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涎石病指在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涎腺的腺体或导管内发生的结石;同时阻塞唾液分泌从而导致继发性涎腺炎症的一组病症,下颌下腺是发生涎腺结石最常见的部位。本文阐述下颌下腺解剖特点、结石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各种检查方法及表现等方面,旨在提高对本病认识,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用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气管肿瘤大多发生于气管的黏膜上皮和腺体,儿童以良性者居多,约占90%,成年人多为恶性,良性占10%,多发生于气管隆突部,鳞癌占50%,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占30%[1-3].  相似文献   

3.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最早由Smetana等[1]描述为一种支气管腺癌,但其临床表现及行为与腺样囊性癌、类癌大不相同.现由WHO定义为一种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三种细胞成分呈实体状、腺状或囊状排列而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2].PMEC主要起源于支气管树的小黏液腺,发病率很低,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仅占0.1%~0.2%[3].它与涎腺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了解也更加全面,现重点将其治疗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最早由Smetana等[1]描述为一种支气管腺癌,但其临床表现及行为与腺样囊性癌、类癌大不相同.现由WHO定义为一种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三种细胞成分呈实体状、腺状或囊状排列而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2].PMEC主要起源于支气管树的小黏液腺,发病率很低,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仅占0.1%~0.2%[3].它与涎腺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了解也更加全面,现重点将其治疗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最早由Smetana等[1]描述为一种支气管腺癌,但其临床表现及行为与腺样囊性癌、类癌大不相同.现由WHO定义为一种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及中间型细胞三种细胞成分呈实体状、腺状或囊状排列而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2].PMEC主要起源于支气管树的小黏液腺,发病率很低,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仅占0.1%~0.2%[3].它与涎腺的黏液表皮样癌(MEC)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其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了解也更加全面,现重点将其治疗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管肿瘤大多发生于气管的黏膜上皮和腺体,儿童以良性者居多,约占90%,成年人多为恶性,良性占10%,多发生于气管隆突部,鳞癌占50%,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占30%。原发性气管癌较少见,多起始于气管后壁的膜部或膜部与软骨交界处,好发于气管下1/3段,其次为上1/3段,而中1/3段最少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基底细胞腺瘤并不多见,是一种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基底细胞腺瘤恶变为基底细胞腺癌已得到确认,而基底细胞腺瘤是否可以恶变为腺样囊性癌则认识不一.我院遇见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恶变为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第二常见唾液腺恶性肿瘤,易复发和转移,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MYB-NFIB融合基因平衡易位是ACC的基本特征。特异性染色体易位导致MYB-NFIB融合为ACC发病提供依据,但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目前ACC研究很少,本综述总结ACC发病的分子机制,以求发现新型靶向药物,并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留勋 《现代保健》2009,(33):224-224
目的总结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症状、体征、检查方法、结果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近几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57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方法及与结果的关系、结果与治疗方案的关系、结果与疗效的关系。结果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不典型,术前活检或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可提高确诊率,降低误诊率。结论术前活检或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确诊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的最好方法,是设计完善治疗方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子宫苗勒腺肉瘤( Mullerian adenosarcoma,MA)属于上皮-间叶混合性肿瘤类别, WHO将此种肿瘤分为腺纤维瘤、腺肌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腺肉瘤和恶性苗勒混合瘤(癌肉瘤)五大类[1].腺肉瘤的发病率占子宫肉瘤的5% ~10% [2] ,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混合型肿瘤,由良性的腺上皮和低级别肉瘤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眼眶腺样囊性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眼眶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的个人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以后,对40例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患者情况良好者37例,死亡3例;2年后情况仍旧良好者30例,病情反复者6例,死亡4例;3年以后进行随访,20例情况仍旧良好。[结论]患者的病情、肿瘤细胞清除是否彻底、患者年龄、患者的体质、治疗方案的实施是否合理等均会影响眼眶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口腔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2~9.97%,在我国以牙龈癌、舌癌、颊粘膜癌、涎腺恶性肿瘤、上颌窦癌、腭癌为常见。这些癌大都是由口腔癌前病变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CC)的病理诊断、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方法 复习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并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6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8岁,左乳2例,右乳4例,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单侧乳腺肿块,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大体境界清楚,也可呈浸润性生长,镜下病理形态学多样,肿瘤成分包括腺上皮细胞(腺腔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基底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表型腺腔细胞表达CK7、E-Cadherin、CK5/6、CD117,基底细胞表达P63、SMA、s-100,6例均获随访资料,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类少见类型的乳腺癌,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表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以腮腺最多见.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很少见,约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1.71%[1].我院2001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5例鼻中隔多形性腺瘤,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18~55岁,病程0.5 ~ 3.0年,平均1.7年.全部病变均发生于鼻中隔前中部,其中3例位于鼻中隔左侧面,2例位于右侧面.主要症状为单侧鼻塞、流涕,间歇性涕中带血或鼻出血,无外鼻畸形,无明显头痛和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整合素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TMA)作为实验平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52例SACC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ACC组织中ESM-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整合素β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侵犯神经呈正相关(P<0.05);SACC组织ESM-1和整合素β1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1)。结论SACC组织中ESM-1和整合素β1的表达上调,二者可能相互协同,共同参与了SAC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祖培 《中国校医》1995,9(3):238-239
涎腺异物症较为少见。我科自1974年以来,收治各种涎腺异物症11例,其临床资料及诊治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28岁。异物部位为右腿腺导管4例,左腮腺导管2例,左腮腺腺体1例,左颌下腺导管3例,左颌下腺腺体1例。发病表现有面颊部便结2例,腮腺炎性肿块5例,额下腺导管炎2例,须下腺炎性肿块2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2年余。有自觉异物进入史仅2例。诊断正确3例,术前未确诊8例。治疗方法为导管按摩2例,异物硬结切除加导管吻合1例,导管切开去除异物1例,腺体摘除同时上除异物7例。异物种类是甜瓜子、…  相似文献   

