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修复关节功能部位创面 ,包括切、削痂后创面、肉芽创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疤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方法 :应用桀亚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 :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 5例 ,疤痕切除后创面 5例 ,肉芽创面 1例 ,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1例 ,复合皮成活良好 ,皮肤色泽接近正常 ,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复合皮移植是治疗关节功能部位创面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化真皮在四肢关节部位瘢痕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庆  苏爱云  刘祥厦  曾庆梅  胡瑛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318-6319,i001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四肢关节挛缩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踝)关节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复合皮,Ⅰ期移植修复创面,创面最小7cm&;#215;11cm,最大12cm&;#215;19cm,其中肘关节部位6例,距小腿(踝)关节部位7例,膝关节部位5例,腕关节部位3例。观察移植复合皮的成活率及愈合皮片色泽、质地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应用21例,术后移植复合皮成活率93.7%,随访3个月~2年,移植皮片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皮片柔软,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组织工程化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关节部位的切瘢后创面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尤其对自体皮源有限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与瘢痕畸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方法将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瘢痕切除后创面或溃疡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结果30例患者复合皮全部成活,复合皮光滑柔软,局部弹性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皮是功能部位创面修复的理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四肢关节挛缩瘢痕切除后的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踝)关节挛缩瘢痕切除松解后,以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复合皮,I期移植修复创面,创面最小7cm×11cm,最大12cm×19cm,其中肘关节部位例,距小腿(踝)6关节部位例,膝关节部位例,腕关节部位例。观察移植复合皮的753成活率及愈合皮片色泽、质地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应用21例,术后移植复合皮成活率93.7%,随访3个月~2年,移植皮片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颜色接近,皮片柔软,瘢痕增生不明显,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组织工程化脱细胞异体真皮和自体表皮复合移植修复关节部位的切瘢后创面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材料,尤其对自体皮源有限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10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移植、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组(63.5±9.6)d,切痂微粒皮移植组(52.8±7.6)d,削痂微粒皮移植组(49.8±8.3)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感染死亡几率大;切痂组手术病程短,但手术损伤重,愈后外观差,术后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病程短,预后外观欠佳,术后功能影响相对小。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进行有效的覆盖,可减轻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III度烧伤,保留了皮肤及脂肪组织的部分功能,减轻了损伤,愈后外观和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共72例手术切痂微粒皮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微粒皮移植术后创面一次覆盖达90%以上者22例,13例术后创面愈合小于60%,需后期多次换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50例存活,22例死亡者主要原因为创面胞毒症和多脏器衰竭。结论:影响微粒皮移植的因素除了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早期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和烧伤休克外,手术切痂时机,异体皮的质量、微粒皮的密度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对19例皮肤撕脱伤创面及皮肤坏死创面患者均采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以VSD材料覆盖植皮创面,修剪边缘后缝合固定于周围健康皮肤,封闭整个植皮区。24 h持续负压吸引5-7 d。结果:17例移植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2例皮片存活95%以上,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随诊0.5-1 a,创面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能及早封闭创面,降低感染的发生,促进皮片与创面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组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片复合移植用于修复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03/2004-0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功能部位肉芽创面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一次性完成创面修复共28个功能部位;对照组共30个功能部位仅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治疗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对照表皮反复起水泡,瘢痕增生重,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复合皮移植一次性完成对功能部位肉芽创面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皮片成活率高,远期瘢痕增生轻,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09/2006-10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就诊的中面积和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6例共48个观测创面,患者均知情同意。患者于伤后3~5d休克期平稳渡过后行肢体创面切痂术,自体微粒皮移植组观测24个创面,均位于复合皮移植组创面的邻近或对侧肢体相同部位。①复合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由江苏启东医疗用品研究所提供) 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 异体皮覆盖。②自体微粒皮移植组:切痂创面用自体微粒皮移植 异体皮覆盖。术后6周异体皮脱落,两组散在肉芽创面行小邮票状皮片补充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收缩率,并行创面组织学检测。结果:两组48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异体皮成活情况相近。②术后6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P<0.05);经补充植皮后即术后8周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移植术后6,8,12周,复合皮移植组患者的移植创面收缩率均显著低于自体微粒皮移植组[(10.28±2.36)%,(16.25±3.78)%;(15.68±1.79)%,(30.42±3.65)%;(22.07±1.39)%,(42.83±2.74)%(P<0.05)]。④术后8周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皮移植组创面愈合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基底膜结构完整;自体微粒皮移植组上皮层仍较薄,细胞分化不良,真皮内胶原排列较紊乱。结论:交联型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切痂创面,能够抑制瘢痕增生,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Meek植皮法是近5年来引进并陆续在国内多家医院采用的一项创面修复的新技术。目的: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患者,采用早期切(削)痂后及晚期肉芽创面Meek植皮法植皮,其中6例选取Ⅲ度烧伤面积30%左右患者同一个体行相同面积Meek微型皮片植皮法,和自体小邮票植皮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采用Meek微型皮片植皮法皮片成活率65%~95%,创面愈合时间21~65d。Meek微型皮片与自体邮票植皮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省了皮源,创面愈合后瘢痕平整,挛缩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关节部位Ⅲ度烧伤削痂植皮与切痂植皮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Ⅲ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临床上仍然以切痂植皮术治疗为主,由于切痂时切除了并未损伤的皮下脂肪组织,使其愈后外观变化明显。实验拟观察关节部位Ⅲ度烧伤削痂后于脂肪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的疗效,并与切痂植皮进行比较。方法:①于2001-01/2007-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关节Ⅲ度烧伤患者中抽取39例(45个关节)作为削痂组,同时抽取45例(共60个关节)作为切痂组。所有患者对治疗及实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削痂组削痂植皮,保留正常皮下脂肪等组织。切痂组切痂植皮,切痂平面包括全层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一并切除直至深筋膜层。削痂或切痂后植大张自体中厚皮。③创面修复后4 ̄6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关节外观和关节活动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的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烧伤关节创面修复后与对称的正常关节比较,削痂组外观变化不明显,周径缩小3.6%(P>0.05),功能好,关节活动度减少5.3%(P>0.05);切痂组外观变化明显,周径缩小23.4%(P<0.05),功能较差,关节活动度减少21.9%(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2周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脂肪层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于Ⅲ度烧伤削痂后关节部位,能够维护肢体的美观,保护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切痂植皮。  相似文献   

