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原发性颅底凹陷症在临床处理上十分棘手,本文在回顾大宗病例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原发性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4年6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213例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患者,依据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明确诊断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行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获随访160例,平均随访时间6年2个月.显效58例,有效67例,无变化者19例,加重者11例,近期死亡5例. 结论:对原发性颅底凹陷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是在充分了解其病理改变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枕骨大孔区常见的颅颈区畸形,临床上可见伴有Arnold-Chiari畸形(ACM).我科确诊1例病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1岁,以“行走不稳18个月,加重6个月”之主诉于2003年8月3日入院。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易于跌倒,后渐感双下肢力量差,双上肢如常,无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及视物不清,未诊治。6个月前,步态不稳明显,跌倒次数增多,活动后无加重,肢体感觉正常,无肌肉震颤及大小便失禁。以“痉挛性截瘫”收住。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可。  相似文献   

5.
颅底凹陷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是指枕骨大孔周围颅底骨组织内陷进入颅腔,进而寰枢椎向上移位进入颅腔,尤其是齿状突尖移位,造成枕骨大孔狭窄,继而引起脑干、延-颈脊髓腹侧、小脑、低位颅神经(Ⅸ、Ⅹ、Ⅻ)及周围血管受压的一系列临床  相似文献   

6.
颅底凹陷症的放射学诊断(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底凹陷症的放射学诊断(回顾)巩若箴,刘实综述周存升柳澄审校颅底凹陷症放射学诊断的任务是显示其骨结构的病理改变及随之产生的脑干、高颈髓及其周围其它软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主要依靠常规X线平片及断层来诊断该病,由于高分辨力CT及MR的临...  相似文献   

7.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颅颈交界区(craniovertebral junction,CVJ)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外科治疗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为达到有效的减压及坚强的内固定,多种手术入路陆续得到开展。如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了应用于颅底凹陷症患者不用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总结颅底凹陷症外科治疗的不同手术入路特点及适应证,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50岁。因四肢麻木、乏力3年余,加重伴颈肩胀痛,行走不稳1年余,于1997年8月4日被扶送入院。病人于1994年5月无明显诱因左掌指及左下肢麻木,逐渐加重,至1995年10月双上肢均麻木、乏力,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在当地曾按风湿热、中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7月68例行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采取了系列针对性的围术期规范化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疏导、针对性训练;术后加强监测,重视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等各系统的管理等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获正常愈合。结论:规范化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患者围术期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颅底凹陷症是枕颈部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畸形同时存在,如合并Chiari畸形、脊髓空洞、寰枕融合及发育不良等.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能与疾病的种类和邻近组织结构受累的程度有关.大多数颅底凹陷症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为隐匿性,长期无明显进展,但可在轻微外伤后明显加重.国内外文献报道了许多学者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2岁,因"头痛、四肢麻木无力7个月,再发加重1个月"于 2008年7月31日入院.自2008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头痛、四肢麻木无力.头痛呈发作性隐痛,部位不定,持续时间不等.麻木由上肢渐发展至下肢,以肢体近端无力为主.  相似文献   

13.
吴静  任英  汪四花   《护理与康复》2018,17(5):90-91
总结1例颅底凹陷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经口咽松解后路融合手术的护理。术前有效的术式训练有利于术中的复位,减少并发症;口咽部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严密病情观察和针对性护理,能尽早发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患者于术后第11天在颈围保护下出院,术后4个月恢复正常工作,术后6个月复查四肢感觉恢复正常,左上肢肌力由3级恢复至5级。  相似文献   

14.
郭延平  华靖  李霞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88-1090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颅颈交界区畸形,指枕骨大孔四周骨质内陷入颅腔,造成枕骨大孔狭窄,进而小脑、脑干及脊髓受压,通常合并颅颈交界区其他部位畸形,常导致颅后窝和上颈部椎管有效空间缩小,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1]。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颅底凹陷症的CT-病理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及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融合畸形的病理机制。资料与方法:本文分析72例颅底凹陷症及100例正常人的CT表现。结果:病理组单纯颅底凹陷症29例,伴寰枕融合者43例,寰枕高度小于31mm者32例,其中寰椎发育不良短小者13例,枕骨髁发育不良短小者24例,二者同时存在者6例;寰枕高度大于31mm者11例。寰枢椎脱位18例,其中枕骨髁发育不良短小者2例,合并寰椎发育不良短小者15例,仅一例脱位甚轻者为单纯颅底凹陷症。横韧带断裂11例,全部合并寰椎发育不良短小,齿状突凸入枕大孔者9例,均合并寰椎发育不良。结论:作者认为:单纯颅底凹陷症及颅底凹陷症合并枕骨髁发育不良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延、颈髓屈曲后弓并与小脑扁桃体相互挤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椎发育不良的病理机制为齿状突对脑干腹侧面的直接压迫及小脑扁桃体对脑干背侧面的压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复视及颈强直;CSF压力均<60 mm H2O,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增多9例;均行头CT检查,4例分别出现硬膜下积液和脑室变小;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均采用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SF容量减少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汪恒望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33-735,73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生化及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0(1mmHzO=0.0098kPa),生化检查9例正常。MRI检查硬脑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经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腰椎侧卧位穿刺脑脊液压力测量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更新率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更新率(turnover)变化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有无血栓症状将2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分成两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血小板(RP),选择26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应用羟基脲加α-干扰素对血栓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有血栓ET病例的RP百分数(14.8%±7·2%)比无症状病例的(4.5%±2.3%)和健康对照的(3.3%±1.5%)显著增高(P<0.05);RP百分数在无血栓病例和健康对照中无差异。有血栓病例的RP绝对值比无血栓病例显著升高[(176±37)×109/Lvs(46±12)×109/L]。有血栓ET病例接受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后,RP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ET病例形成血栓时,与无血栓病例和健康对照相比,其RP百分数和绝对数均显著升高,有血栓的ET患者用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或腺癌引起的醛固酮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高血压及低血钾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极易被误诊为高血压病,从而延误了治疗[1]。现将我院近10年来最终被确诊为原醛的8例高血压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