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年龄18~60岁,BMI18.5~27 kg/m2,ASAⅠ-Ⅱ级。R组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P组应用丙泊酚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5 min予以舒芬太尼0.1μg/kg缓慢静脉注射。R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首剂予以0.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05 mg/kg追加。P组丙泊酚首剂予以1.5~2 mg/kg缓慢静脉注射,根据镇静深度单次予以0.5 mg/kg追加。所有患者入室后持续监测并记录心电图、SpO2、NIBP、HR、BIS、微旁流EtCO2。记录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包括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离室时间),安全性指标(低血压、低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日间宫腔镜手术中镇静深度满足临床要求,低血压和注射痛发生率低(P <0.01),呼吸抑制更轻(P <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瑞马唑仑在宫颈锥切术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择期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时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丙泊酚1.5 mg/kg,静脉泵入丙泊酚4~6 mg/(kg·h)维持,观察组诱导时缓慢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3 mg/kg,静脉泵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1 mg/(kg·h)维持。记录两组入手术室安静时(T0)、麻醉后(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20 min(T3)、术毕(T4)、苏醒后(T5)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警觉/镇静评分,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和患者苏醒时间,以及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寒战、复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T1、T2时收缩压、舒张压较观察组低;对照组T2时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观察组;对照组T1~T3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T0、T5,T2时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T0、T1、T3、T4、T5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慢,术中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例数较少,术后复视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宫颈锥切术中,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合用可以满足术中镇静镇痛要求,且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影响小,可控性高,但可能出现复视,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27例,低剂量组28例,高剂量组29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术中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4~12 mg/(kg·h)静脉泵注,低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 mg/(kg·h)复合丙泊酚2.5~5 mg/(kg·h)静脉泵注,高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 mg/(kg·h)复合丙泊酚2.5~5 mg/(kg·h)静脉泵注。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谵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Ri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SAS)及术前、术后24 h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谷草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在儿童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年龄4~9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30 kg/m2,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与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使用舒芬太尼0.2μg/kg和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R组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5 mg/kg,P组给予丙泊酚3 mg/kg。记录两组无痛胃镜的首次用药后成功率、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镇静评分、Narcotrend指数以及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R组和P组无痛胃镜首次用药成功率分别为82.8%和9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组患者在入镜时和退镜后的Narcotrend指数分别是(84.7±10.8)和(86.4±4.3),明显高于P组的(58.9±13.2)和(66.2±5.0)(P <0.05)。R组患者苏醒时间为(14.2±6.9)min,明显低于P组(23.8±6.7)min(P <0.05)。R组和P组的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10.9%和52.3%,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丙泊酚、瑞马唑仑联合氟马西尼对检查安全性及效益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进行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丙泊酚组(C组)及瑞马唑仑联合氟马西尼组(R组)各40例。C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维持,R组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配合瑞芬太尼诱导维持,维持BIS 45~55。检查结束后,两组均静脉注射氟马西尼5 mg。比较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及呼吸抑制次数、注射痛等不良反应次数,术后1小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记录手术因麻醉因素暂停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认知评分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注射痛次数较低;术中暂停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与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均有满意效果。相较丙泊酚+氟马西尼,瑞马唑仑+氟马西尼心血管安全性明显较高,不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应用瑞马唑仑的适宜初始剂量。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11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无痛胃肠检查的165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55例。所有患者先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0μg/kg, A、B、C三组瑞马唑仑的初始剂量分别为0.15 mg/kg、0.20 mg/kg、0.25 mg/kg。当BIS<75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3分时,开始置入胃镜,肠镜开始前追加瑞芬太尼0.20μg/kg。记录三组入镜时间、首次追加瑞马唑仑间隔时间、胃肠镜检查总时间、胃肠镜检查瑞马唑仑总剂量、苏醒时间、离开复苏室(离室)时间,记录患者给药前(T0)、胃镜置入即刻(T1)、首次追加瑞马唑仑时(T2)、胃镜结束时(T3)、肠镜结束时(T4)时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观察麻醉期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入镜时间缩短(P<0.05),首次追加间隔时间延长(P<0.05),胃肠镜检查瑞马唑仑总剂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输注速率瑞马唑仑对麻醉诱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诱导麻醉3 mg/(kg·h)], B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诱导麻醉6 mg/(kg·h)],每组40例。