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选取 2015 年 12 月至 2017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RVE 患儿 13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8 例。 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酵母菌散。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0(IL-10)水平。 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2.34±0.54)d、(1.32±0.26)d、(2.56±0.4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53±0.56)d、(1.92±0.37)d、(3.49±0.64)d(P<0.05)。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4% (P<0.05)。 两组患儿 IL-17 和 IL-10 治疗前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 IL-17 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可显著降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IL-17 表达和升高 IL-10 表达,调节患儿免疫反应,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肺炎支原体患儿免疫功能影响。方法: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MPP的临床效果较好,患儿治疗后炎症反应明显缓解,自身免疫屏障持续性恢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方案能为患儿疾病的康复创造有利环境,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抗体夹心法测定15例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1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含量,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MD患儿急性期TNF-α、IL-6和IL-10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恢复期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和IL-10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HFMD患儿急性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和TNF-α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儿均予调整饮食、抗病毒、补液及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温水冲服,连用72 h。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h后,两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未见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控制肠黏膜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62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皮下注射依那西普25mg,2次/周,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7(IL-17)水平,以及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疼痛评分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均明显缩短,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采取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能降低血清TL1A、TNF-α、IL-6及IL-17水平,关节肿胀、压痛、疼痛症状可得到显著性缓解,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对感染性腹泻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鄄8(IL-8)、IL-10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 影响。 方法:将 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两组均给予 抗生素、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治疗,每次250 mg,2 次/日,两组患儿均治疗3 d后评估疗效。 记 录止泻时间、痊愈时间及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并通过 ELISA 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IL-8、IL-10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 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大便次数、血清 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止泻时间及痊愈时间缩短,血清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 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 )高于对照组(72.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 酵母菌应用于感染性腹泻儿童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降低 IL-8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IL-10 水平,从而减轻炎 症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王氏保赤丸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来天津市儿童医院治疗的85例腹泻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3)。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1袋/次,3岁以下儿童1次/d,3岁以上儿童2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王氏保赤丸,6个月以内婴儿:5丸/次,6个月至2周岁:每超过1个月加1丸,2~6岁:每超过半岁加5丸,1次/d。两组患儿持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锌、免疫因子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5.3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锌、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锌、免疫因子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较多(P<0.05)。结论王氏保赤丸联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冯欣 《黑龙江医药》2022,35(2):353-355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影响。方法: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收集时间为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共计96例。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及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周。评价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检测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沉(ESR)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显著提高(97.91%VS 81.25%,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PCT及ESR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CRP、PCT及ES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的效果。方法:纳入信阳市第二中医院2018-10~2019-04收治的68例RVE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儿均在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两组均连续治疗3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d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胃肠激素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试验组TNF-α、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TNF-α、IL-6、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试验组GAS、MTL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两组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应用,不仅可降低RVE患儿炎性因子水平,且在提高患儿胃肠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治疗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被EV71病毒感染的轻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rhIFN-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NF-κ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变化,肝肾功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观察组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NF-κB、TNF-α、IL-6、IL-10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为正常范围,但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  相似文献   

11.
IL-7和IL-2协同对肺结核患者Th1/Th2平衡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对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结核病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PBMC按加入刺激物的不同分为RPMI-1640组、PPD组、PPD IL-7组、PPD IL-2组,PPD IL-7 IL-2组,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与PPD组相比,加入IL-7或IL-2均能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5),IL-7可抑制IL-4的合成(P<0.05);同时加入IL-7和 IL-2可显著增加肺结核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1),抑制IL-4的合成(P< 0.05)。结论IL-7和IL-2协同可显著促进IFN-γ分泌,抑制IL-4合成,从而调节Th1/Th2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发挥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范团起  李卫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33-1534
目的 研究血清中白介素-12(IL-12)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0例进展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血清标本,并与10例正常人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银屑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12水平显著增高(f=20.752566,P〈0.01),IL-10水平显著降低(f=4.25,P〈0.05)。结论 IL-12及IL-10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IL-2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26例骨关节炎患者与27例健康成人血浆中IL-18、IL-21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关系.结果 26例骨关节炎患者血浆中IL-18和IL-21水平均高于27例健康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IL-21水平在骨关节炎患者中明显增高,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4.
IL-3、IL-5及IL-8与鼻息肉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44-1945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自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探讨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5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研究组)和3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3、IL-5和IL-8在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IL-3、IL-5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IL-5和IL-8在鼻息肉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IL-18和IL-15的浓度,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IL-18和IL-15的表达在SAP组明显高于MAP组,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IL-18(78.32±15.45)ng/L vs(28.21±13.18)ng/L,P<0.01;IL-15(42.17±19.15)ng/L vs(5.88±2.01)ng/L,P<0.01]。血清IL-15和IL-18在MAP组及SAP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IL-18和IL-15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和38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观察两组差异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IL-6、IL-10和I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0.3877、15.1010、15.1243,均P<0.05),观察组急性期IL-6、IL-10、IL-1等水平明显高于亚急性期患儿(t=9.7594、11.6486、11.6622,均P<0.05)及对照组(t=11.7032、11.7718、11.8267,均P<0.05).对照组48 h内细胞凋亡率为(2.8±0.8)%,明显低于川崎病患儿的(38.3±7.9)%(t=38.59,P<0.01).血小板升高[(464.0±110.2)×109/L]的川崎病患儿IL-1水平(663±94) ng/L,明显高于无血小板升高[(307.0±104.9)×109/L]的患儿(492±92) ng/L(t =13.1044,P<0.05).结论 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IL-6、IL-10和IL-1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的病情、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岩  王桂成  潘燕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478-1479
目的 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7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IL-13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者作比较.结果 激素敏感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治疗后血清IL-6、IL-10、IL-1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血清IL-6、IL-10、IL-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白细胞介素(IL)-17、IL-10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IL-17和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46.37±10.57) ng/L vs(32.45±4.55)ng/L],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27.49±4.19) ng/L vs(32.71±4.3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9,5.46,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7与IL-10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可能与体内IL-17、IL-10的水平失衡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9.
孙会秀  鲍浩月 《中国医药》2010,5(11):989-99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IL-6和IL-8水平,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 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47.45±15.89)、(57.73±43.8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3±1.87)、(12.30±2.50)ng/L,P<0.01],重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20例)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78.45±28.34)、(88.6±10.9)ng/L,明显高于中型(36例)、轻型(34例)患者[中型为(41.56±14.34)、(55.20±5.90)ng/L,轻型为(25.78±12.34)、(34.30±8.90)ng/L],均P<0.05],中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6和IL-8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IL-5)和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茶碱口服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各项肺功能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5和IL-10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L-5和IL-10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IL-5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的药物,可减轻气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