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属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男性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肺癌,而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1].结直肠癌中约60%~70%为直肠癌.术前评估与术式选择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关系密切:局限于直肠壁的肿瘤根治性切除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而直肠系膜、周围筋膜或邻近结构受侵时,则需根治性手术联合新辅助治疗,才能有效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术前分期准确、术式合理选择、新辅助治疗的联合运用及病理学有效评价已逐步构成了直肠癌临床诊疗体系.由此可见,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内容不仅包括肿瘤浸润的深度,还需评价环周切缘状态、邻近器官侵犯、远处转移等[2].而影像学检查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以上术前评估内容,为术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直肠癌术前影像学分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而新辅助治疗效果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MRI是直肠癌原发灶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但在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治疗反应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 应用影像组学分析多模态MRI图像进行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已显示出巨大潜力, 但是由于在方法学流程上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 导致研究成果在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 笔者组织业内专家针对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分析多模态MRI图像进行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研究的规范性进行讨论, 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定量特征提取与筛选、构建模型及模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共识, 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相关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摘要】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需行新辅助放化疗,目前MR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准确性较低。本文阐述了直肠癌治疗后常见病理变化(如纤维化、黏液变等)的MR信号特点及其与残余癌灶的区别,旨在提高直肠癌治疗后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辅助治疗因其可降低直肠癌分期,缩小手术范围, 提高手术切除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该文就目前常用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影像学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放化疗是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的一部分,可以使一定比例的患者达到肿瘤完全缓解,进而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MRI是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随着功能MRI技术的发展,不同成像原理衍生的定量参数可以提供更多的肿瘤生物学信息,提高MRI的临床应用价值。常规MRI序列与功能成像序列相结合的多参数MRI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有助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准确的T分期有助于直肠癌个体化治疗,探讨MRI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p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基线期进行3 T MRI检查、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7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搜集基线期临床特征及术后病理T分期。依据病理T分期将患者分为分期较低组(pT 0~2)和分期较高组(pT 3~4)。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在高分辨率T2WI、轴位T1WI增强扫描图像上,采用最小轮廓法逐层手动绘制直肠癌瘤灶作为感兴趣区(ROI),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ROI中所有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保留稳定性较好(ICC≥0.75)的特征。采用最小绝对紧缩与选择算子(LASSO)方法,分别从T1WI、T2WI及融合特征(包括T1WI、T2WI、临床特征)中筛选出与pT相关的特征。统计学分析筛选出与pT具有相关性的临床特征。将筛选得到的T1WI影像组学特征、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治疗前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收集治疗前临床及CT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分组。采用A.K.软件提取CT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疗效预测因子并构建诺莫图模型。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校准度评价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结果每例患者各提取了396个CT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6个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高度相关的特征。联合独立预测因子影像组学标签、癌胚抗原≥3.4 ng/ml和临床T分期(cT4)构建的诺莫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81)高于影像组学标签(0.791),且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内部验证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P>0.05)。结论基于治疗前CT及临床资料构建的模型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影像组学标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联合MR扩散加成像(DWI)技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均于检查前2天给予流质食物,于检查前1天服用50%硫酸镁100 ml、1 500 ml温水清洁灌肠,并且于检查前8 h禁食。术前所有患者均行DWI及CT检查。记录术前CT检查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准确率;记录术前DWI检查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准确率;记录术前CT联合DWI检查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准确率;比较CT、DWI与CT联合DWI检查对T4期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术前CT检查显示,T4期诊断准确率64.86%。经术前DWI检查显示,T4期诊断准确率为78.39%。经术前CT联合DWI检查显示,T4期诊断准确率为94.59%。CT联合DWI诊断T4期准确率高于CT和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联合DWI技术对诊断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高,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可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术前准确评价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可指导临床利用化疗等手段减轻肿瘤负荷,降低临床分期,从而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存在局限性.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已作为MRI 对比剂用来评价多种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就利用USPIO 评价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MRI 诊断现状及应用前景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影像学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在直肠癌的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新的影像学技术如直肠内超声,CT,MRI和PET在直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对直肠癌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及其临床分期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力MRI能较清晰显示直肠癌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根据肿瘤大小、肠壁及浸润深度、局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N分期、M分期,对直肠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后环周切缘状态进行评估,运用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等新技术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后等,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本文就目前高分辨力MRI在直肠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CT诊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直肠癌CT表现,分析其诊断及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肠镜病理证实的115例直肠癌病人的CT征象。结果:直肠癌多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增厚、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肠腔变形、狭窄,邻近组织受侵则界限不清;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术后局部复发的准确率为80%。结论:CT检查能为直肠癌中晚期病人术前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对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价值较大,且为术后监测的重要手段,它的最大价值是显示直肠癌在腔内外生长的形态大小、侵犯范围及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13%,且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术前对其准确评价、正确分期,可为临床开展综合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直肠癌病理分期为基础,综述CT、MRI、经直肠超声(TRUS)、PET等影像学方法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万发  王良   《放射学实践》2013,(11):1178-1180
近年来我国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影像学检查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分期、治疗和随访观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联合CT(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临床应用,然后按系统对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就如何根据分期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模态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等方法已在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 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 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 与此同时, 也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研究方案, 充分发挥不同成像模式检查的优势, 结合影像组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 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 真正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肾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癌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术前影像学检查在肾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制定手术方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肾癌术前影像学检查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术前影像学检查在肾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制定手术方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影像分期有助于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以经阴道超声、CT、MRI和PET/CT为基础的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及诊疗中各有特点与价值。新的结构和功能成像技术能提供可视化的微结构和功能性肿瘤特征,已逐渐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影像分期中。对目前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常规和新的影像学方法及其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的治疗仍坚持以手术为主,综合应用放、化疗等辅助手段,以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术前放疗主要是增加保肛、降低分期和增加手术切除的几率;术中放疗与常规放疗及手术结合,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放疗是在术中观察和术中病理分析后,作出的最佳选择;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或晚期不能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放疗已经成为其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明显缓解因肿瘤压迫盆腔神经引起的疼痛,减少或治愈直肠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的影像学术前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术前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指诊分期准确性差,术前准确分期必须依靠现代影像学检查。腔内超声(ELUS)分期准确率最高,可以区分肠壁内肿瘤的侵犯层次,值得推广,但不适用于肿瘤部位高及肠腔明显狭窄病例。CT对局限于肠壁内的肿瘤侵犯深度无法区分,但对中晚期直肠癌分期准确性高。常规体部线圈MRI与CT价值相当,而直肠内线圈MRI的分期准确率明显提高,亦可以显示肠壁内肿瘤的侵犯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