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女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研究双性化人格特征女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双性化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某医学院校164名本科1~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女生作为被试,实际完成研究162例。采用修订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第三版进行测验。结果 研究群体中,双性化个体占70.37%;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应对方式比较中,解决问题量表具有较大差异,双性化性别角色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个年级的双性化人格学生应对方式比较中,自责、求助、合理化有统计学差异(P <0.05)。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应对方式中,幻想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了解双性化人格特征女生在应对方式上的特点,分析其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可以为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建伟 《医学与社会》2007,20(12):43-44
性别角色特征和心理健康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性别角色(genderrole)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研究一直都是性别领域的热点之一。对性别角色直接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性别角色作为内在心理结构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并且能明确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更真实的关系?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行为分别持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包括赋予两性各种特质、行为和兴趣,也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被认为恰当的男性的和女性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它是一种“社会性别”,与自身的生理性别并不一定相符。笔者回顾了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方面关系的研究,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3.
以13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性别及性别角色取向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角色类型的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最高,然后依次为女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  相似文献   

4.
Yu Hai  陈莉 《医学与社会》2008,21(7):49-50
笔者研究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性别角色的一致性倾向和成就动机。研究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差异均不显著。研究同时发现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关系,男性被试的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动机越高。女性被试也具有相似性,即女性的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中的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别角色态度越传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动机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使用MMPI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大学生的性度以及性别角色特征与心理问题的相关性,并从社会认知评价的角度讨论性别角色的意义,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由性别角色与传统认知冲突引起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对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的兴趣空前浓厚.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模式,那种片面地注重大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情绪智力的培养所导致的负面后果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种情绪问题常常困扰大学生,也是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动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群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DUREL量表及K10量表对宁夏2所高校14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78名学生完成调查,其中信仰佛教229名(17.9%),伊斯兰教381名(29.8%),其它教79名(6.2%),无信仰589名(46.1%);K10量表评分正常范围的643名(50.3%),2级393名(30.8%),3级172名(13.4%),4级70名(5.5%).IR维度与K10总分显著相关(r=0.111,P=0.000),控制性别、民族后IR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OR=l.05,95% CI:1.01 ~ 1.10).结论 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分显著相关,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SRIT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3所院校共36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88;P〈0.01)。②不同考试焦虑程度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75;P〈0.05),不同考试焦虑程度被试在因子1、3、4、7、8、9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34,3.372,5.136,3.641,4.201,4.119;P〈0.05);在因子2、5上表现差异有统计意义(F=6.830,F=5.952;P〈0.01)。③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分量表A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因子2、4、9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68,-0.375,-0.271;P〈0.05)。分量表B与因子2、4、5、8、9、10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8,-0.369,-0.269,-0.373,-0.335;P〈0.05)。分量表C与因子4存在显著负相关(r=-0.342;PG0.01)。分量表D与因子1、2、3、4、5、7、8、9、10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5,-0.419,-0.255,-0.420,-0.333,-0.315,-0.361,-0.411,-0.258;P〈O.05)。分量表E与因子1、2、3、4、5、9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9,-0.359,-0.272,-0.344,-0.409,-0.247;PG0.05)。分量表F与因子2、3、4、5、8、9、10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5,-0.334,-0.511,-0.312,-0.372,-0.412,-0.302;Pd0.01)。分量表G与因子1、2、5、9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6,-0.297,-0.255,-0.267;PG0.05)。④考试焦虑5个维度的焦虑源进入了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P〈0.05),联合解释力为24.3%。结论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考试焦虑程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十分明显,并且不同焦虑源产生的考试焦虑在心理健康不同维度上对应的表现呈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9.
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壮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我们于2004年6月对广西南宁在校壮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父亲教养方式进行研究,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为被试,以Rosenberg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内隐联想测验为测量工具,获取大学生的外显、内隐自尊以及心理健康数据。分析发现:(1)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在正常范围,但表现出中度强迫症状;(2)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结构,外显自尊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无明显相关关系;(3)依据外显和内隐两维度划分的4种自尊类型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其中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组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组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最低。这提示应多关注外显自尊较低的大学生,尤其是这类群体中内隐自尊较高的个体,必要时应组织干预,维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生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不同生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的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一二年级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内外向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精神质与主观幸福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阐述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图书馆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包括提高馆员心理素质、加强文献资源配备、建设良好的图书馆环境等方面,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简易性度测量法应用于大学生性别自认障碍的研究,制订出性度评价标准.简易性度测量法采用定量方式衡量性度,具有较高的检测特异度,简便易行,可有效地应用于人群性别自认障碍的筛检,对预防心理疾患、健全个体性意识有一定的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代中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幸福感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一性风格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量表对温州、宁波两地共372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从总体来看,信息风格的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中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个人成长维度上得分最高;信息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规范风格和扩散/逃避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多数中学生在处理同一性问题时采用信息风格,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水平较高,中学生同一性风格与心理幸福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丽  张爱芸 《医学与社会》2008,21(12):51-53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探讨影响幸福感形成的社会学因素,并提出有关建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国际大学调查》以及一些调查表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结论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支持、人格因素以及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历程现状的系统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论 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状况及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252名大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①女教师(F=4.07,P〈0.05)、来自于城市的教师(F=8.30,P〈0.001)心理幸福感水平最高。②已婚教师(F=8.99,P〈0.001)、来自于城市的教师(F=4.93,P〈0.01)得到的支持最多;并且存在性别和教师来源地的交互作用(F=10.09,P〈0.01),来自于城市的女教师得到的支持最多。③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它预测心理幸福感8.2%的变异量。结论大学教师的心理幸福感在性别和来源地上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在婚姻和来源地上差异显著,并且存在性别和来源地的交互作用;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敏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46-147
通过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即: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增强预防能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阅读疗法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及心理咨询活动,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