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膜外腔阻滞术中穿破硬脊膜后,是否可重新施行硬膜外阻滞,至今仍有不同意见,作者在近年来工作中遇有6例硬膜外阻滞穿破硬脊膜后,改换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用小剂量低浓度缓慢注射法行硬膜外麻醉,获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硬脊膜穿破后是否重新穿刺继续行连硬阻滞争议的焦点是麻醉的安全问题,要确保硬脊膜穿破后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一是重新穿刺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疑难硬膜外腔置管法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李永旺刘树合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常规置管困难者,用长10cm的16号或18号硬脊膜外腔穿刺针穿刺,在确认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将钢丝管芯插入硬脊膜导管,至离头端2cm处。开始置管,导管每插入硬...  相似文献   

3.
在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穿刺正确,置管顺利,各项试验指征有而不明显,注药后有不同程度的阻滞区域,但麻醉效果差,在手术过程增加麻醉及术中管理的困难。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自1990年2月~1997年5月对5975例硬脊膜外腔阻滞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并逐一作详细记录,通过分析,从中得出造成硬脊膜外腔阻滞失败的又一原因,硬脊膜外腔穿刺过程中形成的假腔。即“黄韧带下假性腔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硬脊膜外胜阻滞术中穿破硬脊膜后,是否可重新穿刺仍然行硬外阻滞,迄今仍有不同意见。作者近年来处理12例该类病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2例均为60岁以下心肺疾患成年患者,其中7例原在T8~9。和T12~L1间隙穿刺穿破硬膜,分别选择上一间隙重新穿刺向头端置管,另5例T12~L1与L1~L3棘突间隙硬脊膜穿破后则重选下一间隙穿刺向骶端置管。二、方法与结果局麻药均为含1.5%利多卡因与1:ZO万肾上腺素液。向头端置管的上腹部手术3例,首量12ml,分为3、5、4ml三次缓慢注入,每次间隔8~12min,阻滞上界为T3_4,下界为T12…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过硬,常使插管困难,并有可能刺破硬脊膜。过软,又不易捕入。我们采用导管带心插入法,可使很柔软的导管极易推送插入。介绍于下:取市售扎发辫用空心细塑料管70厘米,粗细以可通过穿刺针为宜(稍粗者可拉制变细,不必作硬化处理);取特制硬脊膜外塑料导管的金属通心丝一根,务求平直。术始,将金属通心丝插入导管内,作为管心,首端空留2厘米。按常法穿刺硬脊膜外腔后,将带心导管缓缓插入,遇阻力,即表示管心抵触穿刺针勺形针头端,即导管进入硬脊膜外腔2厘米。然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已广泛应用于经腹、盆腔手术,并取得满意效果。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选用两点穿刺(先于T12~L1或L1~2行硬膜外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再于L3-4行蛛网膜下隙穿刺,注入局麻药行脊麻),也可选用一点穿刺法(L2~3或L3~4)。在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中一点穿刺法因其操作简便,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甚广。由于麻醉医师在操作的过程中出于不同的考虑,在选择一点穿刺间隙位置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选择。在经过临床实际麻醉应用中,我们发现选择L2~3间隙在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及术后镇痛效果要优于L3~4间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双间隙腰-硬联合麻用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单间隙组和双间隙两组,每组80例.单间隙组(SG组):只选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术,往蛛网膜下腔向头侧注入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共3ml,注药的速度为0.5ml/s.并常规向头侧置入硬外导管3cm.双间隙组(DG组):先选T11~12行硬脊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入硬外导管3cm.后选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向尾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腰麻用药、平面调节情况同SG组.在腰麻用药15分钟后,上管开始用药,根据腰麻的平面或定时追加局麻药,使上界麻醉的平面维持在T4以下.两组病人从腰麻用药30分钟起,每隔15分钟统计麻醉效果一次.结果 在105分钟内完成的手术,两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DG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SG组(P<0.05).结论 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能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提供优良的麻醉效果,且不受手术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外科中常常应用的麻醉方法。病人手术结束回到病房,护士应根据病人麻醉方式的不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体位。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阻滞,其特点是麻醉药品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产生麻醉效果,而硬膜外阻滞麻醉也即硬脊膜外腔阻滞,不穿透硬脊  相似文献   

