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按25mg/kg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odel)、降糖通脉胶囊组(Jiangtang Tongmai Jiaonang,JTTM)及环烯醚萜总苷组(Iridoid glycosides of Cornus officinalis,IGCO),并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饲养16周,观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及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HOL、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环烯醚萜总苷组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Apo-A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CHOL、TG、LDL-C、Apo-B水平。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数目明显增加,而周细胞(PC)数目明显减少,导致E/P值上升。环烯醚萜总苷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E/P值。结论: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脂改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1)、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影响。方法 :STZ 60mg/kgip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7mM的糖尿病大鼠连续灌胃给药 12周环烯醚萜总苷 0 .5 g/kg、1.0 g/kg和氨基胍 0 .1g/kg ,各组取血清分别测定sICAM 1、TNF α的含量。 结果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较正常组上调 ,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的含量。结论 :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中过高的sICAM 1、TNF α水平 ,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梅  张洁  张国云  谭桂芳  张美  李莉 《中成药》2021,(2):540-543
目的对野蚕豆根进行生药学探究。方法通过眼观、鼻闻、舌尝、测量、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野蚕豆根药材的性状、组织特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野蚕豆根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结果全面阐述了野蚕豆根的性状特征、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及粉末特征。对照品在0~35.0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二年生药材环烯醚萜苷类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药材,地上部分含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可为野蚕豆根的真伪鉴别、科学采收及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佐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性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值的变化分析。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抗氧化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STZ60mg/kg以造成糖尿病大鼠,注射1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值≥16.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烯醚萜组(0.5,1.0g/kg,ig)和氨基胍组(0.1g/kg,ig),周期另设正常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的含量。结果 造模12周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OD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增加SOD的含量,结论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由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肽(AGE-P)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正常进食条件下,大鼠先以30mg·kg-1ip。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第二天再按0.11ml/只ip。弗氏完全性剂(FCA),每周1次,连续3周。3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ol.L-1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和环烯醚萜总苷组(0.25、0.5g·kg-1),正常组,各组连续ig.12周。实验结束后运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flow injection assay)检测血清AGE-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AGE-P水平显著增加(14.3±4.3vs2.8±0.4,P<0.01),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组均能降低血清AGE-P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AGE-P水平,具有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对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注射木瓜蛋白酶加L-半胱氨酸的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与现有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双醋瑞因比较,计算大鼠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血液全血粘度;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1、PGE2、COX-2、COX-1、NO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切片,综合评价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及100 mg/kg、200 mg/kg总环烯醚萜苷组大鼠血清中IL-1、PGE2、COX-2、NO含量明显降低;COX-1含量各组间无差异;双醋瑞因组、总环烯醚萜苷给药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明显下降;双醋瑞因组、总环烯醚萜苷给药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各组间脾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且明显增生,染色严重降低,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染色中度降低。结论: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可通过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含量来发挥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同时施加不同剂量的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干预,以东宝肝秦片做对照,观察其对血清肝酶活性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ALT,AST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改善肝脏的病理损害.结论:决明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降脂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栀子水提取物、环烯醚萜总苷、京尼平苷、西红花总苷对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栀子水提取物组(2g/kg)、环烯醚萜苷组(0.03g/kg)、京尼平苷(0.003g/kg),西红花总苷(0.02g/kg,)、二甲双胍组(0.25 g/kg)。连续给药4周。观测:①一般状况,如毛发、体重、尿量等;②测定血糖;③测定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④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大便成形,小便较多。其中西红花苷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24h尿量明显减少(P<0.05)。各给药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栀子水提物组(P<0.0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大鼠有所下降,而栀子水提物组(P<0.05)、环烯醚萜苷组(P<0.O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栀子水提物、西红花苷(P<0.05)和京尼平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胆固醇水平,栀子水提物(P<0.05)、京尼平苷(P<0.05)和西红花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甘油三酯,栀子水提物和西红花苷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西红花苷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栀子各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和高血脂,其中栀子水提物为其降糖降脂的有效部位,京尼平苷对降低血清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和降低血脂都有明显疗效,而西红花苷降低血脂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NF-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кB(NF-кB)表达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20、10mg、5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和96h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кB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20~10 mg/kg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组脑出血后NF-кB P65表达水平及脑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栀子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2.