待患者意识消失后依次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后气管插管,随后泵注瑞马唑仑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保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分别记录患者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患者收缩压(SBP)、心率(HR)、BIS值的变化;比较诱导剂量、意识消失时间(LoC)、诱导成功率、注射部位痛病例数、诱导期呃逆病例数,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及心动过缓病例数以及苏醒时间。结果 与T0时相比,T1~T4时2组患者SBP及BIS值均降低,且T2及T4时...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瑞芬太尼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锐  林剑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41-3042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对瑞芬太尼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患者30例,ASAⅠ~Ⅱ级,年龄45~60岁,体重55~70kg,分为A组(芬太尼+瑞芬太尼组)和B组(瑞芬太尼组),每组15例。两组分别以芬太尼3.5μg/kg,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A组于诱导后以芬太尼0.01μg/(kg·min),瑞芬太尼0.1~1.0μg/(kg·min),异丙酚5~6mg/(kg·h)泵注维持麻醉,B组以瑞芬太尼0.1~1.0μg/(kg·min),异丙酚5~6mg/(kg·h)泵注维持麻醉。两组均按需要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需要调节静脉麻醉药剂量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分别记录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恢复期出现躁动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较B组苏醒质量好。结论:小剂量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瑞芬太尼全麻可预防单独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 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怠者40例,咪达唑仑以0.05 mg/kg静脉注射,瑞芬太尼以0.2μg/(kg·min)泵注,同时用1%丁卡因5 mL和2%利多卡因10 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瑞芬太尼总量至1μg/kg后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插FOB前(T1)、FOB进入声门即刻(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术后随访插管过程中病人的知晓情况.结果 与T0比较,T1时的HK、MAP降低,T2、T3时HIL、MAP差异无显著性;T1、T2、T3时BIS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表面麻醉基础上,以0.2μg/(kg·min)恒速输注瑞芬太尼至1μg/kg复合咪达唑仑0.05 mg/kg可为病人FOB清醒插管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瑞马唑仑致患者意识消失ED95及全麻诱导期间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患者87例,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组(R组)、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瑞马唑仑组(RD1组)和1.0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瑞马唑仑组(RD2组)。3组分别输注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μg/kg,其后按序贯法泵注瑞马唑仑,计算瑞马唑仑致患者意识消失ED95及95%CI。结果R组、RD1组和RD2组瑞马唑仑ED95及95%CI分别为0.250(0.234~0.397)、0.199(0.190~0.258)和0.184(0.172~0.282)mg/kg。结论 预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μg/kg均可降低瑞马唑仑致患者意识消失的ED95,减轻插管应激反应。但应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有导致心率减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手术患者瑞马唑仑使用剂量以及术后24 h恢复质量(QoR)的影响。方法 选择预约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术的患者50例,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25例(M组),女25例(F组)。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失去意识和术中维持瑞马唑仑剂量的区别,以及采用QoR-15量表、阿森斯失眠(AIS)量表观察性别对术后睡眠和24 h恢复质量的影响。结果M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3,0.15)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80(0.60,0.96)mg/(kg·h);F组患者失去意识时瑞马唑仑剂量为0.14(0.12,0.16) mg/kg,麻醉维持剂量为0.90(0.79,1.12)mg/(kg·h),两组患者失去意识与麻醉维持的瑞马唑仑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术后第1天睡眠的AIS总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和PONV,术后比期望中更早醒及QoR-15总分、生理舒适度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性别对日间关节镜患者瑞马唑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与咪达唑仑对髋关节骨折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静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择期行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2例。2组患者术前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静脉泵注0.05 mg/kg咪达唑仑镇静,后续以0.05 mg/(kg·h)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到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75;观察组静脉注射0.3 mg/kg瑞马唑仑,并以5μg/(kg·min)的剂量不间断地泵注至BIS降至75。比较2组患者在阻滞平面稳定后(T0)、BIS下降到<75(T1)、手术开始30 min(T2)、停药时(T3)、停药后BIS上升到>90时(T4)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及BIS。比较2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T2时SpO2、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行无痛ERCP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张发  曾燕  郭鸿博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46-1948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芬太尼(F)组,每组55例.S组以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2 mg/kg诱导插管;F组,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12 mg/kg诱导插管.以丙泊酚0.5 mg/(kg·h)和瑞芬太尼0.25 mg/h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术后的疼痛语言(VRS)分级评分和镇静(SS)评分及苏醒期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长于S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F组术后躁动发生率、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S组(P〈0.01),S组镇静强度显著强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全身麻醉相比,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苏醒期更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及最佳剂量。