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5例慢性胃炎患者开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对照组(n=52,西药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53,西药常规治疗+附子理中丸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慢性胃炎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p清除率高,不良反应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于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χ~2=12.03,P=0.00;治疗期间两组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白头翁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效果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葶桑健脾祛饮方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治疗中度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中度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葶桑健脾祛饮方。2组均治疗3周,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KPS)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 29%(25/28),高于对照组的67. 86%(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葶桑健脾祛饮方联合内生场肿瘤热疗可有效缓解中度恶性胸水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结肠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加自拟结肠散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6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腹痛、痛泻、脓血便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腹痛、痛泻、脓血便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黏膜病变积分低于对照组肠黏膜病变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内服加结肠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肠解毒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Mayo评分、结肠黏膜Baron积分、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观察组高(P 0. 05);对照组MDA、LPO较观察组高,SOD较观察组低(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通过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肠清洗汤内服加灌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30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疾病疗效及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改善疾病活动指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邪伏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宣肺汤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风邪伏肺型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络骨蚀丸治疗早中期痰瘀阻滞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和仙灵骨葆胶囊,观察组口服通络骨蚀丸,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MPQ-SF、影像学指标和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流变和血脂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有效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 5%,高于对照组的88. 4%(P 0. 05);观察组复发率2. 5%,低于对照组的12. 8%(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Harris、MPQ-SF和影像学积分明显升高(P 0. 05),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和血脂指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 3%,低于对照组的46. 5%(P 0. 05)。结论:通络骨蚀丸可明显改善早中期痰瘀阻滞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变和血脂指标,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9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2017年1月—2018年7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理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 14%、79. 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恶心、腹痛、便溏等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的胃脘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便溏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 71%、2. 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脑熄风止痉汤联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PD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多巴丝肼+吡贝地尔缓释片),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脑熄风止痉汤联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2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 38%(47/52)高于对照组65. 38%(34/52)(P 0. 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间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2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 69%(4/52)与对照组5. 77%(3/52)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予以补脑熄风止痉汤联合培元通脑胶囊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汤对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二甲双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血糖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益气健脾汤,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02%,优于对照组的76. 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并于治疗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Hp转阴率、内镜分级、不良反应以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2组PGI、PGR、G-17、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p转阴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95. 56%、6. 98%,对照组分别为77. 78%、25. 7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降低患者PGI、PGR、G-17水平,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内镜下分级情况,提高Hp转阴率,并且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百合腺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晚期肺腺癌阴虚内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吉非替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百合腺癌方。观察2组近期客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癌胚抗原(CEA)以及不良反应(皮疹)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3. 33%,对照组为30. 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6. 67%,对照组为80. 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EA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皮疹发生率为26. 67%,对照组为66. 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百合腺癌方能有效减轻吉非替尼的毒副作用,改善晚期肺腺癌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石超学 《新中医》2020,52(11):161-16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穴位按摩。比较2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记录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DA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DAI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4.651,P=0.000)。2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陈静  赵化南  陈波  霍长亮 《河南中医》2019,39(5):706-709
目的:观察开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开胃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有效率为70. 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延迟期呕吐的缓解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预期性、急性期呕吐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呕吐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结肠散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内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结肠散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两组其他基础治疗相同。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药证候疗效和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候、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3%,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且患者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观察组复发率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采用结肠散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吴兰芝  谢娟娟 《新中医》2014,46(12):105-10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0~15天,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0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除时间以及包块消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黄芪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肝功能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肝硬化的症状,提高肝脏损伤的修复和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本安胎汤进行辅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 16%(59/62)和83. 61%(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临床疗明显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明显上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固本安胎汤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有效改善内分泌功能和性激素水平,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