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程晔 《中国医药指南》2008,6(9):104-105
目的用布比卡因作对照,研究罗哌卡因对甲状腺切除术中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0.375%盐酸罗哌卡因组(n=62),B组0.375%盐酸布比卡因组(n=62),记录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BP、DBP、HR及麻醉满意度。结果麻醉后即刻15′、30′两组SBP、DBP、HR均明显增加(P<0.05)麻醉后各时点B组较A组SBP、HR变化显著,两组DBP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颈丛麻醉效果确切,较0.375%布比卡因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和0.75%左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ASA1~2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R)组和0.75%左布比卡因(L)组。采用25G腰麻穿刺针,于L3~4间隙穿刺。监测两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R组最大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高于L组;而运动恢复时间,R组低于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剂量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腰麻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旋布比卡因运动神经阻滞比罗哌卡因更完全,罗哌卡因则具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吕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5,(13):132-133
目的 研究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 40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用CSEA,随机分为A组(用轻比重0.5%罗哌卡因5~8 mg)和B组(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7~10 mg),各20例。监测麻醉前及麻醉后5、10、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上界、麻醉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情况(Bromage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后5、10、30 min的SBP、DBP、HR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T8~10,单侧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47.5±13.3)s,麻醉维持时间(98.6±13.1)min,Bromage评分患肢l~2分,健肢0~1分;B组麻醉后5、10、30 min的SBP、DBP、HR与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平面T6~8,双侧阻滞,感觉阻滞起效时间(50.5±15.3)s,麻醉维持时间(128.3±15.1)min,Bromage评分双下肢3~4分。两组患者均无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轻比重0.5%罗哌卡因5~8 mg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确切,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86例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左旋布比组,每组各93例。罗哌卡因组给予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mg/L,左旋布比组给予0.125%左旋布比+芬太尼2mg/L。对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罗哌卡因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显著轻于左旋布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均有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99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C三个组,每组33例。全部行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药物:A组为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为左旋布比卡因,C组为布比卡因。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不能举腿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在三组患者中时间是最长的、运动恢复时间是最短的,运动阻滞程度是最弱的,与B和C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肌松效果及麻醉质量评分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的阻滞起效、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不如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对只需要阻滞感觉,而不希望过度阻滞神经的情况下,甲磺酸罗哌卡因是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CSEA)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0.5%布比卡因进行CSEA,观察组使用0.5%罗哌卡因进行CSEA,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大于对照组,感觉、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Bromage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后各时段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时,两组产妇SBP、DBP较术前降低,而较术中30 min升高,观察组术中30 min、手术完成时的SBP、DBP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发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于0.5%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CSEA的镇痛作用更优,可进一步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且药物副反应小,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将88例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44例,比较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质量。结果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比布比卡因组长(P〈0.05),罗哌卡因组Bromage评分为1分的例数明显多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之间的T。阻滞时间、感觉阻滞上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麻醉质量0分加1分的百分比分别为93.2%和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两组患者的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用药前无显著改变,布比卡因组SBP在感觉阻滞平面达上界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有明显降低(P〈0.05),而HR和DBP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其心脏毒性比布比卡因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产科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下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产科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80例行硬膜外阻滞剖宫单胎孕妇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组和0.75%左旋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并测定新生儿的脐静脉血气. 结果 两组孕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血气测定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 结论 0.75%罗哌卡因与0.5%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都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2例ASAⅠ~Ⅱ级须行下肢择期、下腹部、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实验组)与布比卡因组(B组,对照组),L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B组用0.5%布比卡因,外加1mL、50%葡萄糖,采用硬模外-蛛网膜联合穿刺方法实施麻醉,分别于麻醉后1、3、5、10、15分钟检测患者SBP、DBP、HR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后HR、SBP、DBP、痛觉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恢复时间、麻醉效果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面消退时间L组早于B组,麻醉消失时间B组较长,且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具有与布比卡因类似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直接用于临床麻醉研究。  相似文献   

10.