13.
背景: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积极的治疗方法往往以皮瓣修复为主,但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且代价较大。人工真皮是最早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主要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目的:拟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601/2008—03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对象:11例患者均存在由于手术或外伤导致不同程度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部分病例伴有骨质外露、骨膜缺损。方法:手术中一期扩创,需要时凿骨,移植人工真皮,经2~4周创面破类真皮组织覆盖后,二期进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创面愈合及植皮存活情况,供皮区有无明显瘢痕。结果:11例创面均得到良好覆盖。创面愈合后1个月复查,植皮后愈合良好,供皮区均没有明显瘢痕。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供区损伤小。人工真皮的应用为修复包含骨外露创面在内的深度皮肤软组织创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2例,表皮肿瘤切除3例,其他11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d,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个月,21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联合移植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银根  徐俊赐 《现代康复》2000,4(12):1846-1847
目的:寻找在深度烧伤的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创面覆盖物,方法:应用50kg左右健康小白猪的皮肤,制成0.4mm厚度的细网状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烧伤切痂后或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上,手术当天或1周后在脱细胞真皮移植自体薄皮片,结果:15例中14例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1年,移植处皮肤生长良好,手及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异种(猪)脱细胞真皮与自体薄皮联合移植是9深度烧伤切痂入烧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皮源受限的情况下,利用少量的自体皮制成微粒皮结合异体皮移植的微粒植皮术,为一种早期覆盖修复创面的有效方法 [1]。我们于四肢切痂微粒植皮术后 2~ 3周,有可利用的供皮区时,积极切除大关节区域的微粒皮,重新以大张自体中厚皮覆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 11例患者,男 8例,女 3例。年龄 16~ 73岁,平均年龄 33岁。烧伤面积 81%~ 90%总体表面积 (TBSA),其中Ⅲ度为 41%~ 59%。 1.2方法 (1)于伤后 1周内行第 1次四肢深Ⅱ度及Ⅲ度切痂,一次切除 2~ 4个肢体主要部位的创面…  相似文献   

17.
自 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全厚植皮修复关节部位慢性肉芽创面 62例,均为烧伤后在当地外用烧伤药膏,创面经久不愈者,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62例,共 72处关节部位,其中男 46例,女 16例,年龄 5~ 62岁,平均 24岁,植皮最小面积 5 cm× 7 cm,最大 15 cm× 20 cm。部位分布:膝关节 19处,肘关节 7处,腕关节 31处,踝关节 6处,颈部 9处。 治疗方法: (1)有良好的软组织床的肉芽创面可锐性清除全部肉芽组织后植皮; (2)创面较深部位为避免深部重要组织裸露可不清除全部肉芽,但在软组织丰富部位作“井”字形切…  相似文献   

18.
牟晓欣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99-3400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并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14例患者在癫痫症状控制下,进行早期积极的烧伤创面切痴植皮手术或皮瓣移植手术,结果:癫痫症状均得到良好控制,9例全身性发作和3例部分性发作患者均无再发作,2例全身性发作次数减少.烧伤创面13例行切痴后植皮或异体皮覆盖后再行自体皮取植术.3例经皮瓣移植修复,4例行手术截指(趾),1例行肉芽创面植皮;术后3~12个月随访功能恢复艮好结论:在癫痫症状控制下.早期积极地进行烧伤创面切痂植皮手术或皮瓣移植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是癫痫发作所致深度烧.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Ⅲ度烧伤三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和特点。【方法】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保痂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植皮、削痂微粒皮植皮三种治疗方法,处理156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肉芽创面植皮组(65.6±9.8)d,切痂微粒皮植皮组(53.8±9.2)d,削痂微粒皮植皮组(45.5±9.5)d。保痂组病程长,病人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几率增大;切痂组手术损伤重,对病人烧伤后第二次打击大,愈后外形和功能差,丧失了皮肤附属器,对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少,疤痕平坦、柔软。【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对创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对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减少脓毒症的发生,保护各脏器的功能,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减少疤痕,愈后外形和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薄皮移植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 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 例,肌腱外露2 例,表皮肿瘤切除3 例,其他11 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 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20 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 d,其中1 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 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 个月,21 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 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 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 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