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法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4例,拔尿管前口服坦洛新,拔尿管后采用间歇性导尿法处理;对照组24例,拔导尿管前无特殊处理,拔导尿管后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拔尿管后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尿潴留10例(41.7%),研究组为3例(12.5%),对照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3例(54.17%),研究组为7例(2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次拔导尿管后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法可明显减少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尿潴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主排尿膀胱功能锻炼法对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0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主排尿锻炼法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术后14 d拔除尿管后,实验组有2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4%),对照组有9例残余尿量≥100mL (尿潴留发生率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5.7%),对照组有1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2%),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自主排尿锻炼法,能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和观察组(40例,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记录2组排尿日志并比较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反射性排尿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血肌酐、尿素、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平均尿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及I-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快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择妇产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1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于手术前2天到拔除尿管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以患者术后拔除尿管自主排尿后观察两组膀胱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有18例自主排尿膀胱残余尿量≤100 ml,对照组有12例自主排尿膀胱残余尿量≤100 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熊丹  刘毅  王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9):1586-1587+1568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促排尿干预,观察组加用神经刺激疗法。对比两组膀胱功能、盆底功能、排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膀胱功能、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意膀胱容量、储尿时尿道分布压力、储尿时膀胱压力以及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1.1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与盆底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间歇性导尿降低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尿失禁患者(残余尿量为60~100 ml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规律饮水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清洁间歇性导尿,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尿液中的细菌计数,以及治疗7、14天尿液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1月后,研究组尿路感染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19.1%,(P<0.05);治疗15、30天后,研究组尿液查出的细菌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14天后,研究组尿常规白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失禁患者采取间歇性导尿,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能有效减少膀胱内的残余尿,逐渐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觥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及对膀胱功能、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留置导尿,观察组选择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尿潴留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治疗后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平衡膀胱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平衡膀胱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患联合护理管理模式与膀胱功能训练对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1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宫颈癌根治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患联合护理管理与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拔尿管后尿残余量及自主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5.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915,P=0.0082)。观察组患者尿残余量≤50 m L所占比例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5%,尿残余量100 m L所占比例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50 m L尿残余量≤100 m L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成功排尿时间(6.55±2.34)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6±2.65)h,自主排尿率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重新置管排尿比例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联合护理管理模式与膀胱功能训练联合护理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能够显著恢复膀胱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且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主排尿,效果较好且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谢燕崧  曹素玲  张民勤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53-154,156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腰椎管狭窄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管狭窄术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尿潴留的处理流程:采用诱导排尿术,无效患者予重新留置尿管;观察组在运用诱导排尿术无效后,加用间歇性导尿处理,以上措施无效患者,予重置尿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各组实施尿潴留处理流程后重置尿管例数、发生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重置尿管例数、尿路感染例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17.72和8.10,P〈0.01);两组患者尿道损伤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465,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患者应用间歇性导尿,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减少重置尿管的机率,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赵雪  廖兵飞  高玉霞 《吉林医学》2012,33(19):4203-4204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排尿方式对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宫颈癌根治术后77例患者根据排尿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宫颈癌根治术后用留置导尿管排尿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宫颈癌根治术后用留置膀胱造瘘管排尿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常规膀胱理疗和针灸的基础上,运用膀胱体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保留天数)和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或留置膀胱造瘘管保留天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少1.42 d,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膀胱造瘘管排尿,配合膀胱体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留置导尿时间和泌尿系统感染,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3例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入导尿管,观察组采用CIC。对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在拔除导尿管1周后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C可以促进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术前常规护理与术后盆底肌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量化排尿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情况,并观察尿管拔除后24 h内及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尿流率、排尿间隔时间、每次尿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夜尿次数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后24 h内、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可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排尿及控尿能力,降低排尿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膀胱冲洗液辅以地塞米松对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68例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除了给予常规的专科护理外均在术后第3天给予定时开放尿管、膀胱冲洗,观察组术后第7天在膀胱冲洗液中上加入了地塞米松10mg进行膀胱冲洗,观察两组术后10天拔尿管经2~3次自然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拔尿管后观察组自然排尿34例,残余尿量<100ml31例,尿潴留3例再置管率8.8%;对照组自然排尿34例,残余尿量<100ml20例,尿潴留14例,再置管率41.2%;两组患者在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膀胱冲洗液辅以地塞米松能有效地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清洁间歇性导尿居家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的居家护理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损伤程度,对14例不完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进行清洁导尿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及居家护理指导 .结果 经过平均4.7周的居家清洁导尿训练,14例均可恢复自主排尿.结论 不完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应用自我清洁导尿术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及居家护理指导,可以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自主排尿,重新回到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莹莹 《黑龙江医学》2021,45(7):734-73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平面免举宫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宫颈癌患者77例,其中38例行腹腔镜常规免举宫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另39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平面免举宫广泛子宫切除术为观察组,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尿流动力学(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最大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初始尿意、强烈尿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6.32%(10/38)(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平面免举宫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保护盆腔自主神经,治疗宫颈癌患者可保护膀胱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拨除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病人按手术单双日分为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术后24h,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拨管,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48h,膀胱空虚时拨管,观察拨导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排尿是否需要诱导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24h在膀胱充盈时拨导尿管比术后48h膀胱空虚时拨导尿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2010年2月间我院49例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均给予中西医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如仍有残余尿,治疗组给予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法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继续给予口服营养神经和活血药物治疗,观察出院时及出院后2、4个月尿流动力学及残余尿指标。结果出院时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优于治疗前(P〈O.05),出院后4个月治疗组高峰尿流速、平均尿流速、膀胱残余尿量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膀胱病变给予中西医及膀胱功能训练联合自家间歇性清洁导尿法治疗,可恢复患者膀胱功能,抑制病情恶化,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病人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针灸,2组干预时间为8周,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膀胱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膀胱容量、自行排尿频次、残余尿量及导尿间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等纬度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社会、心理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膀胱功能,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留置导尿时间对外科男性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需行手术的男性患者按导尿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麻醉前留置导尿,对照组30例在麻醉后留置导尿,观察两组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拔除尿管三天内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和三天内排尿情况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后留置导尿较麻醉前留置导尿对患者尿道膀胱粘膜刺激小,对膀胱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