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中大骨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取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提供传统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院内蠲痹颗粒1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对照组30例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0.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CRP、ESR等相关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降低ESR、CRP水平,起效迅速,安全性好,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方治疗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门诊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8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配合口服自拟通痹方,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口服自拟通痹方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针刺治疗前后总有效率85.29%、JOA疼痛评分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自拟通痹方结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兼寒湿阻络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改善腰椎间盘微循环,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4.
毛振  涛郎娜 《新中医》2017,49(6):107-109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加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问卷[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在疼痛状况(PPI)3维度]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采用Melle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和寒湿痹阻证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5.33%,高于对照组70.6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PRI、PPI及SF-MPQ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及SF-MPQ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elle评分和寒湿痹阻证评分均下降,ASES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Melle评分和寒湿痹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性颈肩痛寒湿痹阻证患者,能改善颈肩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自拟扶阳化湿除痹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单侧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口服自拟扶阳化湿除痹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及WOMAC(膝关节评分)指数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扶阳化湿除痹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身心痛苦,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魏麟 《新中医》2019,51(6):301-304
简版: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艾灸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热敏灸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UCLA)制定的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对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Lequesne指数和VA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equesne指数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两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熏洗联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以口服自拟接骨续筋汤、熏洗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口服、熏洗联合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熏洗治疗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单纯西药甲氨蝶吟片口服对照治疗和单纯中药腰腿痹通胶囊口服对照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中药熏洗治疗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为97.5%;西药对照组显效率30.0%,总有效率为75.0%;中药对照组显效率37.5%,总有效率为80.0%。三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熏洗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以及中药熏洗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对照组与中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八角枫根煎液熏洗配合腰腿痹通胶囊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1.
陈达  陈志远  谢陈孙 《新中医》2018,50(3):108-111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汤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肩周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均采用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加用小活络丸口服,观察组在手法整复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葛根汤内服。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情况,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价肩关节功能,观察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RI、VAS、PPI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5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5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葛根汤联合手法整复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在疼痛剧烈时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治疗,并辅予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予中药煎剂口服,煎药后的药渣趁热外敷患肩疼痛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CM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和CM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内服药渣外敷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刘阳  张文举  张兆振 《河南中医》2014,(9):1733-1734
目的:观察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和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配合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痹痛消汤配合理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于医院骨科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用TDP照射双膝关节),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 m L,每周1次。治疗组予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同时配合中药外用熏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7.5%,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症状评分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水平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的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IL-1的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风寒湿痹证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风寒湿痹证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吲哚美辛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2组中西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肌力评分(MMT)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ADL、MMT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可显著缓解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服牛蒡子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痰湿阻络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痰湿阻络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牛蒡子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牛蒡子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痰湿阻络型肩周炎可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推拿。  相似文献   

17.
冯健峰  柴铁劬 《新中医》2014,46(9):152-15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薏苡仁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予针灸联合口服薏苡仁汤并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薏苡仁汤并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1%,对照组66.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CRP、ESR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CRP、ESR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薏苡仁汤能够缓解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突症Ⅰ号方治疗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腰突症Ⅰ号方口服,对照组予腰痛宁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突症Ⅰ号方治疗寒湿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塞来昔布、来氟米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在CRP,ESR评分、体息痛指数、等一系列提示治疗效果的指标中都比治疗前两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化(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更优,而差异并不明显(P0.05)。VAS评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72.7%),经秩和检验,Z=-7.478,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塞来昔布、来氟米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后联合外洗方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以单纯小针刀结合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以针刀松解配合玻璃酸钠注射后予外洗方熏洗治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诊,观察比较2组WOMAC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2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话随访3个月无明显异常。结论:针刀松解结合玻璃酸钠注射后联合外洗方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