17.
类癌是一组病理形态类似恶性而生物学行为趋向于良性的肿瘤[1],一般认为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嗜铬细胞,患病率约为1/10万,其中85%发生于胃肠道,以阑尾、小肠、直肠多见,乳腺、胆道、胰腺偶见[2],发生于结肠者罕见.1888年Lubarsch首先描述了胃肠道类癌,1907年Oberndorfer为强调该肿瘤的良性特征将其命名为"carcinoid",1912年Saltykow首先报道了结肠类癌.结肠类癌占全部类癌的5%~6%,主要分布在右半结肠.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类癌中结肠类癌恶性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腺样囊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7例女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4岁,中位随访时间65个月(49~147个月),1例局部复发,7例患者均无转移。肿瘤呈结节样改变,镜下表现为混合型3例、筛状型2例、实体型2例。肿瘤细胞可见ER、PR、CerbB-2不同程度表达,其中三阴性型4例。结论原发性乳腺腺样囊性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应与非特殊型乳腺癌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9.
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过去被称为"淋巴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疾病[1].根据病变内淋巴管囊腔的大小,可将LM分为大囊型、微囊型和混合型3型[2].大囊型LM由1个或多个体积≥2 cm3的囊腔构成(即过去所称的囊肿型或囊性水瘤),而微囊型LM则由1个或多个体积<2 cm3的囊腔构成(即过去分类的毛细管型和海绵型),二者兼而有之的则称为混合型LM.文献报道,LM的发病率为1/4000~1/2000,尚未发现有性别和种族的差异[3].该病多在2岁前个体中发病,约50%患者出生时即发现罹患此病[4].LM可发生在身体具有淋巴管网的任何部位,约75%病变发生在头、颈部,其次为腋窝、纵隔及四肢[1].  相似文献   

20.
杨林 《工企医刊》1995,8(2):6-7
外耳道恶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我院1974年~1994年间经外耳活检和X线检查证实外耳道恶性肿瘤1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6例,男女之比近似2:1。年龄:鳞状上皮细胞癌7例,发病年龄为50~70岁;腺样囊性上皮癌5例,年龄为35~56岁;恶性黑色素瘤2例,为30~38岁;未分化癌1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