9.
自临床应用导管法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后,发现麻醉效果不完全或失败率较单剂量阻滞法明显增高,且亦难以正确解释其原因。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而促使作者等寻求一安全而无痛苦的硬脊膜外腔造影术,借以了解保留导管的位置及麻醉剂的扩散情况,使能确知效果不完全或失败的原因,然后加以改进,以提高麻醉效果。本文重点介绍硬脊膜外腔造影的方法,并根据83例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导管法连续硬脊膜外阻滞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直肠恶性肿瘤等某些直肠严重病变行手术切除时,需要在盆腔内进行操作,需要有良好的肌肉松驰,而且常取腹、会阴联合切口,对麻醉的要求较高。以往常选用L_(1-2)和L_(3-4)两点穿刺硬脊膜外阻滞来完成手术,但效果常不理想。笔者对1987~1996收治的71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别应用了单管、双管硬脊膜外阻滞等4种不同麻醉方法,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71例中男34例、女37例,术前情况为ASAⅠ-Ⅲ级,年龄最大者为73 y,最小者19 y,均施行择期手术。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成4组:Ⅰ组(单管硬脊膜外阻滞)21例,Ⅱ组(双管硬脊膜外阻滞)8例,Ⅲ组(骶管加硬脊膜外阻滞)22例,Ⅳ组(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160例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中腹部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向硬脊膜外腔注射不同的药物作为术后的镇痛,现就其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硬脊膜外麻醉,或为诊断治疗目的作硬脊膜外腔注药时,均宜力求准确,否则不慎可能刺破硬脊膜,而致严重后果。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硬膜外操作。应“避硬求软”。我们试用塑料管针头穿刺注药,提高了安全性,较为满意,介绍于下: 制法:取7号针头,将针尖磨平,于针杆尾端套一节塑料管,其粗细以能穿入穿刺针为度(18号Touhy′s针头),长以超出针头3—4厘米为宜,为免滑脱,可将塑料管于针杆顶部用丝线扎牢,并留线头10厘米左右,以便不慎滑脱时易于提出重新结牢。塑料管宜采用特制之硬脊膜外持续麻醉导管,7号针头长3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穿刺植入与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对本院NICU自2009年7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9例新生儿气胸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穿刺植入治疗组(治疗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结果硬脊膜外麻醉导管胸腔穿刺植入治疗新生儿气胸较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结论硬脊膜外麻醉导管(F3×70C型)胸腔穿刺植入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近廿多年来,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采用已日益广泛,在许多医院中约有50—60%或更多的日常手术是在这种麻醉下完成的。应该肯定这种麻醉方法对病人在手术中、术后的舒适及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对这种麻醉方法的掌握不当,而影响麻醉效果及造成事故,却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提高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问题,是我们麻醉工作者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加强责任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  相似文献   

15.
骶部硬脊膜外腔(骶管腔)阻滞(简称骶麻),操作简单,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能镇痛,呕吐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我院将其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在施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926例时采用了硬脊膜外阻滞,其中损破了硬脊膜,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者19例,给麻醉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们的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杨  赵祖德 《云南医药》2000,21(2):131-132
SA EA联合麻醉 ,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 ,肌松完全的特点 ,可通过硬外腔给药延长麻醉时间施行术后镇痛。资料与方法 病人随机分A、B两组 ,每组各2 0例 ,年龄 33~ 4 5岁 ,手术时间 1 5~ 3 5小时之间。术前 30分肌注鲁米那 0 1g ,阿托品 0 5mg。A组在L2~ 3间隙取硬外腰麻联合穿刺针穿刺 ,进入硬外腔后腰穿针插入硬外针内刺入蛛网膜下腔 ,有脑脊液滴出或抽出脑脊液 ,注入 15mg布比卡因加 10 %葡萄糖 1毫升 (重比重 ) ,完毕退出腰穿针 ,将硬外导管向头侧置入 ,导管留置 2~ 4cm。病人改平卧速调节麻醉平面至T8,手术 4 0分…  相似文献   

18.
硬膜外阻滞是临床麻醉的常用方法之一,从操作到管理要求严格,但多种因素造成硬膜外穿刺操作误入蛛网膜下腔,按教科书及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拔出穿刺针,选高一个椎间隙重新穿刺置管,或改全麻。本人总结对26例T11以下误穿蛛网膜下腔的病人,直接置入硬外导管按腰麻处理,选用重比重溶液,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例6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结果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及呼吸相关参数,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的双重特点,可以发挥蛛网膜下隙阻滞和连续硬脊膜外间隙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主要特点有:①起效快;②阻滞效果完全和肌肉松弛满意;③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临床广泛应用的可靠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膜外腔穿刺术1000例硬脊膜外腔穿刺病例.观察穿刺时间、进针深度、注射痛、硬膜外腔置管困难、置管是否有阻力、术毕拔管后导管打折情况、镇痛效果.结果 “把持式”穿刺术穿破硬膜的可能性小,硬脊膜外腔置管困难、导管打折发生率低、用时少、价廉、易于掌握、无注射痛.结论 “把持式”持续正压硬脊膜外腔穿刺术可以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