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20、10mg、5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和96h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20~10mg/kg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组脑出血后NF-κB P65表达水平及脑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栀子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栀子豉汤抗抑郁症的有效部位。方法:对SD大鼠进行未知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以大鼠体重变化和血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为检测指标,以氟西汀为阳性对照,对栀子豉汤中挥发油、总多糖、异黄酮和总环烯醚萜苷四个部位进行筛选。结果:栀子豉汤中挥发油、环烯醚萜苷可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变化(P<0.05),升高抑郁大鼠血中多巴胺、5-羟色胺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确定挥发油和环烯醚萜苷部位为桅子豉汤抗抑郁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玄参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均衡原则抽出10只作为为空白对照组,喂以基础饲料,其余6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然后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形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空腹血糖值筛选2型糖尿病大鼠,选取成模大鼠58只,按着血糖均衡原则分为模型组、玄参水煎液组(1350mg生药/kg)、多糖组(27.5mg生药/kg)、苯丙素(27.5 mg生药/kg)、大极性环烯醚萜苷组(1205mg生药/kg)、小极性环烯醚萜苷组(7.5mg生药/kg)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连续6周,考察玄参水煎液及其各拆分组分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日均饮食饮水量、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C-肽、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FBG)、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以及光镜下观察大鼠胰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煎液组和大环烯醚萜苷组大鼠体重显著升高(355.8±7.4,342.3±12.4),大环烯醚萜苷组C-肽显著升高(152.9±9.1),除苯丙素苷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有极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985±28.8,2.046±25.6,2.188±27.2,1.937±32.6,2.051±29.0)和血糖(p0.05)的作用,大极性环烯醚萜苷组AUC呈极显著降低(98.93±1.92),水煎液组和小极性环烯醚萜苷组能显著降低AUC(97.57±2.89,93.89±4.51),水煎液组对血脂具有回调作用(1.37±0.18,1.79±0.19,1.56±0.17,0.36±0.02),水煎液组、苯丙素苷组SOD活性显著性上升(227.4±7.4,223.5±8.1),苯丙素苷组MDA含量显著性降低(1.37±0.07),水煎液和大极性环烯醚萜苷组具有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脏组织的作用。结论:玄参及其各拆分组分对高脂饲料喂养并结合小剂量STZ注射所导致的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β3(α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αVβ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1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α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α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相似文献   

16.
芪茵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茵颗粒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大鼠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的影响,分析芪茵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干预效果.方法:6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六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易善复组、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空白对照予以常规饲养,其余五组给予高脂乳剂持续喂养8周,随机抽取大鼠6只,确定造模成功.除空白组予以标准饲料喂养,并以同等剂量的蒸馏水每日灌胃,其余五组均继续以高脂乳剂15mL/kg灌胃,并分别给予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易善复灌胃,连续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重、肝指数;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芪茵颗粒可降低NAFL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肝重、肝指数(P<0.05),改善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P<0.01).结论:芪茵颗粒可降低NAFL大鼠血清CHOL、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含量,改善肝脏脂肪变,从而达到治疗NAFL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清肝祛湿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60 d后开始取材,检测大鼠CHOL、TG、ALT、AST、HDL-C、LDL-C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清肝祛湿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HOL、TG、LDL-C水平和ALT、AST活性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C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所有给药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获改善,其中清肝祛湿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可有效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堆积、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2、4、6、8、10、14周将模型1~6组依次全部处死,正常组于第14周处死,观察各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于造模第4周时开始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于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有降低趋势。在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造模组大鼠于第2周肝脏开始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于造模第6周开始有大鼠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呈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变化。而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自然愈合在组织病理学上不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8~10周内可以成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且模型在停止造模4周内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组(3000 mg/kg)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高、中、低荆量组(30,15,7.5 mg/kg),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在术后48 h取脑组织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ICAM-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中、高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ICAM-1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以干预脑出血后炎症反应,阻止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0.
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行肝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脂(TG、TC)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结论 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