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兴县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预防行为,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长兴县中小学生、本地常住居民和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7省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的务工人员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行为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 246名对象,其中中小学生398人,本地常住居民436人,外来务工人员412人。小学生、中学生、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8.62%、47.25%、52.06%和21.27%,不同人群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人群(包括本地居民和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外来务工人员(P0.01);预防行为意愿率分别为69.05%、71.65%、70.93%和61.89%,小学生与中学生、中小学生与本地居民行为意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人群与外来务工人员行为意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兴县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需开展多种形式的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6.84%,全部信息知晓率为0.61%,汉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高于藏族大学生(t=3.465,P=0.001);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t=3.471,P=0.001)、态度得分(Z=-2.494,P=0.013)均高于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高于来自牧区的大学(F=3.278,P=0.039);三年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得分低于一、二年级学生(F=3.111,P=0.045);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持有率范围为81.62%~96.97%;大学生主动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5.05%,传播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8.28%。传播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8.3%。结论 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较好,而在肺结核防治知识和行为方面相对薄弱。学校应采取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工作,改善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丘陵地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的历史资料,优化此类地区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并实施,最终在此类地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方法收集仁寿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阶段血吸虫病防治资料、部门综合治理资料、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制定(调整)当地防治策略,分析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当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治理策略。通过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了牛畜圈养率100%,无害化厕所建设覆盖率67.99%,十个重点乡镇建成了"无耕牛乡镇";全县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历史有螺环境面积整治率40.73%;疫区群众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9.23%,正确行为形成率达98.89%。2015年经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结论丘陵地区通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实现了血吸虫病防治源头有效控制、环境有效治理、行为有效形成、疫情有效控制、疾病防控模式有效创新的目标;仁寿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套山丘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探索出了"变投入型血防为效益型血防"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易感地带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昌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梅池小学和鲤鱼洲小学三~六年级学生201名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信念、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知现状总体上较好,整体平均分为9.17分,高年级(9.39分)高于低年级(8.22分,P<0.05)。在具体问题上,除"钉螺的外壳大小形状"和"预防血吸虫病最好办法"的正确率只有24.8%4,0.3%外,其余项目均较高;血吸虫病防治态度、信念的总体正确率分别为75.8%7、4.9%2,所小学也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感地带学校需要加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重点应放在知识体系的改善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前后教师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行为水平,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7年10月和2018年11月分别抽取金华市区13所健康促进学校671名教师,采用问卷调查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卫生诊治行为,比较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前后教师传染病防治知晓率和卫生诊治行为持有率。结果创建前后各调查671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9.82±3.07)岁,其中男性302人,女性369人,男女比例0.82∶1。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前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1.90%,创建后为9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建前教师卫生诊治行为持有率为59.58%,创建后为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行为项目中,除饭前便后洗手这项外,创建后怀疑得肺结核去哪看病、发热症状处理、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捂住口鼻项目正确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创建前(P0.05)。结论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后,教师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诊治行为持有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并分析血防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随机抽取2所农村小学为研究现场,分别设为干预点和对照点。再整群抽取上述学校的全部3~6年级学生共248例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组开展5个月以学校为基础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问卷调查学生的血防知信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血防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血防知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69.44%vs 43.61%,P<0.01)。在血防态度和行为方面,干预组“认为血吸虫病可以消灭”和“在有钉螺地带下水时会穿胶鞋、戴手套等”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59%vs 84.21%,89.81%vs 72.9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0.401,95%CI:0.196~0.822)、五年级(OR=0.293,95%CI:0.091~0.942)、未接受健康教育干预(OR=0.256,95%CI:0....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了解以往开展的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9个市的每个市区抽取1所学校,在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6~8个班级,对所有到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每所学校调查400人。结果共调查初二学生3608人,其中男生1875人(52.0%),女生1733人(48.0%)。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35.0%~93.0%之间,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50.3%;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64.1%;艾滋病治疗知识知晓率为61.5%;美沙酮知识知晓率为29.5%;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晓率为71.2%;对有关艾滋病防治态度的正确持有率为81.6%;向周围的人讲过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比例为36.7%,主要传播对象有朋友和同学。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初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亟待提高。今后将利用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以及中央补助项目为契机,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奉水东  杨绍群  凌宏艳 《中国校医》2011,25(11):815-817
目的了解衡阳市某大学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大学大一和大三的559名学生进行匿名调查。结果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43.45%;两条核心信息(结核病的传染性、结核病人应到专门机构检查治疗)的单一知晓率超过50%;学生获取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听别人说的"(40.8%),其次为电视(25.4%)和报纸(14.8%);学生对结核病的态度和行为正确持有率较低,大三年级主动了解过结核知识的学生高于大一年级,正确持有率为31.3%;有56.7%的学生曾经拿过结核病防治的宣传资料。结论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结核病信念和行为的正确持有率较低,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中专医学生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该类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取宜宾卫生学校中专学生523人,用自设计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问题总体知晓率为54.7%,男女结核病知识知晓率(53.59%vs 5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0,P0.05),不同年级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640,P0.01),一年级学生知晓率42.55%,二年级学生知晓率57.23%,三年级学生知晓率72.52%;不同来源地学生总体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70,P0.01),城市vs农村:62.0%vs 50.3%(P0.05)。对结核病的态度积极者占78.6%,对结核病预防的相关行为较差,83.7%的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是通过手机等多媒体。