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痞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自觉胸膈、胃脘、腹部痞塞不舒、胀满不适,但压之不痛,其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否隔"等[1]。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生活及饮食不规律,患有脾胃疾病人群越来越多,而痞证作为脾胃系疾病,更为常见。通过研读《伤寒论》痞证相关章节,现将痞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等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病因病机《伤寒论》中论述痞证成因为"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指伤寒表证误用下法,损伤脾胃,加之表邪内陷,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心下气  相似文献   

2.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综合征。部分会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1])。王绪霖教授强调脾肾两虚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本病机,运用益肾健脾、涤痰软坚散结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属中医"肝痞""胁痛""积证"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  相似文献   

3.
"结胸证"是《伤寒论》中记载的以胸膈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均有其特殊性。同时,与"脏结证""痞证""少阳证""胸痹病""悬饮证"等病症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病机及治疗上却不尽相同。"结胸证"与现代临床上的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等病症相似。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临床治疗有效的具体案例,探讨泛酸的证治规律及病因病机。泛酸证治与胃痛、胃痞、呕吐等胃病相似;病位主要在胃,并与肝、脾、肠等脏腑有密切的生理病理关系;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停滞、痰湿中阻、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等。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常常根据病因病机,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和解之法。如:和解少阳适用于少阳经证,调和肝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证或肝脾失调证,调和寒热适用于肠胃不和证。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经典方剂,出自《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但满而不同者,此为痞,柴胡不中用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方组成为半夏、黄芩、人参、干姜、黄连、甘草、大枣,用于治疗伤寒误下所致的"心下痞"证。泻心汤全方配伍,辛开苦降,泻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7-1388
中医理论认为,帕金森病属"颤振""颤证"等范畴。病位在筋,与肝脾肾相关。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复杂,诸多医家多从心肝脾肾脏腑探讨其病因病机,据此对其辨证论治。然而,作者认为肺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将从肺探讨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7.
赵敏教授对不寐病因病机的认识深刻,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肝""心""脾""肾"多方面针对不同的患者临证加减,在不寐的治疗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朝喧 《中医研究》2007,20(11):18-20
对《伤寒论》中有关"脾约证"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医家所述,探讨了"脾约证"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等,认为脾约证的病机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以致水液偏渗于膀胱,肠道失于濡润而成。其病证表现以阳明胃之实热为主,兼有太阴脾之营阴不足。  相似文献   

9.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10.
文中阐述了痞证的部位、症状、体征以及病因病机,并分热痞、寒痞、寒热互结痞、虚痞、痰痞、积滞痞、水饮痞等证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胃痞病是一种常见的脾胃病,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永成教授认为,胃痞病病位在脾、胃,与脾、胃、心、肝等多个脏腑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心气郁、肝气结、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引发胃痞病。李永成教授应用“开心气,泻肝气”法治疗胃痞病肝郁气滞证,开心气之郁,散肝气之结,以平调脾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虫类药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方法结合肝纤维化久病入络的病机特点以及虫类药本身的特色,归纳出虫类药在肝纤维化证治中的应用。结果因虫类药其性味多偏咸辛,咸能软坚,辛可入络,咸辛相合,故而能够发挥攻坚破积、活血祛瘀、熄风镇惊、通阳散结之功效。虫类药这些性味特点以及特殊功效颇能切合肝纤维化过程中"痰瘀阻络""久病入络""久病正虚"等病因病机。结论虫类药在肝纤维化临床证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华一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香附、紫苏梗配伍治疗胃痞证的经验。刘教授认为胃痞证病位在胃,与肝、脾等密切相关,临证治疗需首辨虚实,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为总纲。而将利气之药紫苏梗与理气活血之药香附二者巧妙结合,治疗胃痞证,特别是肝胃不和之胃痞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痞证病机多由脾虚为先,进而气机郁滞,影响中焦运化,湿浊、瘀血内生,气机升降失常所致。初步探讨了临床常见的脾虚湿热型痞证病因病机,认为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痞证切合病机,配合指针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胃癌前病变(PLGC)早期如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手术、对症治疗为主,中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结合"治未病"思想,在PLGC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PLGC属中医学"痞证""结证"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阐述了痞证、结证之症状、病机,认为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可运用于PLGC的辨治,但应审时度势,把握要害。结合PLGC的三个阶段,浅述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在PLGC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痞证病因复杂,病势缠绵,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痞证具有一定的优势,现从痞证症候特点、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将近年来有关痞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小建中汤证病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世医家多认为小建中汤证为中焦虚寒证。综合《伤寒杂病论》中所论述的小建中汤条文主治症状和张仲景用药特点,认为小建中汤证中焦虚寒病机理论与原文所述症状、方药配伍不完全相符。结合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治方法,围绕"肝阴虚损以致肝气疏泻太过而横逆克土,少阳相火失制而妄动"这一思路,重新解读小建中汤证的病机、症状和用药原则。认为小建中汤证之病机当为肝阴虚损,以致肝气疏泻太过而克脾土、少阳相火失制而妄动是文章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痞证与泻心汤陈兴汉(江苏省常州市郊区政府爱卫办常州213001)关键词痞症,病因病机,治则,泻心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通过对痞证的成因、病机和治则的研究及泻心汤方药增设的论证,希望能讨痞证的认识有所提高和对泻心汤方的掌握应用有所准绳。...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积聚""胁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等损及肝脏,肝病传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而致病。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脾运失健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气滞、湿阻、血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临证以健脾运脾为要,治疗脂肪肝重在疏肝健脾、燥湿运脾、活血健脾,临证收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慢性炎症为病变的常见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脾、肝关系密切;病机为脾虚邪滞、虚实兼见.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对此病常采用以下四法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