修复受损坐骨神经。 MIF 拮抗剂ISO-1 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根神经节炎症反应,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9.
刘建辉  张帮建  李定海 《西部医学》2021,33(11):1602-160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帕瑞昔布钠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CCI组)、帕瑞昔布钠组(PAR组)、帕瑞昔布钠+TGFβ1抑制剂1D11组(1D11组),每组各10只。通过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PAR组在造模后给予10 mg/kg的帕瑞昔布钠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天;1D11组在造模后给予10 mg/kg的帕瑞昔布钠与1 mg/kg的1D1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天。在术前1d、术后3、7、14d时,检测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钙离子接头蛋白-1(Iba-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与CCI组相比较,PAR组在术后3d、7d、14d时机械痛阈与热痛阈均升高,脊髓背角组织中TGFβ1、p-Smad3表达水平升高,Iba-1荧光强度明显减弱,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D11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帕瑞昔布钠的上述保护效应。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以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治疗效应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为帕瑞昔布钠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过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慢病毒载体对慢性缩窄性神经损伤(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制备CCI模型.CCI造模成功后第7天鞘内注射GDNF过表达慢病毒载体.CCI造模前及造模后第3、5、7、14、21天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并于术后第21天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GDNF表达.结果 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CCI组GDNF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鞘内注射GDNF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后,脊髓GDNF表达上调,且CCI大鼠机械痛敏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上调脊髓GDNF表达可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脊髓p300在大鼠慢性缩窄性神经损伤(CC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CI组,24只大鼠鞘内置管后制作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30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C646组和对照剂C37组.术后第7天开始鞘内给药直至第14天,观察大鼠机械痛阈变化,术后第14天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脊髓p300的表达分布.结果 (1)p300主要表达于神经元中,且CCI组表达量高于Sham组(P<0.05).(2)鞘内注射C646明显提高CCI大鼠机械痛阈,而注射C37和DMSO后大鼠痛阈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脊髓p300蛋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乙酰转移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探讨脊髓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18 只成年Sprague-Dawley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 组,每组6 只。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复制CCI大鼠模型;实验组:复制CCI 大鼠模型后第3 天腹腔注射漆树酸5 mg/kg。于复制大鼠CCI模型前1 天,以及第1、3、5 和7 天分别测定大鼠后足热痛阈及机械痛阈,并应用Western blot测定腰段脊髓CXCR2 的蛋白表达。结果CCI 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术侧下肢热痛阈值降低,模型组、实验组术侧下肢热 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大鼠第5 和7 天术侧热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痛阈变化趋势与热痛阈一致。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脊髓CXCR2 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CXCR2 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髓CXCR2表达的异常上调,可导致NPP产生和维持。腹腔注射漆树酸能够部分抑制CCI大鼠脊髓腰段CXCR2的表达上调,并缓解CCI大鼠的疼痛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鞘内注射针对Toll样受体4基因(TLR4)的siRNA(TLR4-siRNA)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TLR4、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CCI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错配siRNA组(鞘内注射错配siRNA)及siRNA-TLR4组(鞘内注射TLR4-siRNA)。后3组大鼠均行右侧坐骨神经结扎术,并行L5~L6鞘内置管;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TLR4-siRNA组大鼠从CCI术前1 d开始鞘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有效TLR4-siRNA(10μg/30μl),连续7 d;CCI组、错配siRNA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错配siRNA。采用热辐射及von Frey测痛丝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TLR4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坐骨神经结扎后,大鼠热痛阈及机械性痛阈降低,脊髓TLR4 mRNA表达量增加,脊髓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也增加(P<0.05)。与生理盐水组及错配siRNA组相比,鞘内注射TLR4-siRNA可抑制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热痛觉过敏及机械性异常性疼痛(结扎后1、3、7 d,P<0.05),降低脊髓TLR4 mRNA表达(P<0.05),降低脊髓IL-1β、TNF-α含量(P<0.05)。结论鞘内注射TLR4-siRNA可通过干扰大鼠脊髓TLR4基因表达抑制其信号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水平,进而缓解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对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痛阈变化及脊髓NR2B 亚基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机理.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80g,共40只,随机分为4组:COI假手术组、COI模型对照组、COI电针组、COI假电针组.各组大鼠于术前和术后7,13d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脊髓NR2B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 CCI模型对照组、CCI电针组和CO假电针组大鼠痛阈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电针刺激显著减轻COI大鼠痛敏状态(P<0.05),明显抑制CCI大鼠脊髓NR2B的表达(P<0.05).假电针组大鼠痛敏状态、脊髓NR2B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观察到电针治疗能够提高CCI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其机制与干预大鼠脊髓背角NR2B亚基表达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miR-19a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行假手术;CCI组,坐骨神经结扎法构建CCI大鼠模型;CCI+inhibitor组,CCI大鼠鞘内注射miR-19a inhibitor.