结论中专医学生结核病知识匮乏,行为较差,但态度良好,应结合多种手段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江县血吸虫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分别于2015年、2017年对中江县常住村民和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百分率描述,采用2×2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开展后,村民各单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均有明显的提升(P0.001),平均知晓(正确)率分别从45.85%、61.28%提升至71.31%、80.09%,综合评价的结果也显示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有显著的提高(P0.001),知晓(正确)率分别从33.83%、61.08%提升至75.77%、84.64%。学生各单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从61.07%、71.34%、72.71%提升至89.49%、93.49%、92.13%(P均0.001),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血防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正确率分别由57.60%、78.36%、82.75%提升至93.88%、94.75%、97.08%(P均0.001)。结论健康教育开展后村民及学生的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正确率均有较大的提升。应加强对村民的长期健康教育,尤其强化对医学专业性知识的认知。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村民健康态度向健康行为的转换,加强村民自我健康防护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及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分别于2010、2013两年在本市城区中学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歧视态度情况。结果:2010、2013年共调查中学生910人,初中学校的知识知晓率高于职业高中及普通高中;高年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低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8.904,P0.001;χ2=7.706,P0.05);日常生活接触知识与性传播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态度改变。结论:攀枝花市开展的学校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总体有效促进了学生减少歧视,但正确态度持有率仍低于80%,需加强学生专题健康教育,注重艾滋病日常生活防治知识及性知识教育;打破年级界限,全面均衡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初中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金寨县初级中学中抽取4所学校,再在所抽中的4所学校的初二年级中随机整群抽取4个班级,对所抽中的16个班级中所有到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863名学生参加调查,其中男性467人(54.1%),女性396人(45.9%)。艾滋病8条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在为26.4%~78.0%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2.7%;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1.2%;艾滋病治疗知识知晓率为40.8%;美沙酮知晓率为19.8%;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知晓率为57.1%;对有关艾滋病防治态度的3个问题的正确率为66.6%;向周围的人传播过艾滋病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26.2%,主要传播对象有朋友和同学。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亟待提高。我们将利用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的项目为契机,加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初中生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湖北省血吸虫疫区分为传播控制区和疫情控制区,随机整群抽取3 204 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为62.5%;年龄、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血吸虫病害怕程度以及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频次不同的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疫区类型、血防知识水平和接受学校、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参与血吸虫病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初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较低,在传播控制区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血防工作人员健康教育可能是提高中学生血吸虫病检查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基于"教学相长"理念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效果,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外科4个住院病区在职医护人员108人,按抽取顺序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开展手卫生常规培训,干预组基于"教学相长"理念,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正确洗手方法,评价两组干预3、 6、 9和12个月后的手卫生知识、态度、行为和依从性。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5个时刻及总体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60.83%、 63.33%、 80.00%、 99.17%、 80.83%和76.83%;对照组分别为38.33%、 40.83%、64.17%、 95.83%、 52.50%和58.33%。干预组医护人员5个时刻及总体手卫生依从率的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4.55%、 92.73%和85.45%;对照组分别为86.79%、60.38%和52.83%;干预组手卫生态度持有率和行为形成率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教学相长"理念的干预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养成正确的手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5.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评价乡镇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农村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3个乡镇9所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伤寒副伤寒知识、态度、行为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小学生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持有率分别为70.68%,87.95%,19.18%,初中生为73.62%,90.69%,21.72%,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的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持有率低于初中生(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和危险因素集中地区中小学生的相关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亟待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沈阳市普通高中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变化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和2000年在沈阳市5所普通高中分别选取一年级学生599名和618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2010年高一学生多项艾滋病防治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高于2000年,但2010年高一学生教育前后多项有利于防治艾滋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低于2000年学生。结论沈阳市高一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近10 a有所提高,但仍要改进以学校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学生防治艾滋病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海口市大中专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以及学校乙肝防治健康宣教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海口市4所大学、2所大专院校和1所中专院校共813名一年级新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1.5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中专学校新生的乙肝防治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在39.9%~85.6%之间,在传播途径方面的问题中,性接触传播、纹眉纹身传播、拔牙传播、共用剃须刀传播这几种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低于50%;本科学生、专科学生、中专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63,P﹤0.05),其中本科学生最高,中专学生最低。中专学校新生乙肝行为、态度的平均得分低于本科和专科学生;行为态度的得分、知识的得分、学历的高低两两之间均有相关性。学生们获得乙肝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64%)和报刊书籍(56%),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宣传教育方式有讲座(45.7%)、宣传栏(39.8%)、免费宣传材料(39.5%)。[结论]大中专学校新生们的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预防乙肝的行为、态度也需得到指导,特别是中专学生表现出最大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用比较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在学校开展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小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边境贫困地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调查问卷>,整群抽取云南省澜沧县4所乡村小学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44.4%,五、六年级学生知晓率为47.5%,三、四年级学生知晓率为40.5%,差异无显著性(P>0.05);卫生习惯总形成率为23.7%,五、六年级学生形成率为27.1%,高于三、四年级学生的19.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边境小学生卫生知识缺乏,卫生习惯较差.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杭州市小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及相互影响,为制定学生用眼卫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3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编制结构性问卷,对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98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63份,问卷有效率为98.27%。小学生用眼知识平均得分为(86.67±11.25)分,近视应坚持戴眼镜、近视与用眼过度有关、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和挑食、偏食危害视力4个条目知晓率较低,在66.36%~76.32%之间;用眼卫生态度平均得分为(83.85±12.55)分,视力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好视力比好成绩更重要的用眼卫生态度持有率较低,分别为80.69%和89.51%;用眼卫生行为平均得分为(64.26±13.78)分,经常或偶尔偏食、挑食的行为持有率最高,为73.21%。用眼卫生知识得分与用眼卫生态度得分呈正相关(r=0.404,P0.001)。结论杭州市小学生用眼卫生知识与态度水平较高,但行为持有率相对较低,应加强用眼卫生行为干预,形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