方法 选取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1组(0.05 mg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0.20 mg/kg组)、R2组(0.05 mg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0.30 mg/kg组)、R3组(0.05 mg芬太尼复合瑞马唑仑0.40 mg/kg组)和C组(0.05 m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00 mg/kg,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检查前(T0)、进镜时(T1)、进镜后2 min(T2)、进镜后4 min(T3)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镇静成功率以及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R1组镇静成功率降低,检查时间延长,苏醒时间缩短,体动及呛咳的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R1组、R2组、R3组低血压、低氧血症与注射痛发生率均下降,R3组呃逆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滴定给药对患者呼吸、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滴定法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拟于门诊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8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P组(n=29)、M1组(n=29)、M2组(n=29)。P组患者依次给予丙泊酚1 mg/kg+丙泊酚0. 5 mg/kg; M1组患者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 03 mg/kg+丙泊酚0. 6 mg/kg; M2组患者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 03 mg/kg+咪达唑仑0. 03 mg/kg+丙泊酚0. 3 mg/kg。分次静脉滴定给药,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为-5分即停止给药开始内镜检查,内镜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的RASS评分和临床体征追加丙泊酚0. 5 mg/kg。观察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低血压发生率、丙泊酚消耗量、苏醒时间、术后定向力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M2组呼吸抑制发生率(58. 6%)、呼吸抑制持续时间中位数(25. 0 s)明显低于P组(85. 7%,80. 0 s)和M1组(86. 2%,60. 0 s),差异有显著性(P 0. 05),P组和M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三组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定向力评分、术者操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2组患者苏醒时间(12. 0 min)长于P组(8. 0 min),差异有显著性(P 0. 05)。三组患者丙泊酚总消耗量比较,P组 M1组 M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滴定法给药应用于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复合0. 06 mg/kg咪达唑仑可显著减少呼吸抑制发生,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且不延长术后离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气管插管全麻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治疗的150例老年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与C组各50例。A组在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0.2 mg/kg瑞马唑仑,B组在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0.3 mg/kg瑞马唑仑,C组在全麻诱导时静脉注射0.4 mg/kg瑞马唑仑。比较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瑞马唑仑补救治疗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诱导开始时(T0)、BIS值≤60时(T1)、气管插管后(T2),三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三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组、C组BIS值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B组与C组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瑞马唑仑补救治疗率低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瑞马唑仑补救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时给予0.3 mg/kg瑞马唑仑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效果良好,能够降低瑞马唑仑补救治疗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Ⅰ~Ⅱ早孕需人工流产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R1组,瑞芬太尼0.5μg/kg持续静注60 s,随后静注异丙酚2.0 mg/kg;R2组,瑞芬太尼1.0μg/kg持续静注60 s,随后静注异丙酚2.0 mg/kg;C组,单用异丙酚2.0 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 mg/kg.观察麻醉前后SBP、DBP、HR、SpO2的变化,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记录异丙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呼之睁眼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SpO2均有所下降,R1、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R2组(P<0.01);R1、R2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术毕呼之睁眼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1),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15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 = 50):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丙泊酚组(B组)和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组(RB组)。R组和B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0 mg/kg和丙泊酚2.00 mg/kg,RB组依次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5 mg/kg及丙泊酚0.50 mg/kg,30~40 s内缓慢推注,均于用药前5 min使用芬太尼1 μg/kg预镇痛进行静脉麻醉。睫毛反射消失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内镜操作。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镇静成功率、体动情况和围术期不良事件,以及3组患者诱导起效时间、唤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 3组患者镇静均未失败,成功率为100.0%。R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8.0%)低于R组(28.0%),与B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 < 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的注射痛发生情况少于B组(P < 0.05),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B组诱导起效时间较R组短(P < 0.05),与B组相比,诱导起效时间长(P < 0.05)。3组患者唤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应用于无痛胃镜诊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烧伤换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烧伤患者60例,分为P组(异丙酚组),R组(瑞芬太尼 异丙酚组),各30例。P组单纯静注异丙酚;R组先静注瑞芬太尼1μ/kg,再静注异丙酚。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异丙酚首次用量及总用量、苏醒时间,评判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与P组相比,R组异丙酚的首次用量和总用量显著减少(P<0.01),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组,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明显较P组轻微,两组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烧伤换药,麻醉镇痛效果好,异丙酚用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且不影响苏醒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