于术前当天(0 d)和术后3、7、14、21 d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的变化.采用RT-qPCR检测腰椎脊髓中促炎因子IL-6、TNF-α、IL-1β mRNA及JAK2和STAT3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OCS3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miR-19a的靶基因.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大鼠脊髓的miR-19a表达显著上升(P<0.05),MWT显著降低,TWL显著缩短(P<0.05).与CCI组比较,CCI+ inhibitor组MWT显著升高,TWL显著延长(P<0.05).RT-qPCR检测结果表明,CCI可显著促进促炎因子IL-6、TNF-α、IL-1β mRNA的表达;而与CCI组比较,CCI+inhibitor组IL-6、TNF-α、IL-1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另一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CCI组大鼠术后脊髓中JAK2和STAT3 mRNA水平明显增加;与CCI组比较,CCI+ inhibitor组术后脊髓中JAK2和STAT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JAK2/STAT3上游的负调控因子SOCS3是miR-19a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CI组大鼠脊髓中SOCS3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且SOCS3水平在CCI术后第7天达到最高,而后呈下降趋势;与CCI组比较,CCI+inhibitor组SOCS3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 miR-19a inhibitor能缓解CCI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该作用与SOCS3介导的JAK2/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复合吗啡预防性镇痛对大鼠慢性压迫坐骨神经(CCI)后导致的机械缩足阈变化以及脊髓背角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重量(180±2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预防性镇痛组(P组)和常规镇痛组(N组)。观察不同方式给药的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术后10d分离脊髓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前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M组相比,手术后各时段S、P、N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TNF-α的积分光密度均值(IOD)水平分别为(0.2185±0.01980)、(0.2301±0.01386),与M组的(0.2902±0.01325)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复合吗啡对大鼠采用预防性镇痛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降低CCI后导致的机械痛阈,降低TNF-α在脊髓背角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索拨法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拨法,对CCI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观察大鼠行为学的改善情况,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表达的变化。结果 造模7d后,模型组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中IL-6及SOCS3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拨法组用拨法治疗20次后,大鼠光热耐痛阈结果与同期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逐渐趋向于正常水平,大鼠脊髓中IL-6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降低(P<0.01),脊髓中SOCS3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拨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和温度觉,同时可抑制大鼠体内促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对切口痛大鼠痛阈及脊髓组织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0只雌性SD大鼠制备切口疼痛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手术后分别鞘内注射10 μL生理盐水、1 nmol氟代柠檬酸(10 μL).测量两组大鼠手术前、手术后4、8、16及24 h机械痛阈、热痛阈及脊髓组织TNF-α mRNA表达.结果 手术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术前下降(P<0.05或P<0.01),且术后实验组均高于同一检测时点的对照组(P<0.05或P<0.01);脊髓组织TNF-α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脊髓胶质细胞激活并促进TNF-α mRNA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切口痛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雷帕霉素对CCI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痛阈及脊髓背角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①CCI组:CCI术后14天处死;②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③前对照剂组:鞘内置管3天后行CCI术,术后4小时后鞘内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给3天;④前给药组:鞘内置管3天后行CCI术,术后4小时鞘内给雷帕霉素溶液,连给3天;⑤后对照剂组:鞘内置管3天后行CCI术,术后7天鞘内给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给3天;⑥后给药组:鞘内置管3天后行CCI术,术后7天鞘内给雷帕霉素溶液,连给3天。各组于CCI术前1天和术后第2、4、6、8、10、12、14天测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14天测痛后用多聚甲醛灌注大鼠,取L4~5脊髓,免疫组化染色,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GFAP)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变化,并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I手术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从CCI手术后第4天开始下降(P<0.05);前后给药对照剂组与CCI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给药组痛阈从CCI手术后第4天开始上升并持续至手术后第14天,与CCI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相比,后给药组痛阈从CCI第8天开始上升并持续至手术后第14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CI组、前、后对照剂组手术侧脊髓背角GFAP染色阳性区平均光密度与阳性面积均有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给药组手术侧GFAP染色阳性区平均光密度与阳性面积与CCI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雷帕霉素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并抑制脊髓背角胶质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损伤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可乐定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是否对已经形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Sham组:只分离皮肤、肌肉,不结扎坐骨神经;Sal组:形成CCI后注射生理盐水组;Clo组:形成CCI后注射可乐定组;Clo+Yo组:形成CCI后注射可乐定和育亨宾组。在注射药物3 d后急性处死动物,取患侧脊髓L4、L5、L6背根神经节采取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和IL-6浓度。结果:术后从7 d开始CCI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TNF-α和IL-6浓度有明显增高。损伤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可乐定能明显抑制CCI引起的脊髓背根神经节TNF-α和IL-6的表达(P〈0.01)。结论:损伤的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可乐定可以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