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建军 《当代医学》2012,18(21):32-3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骨水泥渗漏的情况,了解椎体成形术治疗对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骨水泥渗漏的防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通过观察患者在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前后的中柱平均高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周壁有无破坏以及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确诊为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6例,所有患者分别都进行了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患者的中柱平均高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周壁有无破坏和功能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柱平均高度、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周壁有无破坏是引起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此只有通过在手术中加强医疗工作者的技术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量对椎体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的不同用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强度和硬度的影响,明确恢复椎体强度及硬度所需的最小骨水泥用量。方法 取5具老年女性(65-73岁)脊椎标本(T6-L3),分解后压缩并测量其强度和硬度,将3ml,5ml,7ml PMMA和CPC注入压缩后的椎体,再测其强度和硬度,并与原来的强度和硬度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椎体注入骨水泥后强度都得到恢复,注入5ml,7ml骨水泥后强度明显增加;注入PMMA后硬度都得到恢复,而注入CPC 5ml,7ml才能恢复椎体硬度。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注入骨水泥可有效恢复椎体的强度和硬度,此结果可有利于指导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骨水泥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多,骨水泥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术后邻近椎体骨折与术中骨水泥注入量的多少、骨水泥椎间盘渗漏、椎体高度的过度恢复等手术因素及骨质疏松的自然进程、初始骨折的位置数目、椎体内裂隙样变、其他部位骨折史等非手术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在使用骨水泥强化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时,应合理注入骨水泥量、避免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和椎体高度过度恢复,规范手术流程,以减少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骨折行PKP后出现骨水泥外漏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中因椎体后壁骨折经椎体后壁出现骨水泥渗漏,进入椎管;1例反复穿刺造成工作通道过大至出现缝隙,导致骨水泥外漏;2例因骨水泥的注入量过大;1例骨水泥固化不完全,二次加压注射后出现渗漏。结论椎体的隐性骨折未能被发现,骨水泥注入时机不当,操作技巧及骨水泥的填充量是导致骨水泥外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脊椎标本的离体试验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0个骨质疏松性脊椎标本,相邻脊椎配对后随机分配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KP组)及椎体成形术组(VP组)。椎体轴向加载后复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两组标本分别按照KP或VP标准技术注入骨水泥。观察椎体原始状态、复制骨折模型及KP或VP治疗后的椎体高度,同时行CT扫描,观察骨折复位、骨水泥分布及渗漏情况。结果:KP组可恢复骨折椎体丢失高度的88%;VP组仅恢复29%,差异显著(P〈0.01)。KP组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呈团块状,未发现有骨水泥外渗漏;而VP组骨水泥分布不规则,4个椎体标本出现骨水泥外渗漏。结论:对于体外椎体骨折模型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减少骨水泥渗漏,KP明显优于V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 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 ,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测试骨水泥强化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 :椎体骨水泥平均注入 4 84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16 0 6± 2 4 9 5 )N和 (112 2 3± 183 4 )N/mm ;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 (374 0± 12 15 6 )N和 (96 0 4± 2 33 3)N/mm。治疗前后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明显增加了骨折椎体最大载荷 (P <0 0 5 )和恢复了刚度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 (PMMA) ,可显著增加骨折椎体的抗压强度和恢复刚度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强化骨折椎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利斌 《中外医疗》2010,29(3):42-42,4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21个椎体,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针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结果17例病人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2.5~5mL,X线检查骨水泥充盈满意。术后6h~3d,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至椎间、椎旁或椎体前沿。病人随访5~8个月,疼痛未复发,椎体形态未见改变。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增加骨强度,避免椎体继续压缩,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成PKP组和PVP组,每组61例。PKP组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VP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高于PKP组(P<0.05)。结论相比于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形术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时间方面更具优势,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18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天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12月采用PKP治疗16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98个椎体,随访3-51个月,平均26.9个月,总结分析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原因。结果 8例患者(4.8%)8个椎体(4.0%)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作特殊处理。2例(1%)推杆内残留骨水泥导致椎弓根拖尾,行微创或开放手术取出骨水泥;3例(1.8%)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邻椎骨折,再次行PKP术;27例患者(16.2%)术后残留下腰痛,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引起PKP术后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包括骨质疏松严重、椎体皮质不完整、医者技术不熟练、骨水泥注入时机与注入量不当等。因此,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手术操作,熟练掌握相关适应证及禁忌证,把握好骨水泥的注入时机与注入量等,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