程艳 《海峡药学》2010,22(8):144-145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0.375%的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25mL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起效时间和阻滞满意度。结果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长于B组。两组的阻滞满意度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麻醉并发症出现。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为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左旋布比卡因持续时间长,对术中镇痛作用好。  相似文献   

11.
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病人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药(局麻药)左布比卡 因硬膜外麻醉对手术病人心肌酶谱的影响,并与布 比卡因作对比,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择 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 随机双盲分成2组,左布比卡因组30例、布比卡因 组30例,2组分别用0.56%左布比卡因,或用0.56 %布比卡因,总量均为13mL;注射局麻药前及术后 24h取静脉血测定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结果:2 组术后ALT,AST,BUN,Cr,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BDH),肌酸激酶(CK)均有增高;与术前比较有显 著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除CK, BDH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左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CK的增加值分别为(440±s120)U·L-1和(530±135)U·L-1,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组麻醉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效果均较好,但以心肌酶的部分指标作比较左布比卡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级或Ⅱ级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患者90例,随机分为碳酸利多卡因组(T组)、甲磺酸罗哌卡因组(L组)、左旋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术前用药,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量用碳酸利多卡因,用药后测试麻醉效果不佳者,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硬外腔注射,必要时重复,麻醉效果不满足手术的患者复合静脉麻醉。比较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三组年龄、性别、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生命体征波动较小,需复合静脉麻醉的例数较其他组少,效果优良,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较适宜用于二次下肢手术麻醉效果不佳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对呼吸循环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60例行阑尾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3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0.2mL/kg,术中以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另一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n=30),术中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结果术中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手术,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外科医师更满意,在小儿麻醉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的麻醉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手术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例.常规组开展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干预组实施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相关麻醉指标,麻醉前及手术时平均动脉压与心率,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0.125%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择期行TURP术的患者56例,ASA分级Ⅰ~Ⅲ。随机分成罗哌卡因镇痛组(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镇痛组(L组)。两组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R组配方为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L组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记录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评分。记录术后镇痛泵使用、患者恢复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时VAS评分均高于同一时点安静时评分(P<0.05)。两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静注吗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恢复和对镇痛的整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术后应用0.125%罗哌卡因或0.1%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行硬膜外镇痛均能获得满意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360例患者随麻醉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各180例患者,A组选择硬膜外麻醉,B组选择全身麻醉。以麻醉前、插管时和拔管时三个时间点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各项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插管时B组各项指标分别与A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传统麻醉法硬膜外麻醉虽有一定程度牵扯痛,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全麻虽会出现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波动,但也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镇痛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敖兴  黄凤莲  程建保 《中国药业》2011,20(14):28-29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乳房整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B组用0.5%罗哌卡因,C组用0.5%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入,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术中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镇痛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P<0.05);B组运动阻滞弱(P<0.05);A组、B组呼吸困难发生率少于C组(P<0.05),其他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 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胸段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吗啡或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A组)、复合吗啡(B组)和复合曲马多(C组),各30例,分别于用药后4、8、24和48h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B组有3例发生瘙痒,C组53%的患者出现多汗;三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5.6%、51.0%和54.3%,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9.0%、54.6%、57.6%。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而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能获得平衡镇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在椎间孔镜局部麻醉(局麻)手术中的麻醉镇痛疗效。方法 40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两组患者均采取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行椎间盘摘除、神经减压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穿刺、关节突成形、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首次起床、术后2 d的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辅助强化使用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关节突成形、术后首次起床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3.70±0.86)、(1.10±0.5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86±1.36)、(2.05±0.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穿刺、置入套管、镜下操作、术后2 d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辅助强化使用率为15.00%(3/20),低于与对照组的45.00%(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 P=0.038<0.05)。结论罗哌卡因在椎间孔镜手术复合局部麻醉中的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