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配伍及方证规律。方法收集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医案,采用SPSS Clementine统计软件进行病因与中药、证候与中药、症状与中药之间的关联分析。结果从当代名老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医案72则与中药关联分析结果提示:风邪所致流行性感冒与连翘、金银花和桂枝关联度较高,火邪与连翘、金银花关联度较高,寒邪与桂枝、麻黄关联度较高,暑邪与香薷关联度较高;风热犯表证与连翘、金银花和黄芩关联度较高,风寒束表证与桂枝关联度较高。恶寒症状与麻黄、桂枝、荆芥、防风关联度较高;发热症状与连翘、金银花、黄芩、柴胡关联度较高;头痛与羌活、桂枝关联度较高;喷嚏、鼻塞流涕与荆芥、防风、麻黄关联度较高;咳嗽与桔梗、百部、黄芩、天花粉关联度较高。结论关联规则能挖掘名老中医关于流行性感冒病因与中药、证候与中药、症状与中药之间的对应规律,其结果得出的中药配伍及方证规律有助于指导流行性感冒的临证实践。  相似文献   

2.
王洪京主任医师荣获"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脾胃疾病的治疗。临床善用化湿类对药治疗脾胃疾病,将其分为燥湿化浊(例如藿香与佩兰、麻黄与石菖蒲、石菖蒲与防风、苍术与麻黄、苍术与升麻等)、清热祛湿(例如黄芩与仙鹤草、薏苡仁与白花蛇舌草、薏苡仁与半枝莲、黄连与黄芩、白头翁与秦皮、大黄与苍术、青蒿与茵陈蒿、蒲公英与冬凌草等)、健脾化湿(例如白术与苍术、白术与泽泻等)三类,分别治疗脾胃疾病湿浊内阻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阻证。现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郭军教授运用中药对药与角药治疗男科常见疾病的经验。主要介绍了蒲公英与连翘、续断与桑寄生、三棱与莪术、龙骨与牡蛎、党参与黄芪、山药、熟地与山茱萸、柴胡与白芍、仙茅与仙灵脾、水蛭与土鳖虫等对药与角药;此经验临床应用灵活,疗效显著,对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症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洪京主任医师201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王洪京传承工作室",荣获"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从事临床工作32余年,擅长脾胃疾病的治疗。临床善用清热类(如蒲公英与栀子、芦荟与决明子、蒲公英与瓜蒌皮、大黄与生甘草、生石膏与石斛、升麻与大黄等)和温清合伍类(如干姜与黄连、厚朴与黄连、苏叶与黄连、干姜与大黄、广木香与青木香、细辛与生石膏、细辛与黄连、羌活与黄连、附子与黄连、补骨脂与黄连等)对药分别用于治疗热证和寒热错杂证的脾胃病,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在治疗血液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药对是中药最常见的配伍,临床实践证明药对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整理临床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药对,主要列举黄芪与当归、太子参与仙鹤草、枸杞子与墨旱莲、白术与茯苓、肉苁蓉与火麻仁、白及与佛手、三棱与莪术、桃仁与红花、煅龙骨与煅牡蛎、荔枝核与蜂房、土茯苓与白花蛇舌草、砂仁与桔梗、远志与茯神、黄连与酒萸肉14组常用药对,总结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药对运用经验,为临床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孔燕凌 《光明中医》2011,26(9):1933-1934
本文针对附子与白附子、黄芪与桔梗、秦皮与合欢皮、菟丝子与紫苏子、桃仁与苦杏仁、冰片与樟脑的来源、功效与主要鉴别特点分别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7.
医海采珠     
<正> 食物并不相克所谓食物相克之说,在我国民间早有流传。有人说吃了含糖精的煎鸡蛋,发生了不幸。还有人说大葱不能同蜜同食等等。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我国有一位生物化学家,曾对民间流传的十四对相克食物做过试验。他把大葱与蜜糖、花生与黄瓜、蟹与柿、蟹与石榴、蟹与五加皮酒、牛肉与栗子、皮蛋与糖、甲鱼与芥菜、甲鱼与马齿苋、鲫鱼与甘草、香蕉与芋艿头等,依照普遍的膳食配法,每组食物给猴子、白鼠或  相似文献   

8.
杨文华运用中药药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杨文华运用中药药对治疗慢再障的经验,主要介绍了黄芪与当归、龟板与阿胶、菟丝子与枸杞子、山药与山茱萸、侧柏叶与仙鹤草,女贞子与墨旱莲、茜草与白茅根、白术与茯苓8个药对。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74-2277
陈伟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脾胃病,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将从祛邪与扶正、调气与行血、疏肝与宣肺、导滞与固涩、清热与温通、宏观与微观、内服与灌肠等7个方面,简要介绍陈伟主任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病员配合程度与切皮、缝皮、找输卵管反应和整个针麻效果的关系:89例配合与切皮反应、85例配合与缝皮反应、97例配合与找输卵管的牵拉反应、95例配合与针麻效果、P均<0.005,差异都极其显著。二、病员配合程度与切皮、找输卵管的皮电波动的关系见表1。病员配合情况与切皮、找管皮电波动有一定的关系。三、手术操作与牵拉反应和找管皮电的关系1.找管次数与牵拉反应:249例的结  相似文献   

11.
中医临床治疗时,存在着双向选择性,有治人与治病、逐机与持重、守方与更方、标本与缓急、扶正与祛邪、同治与异治、正治与反治、古方与新知等。正确的选择可以使疾病好转或痊愈,错误的选择则可贻误病情或使病情加重。因此选择一个贴切而恰当的最佳治疗措施,做到进退有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荨麻疹方药配伍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古今185首治疗荨麻疹的方剂,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形成23个因子,运用中医理论,对各因子及方剂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从解表药与补益药、解表药与活血药、祛风湿药与活血药、补益药与活血药、补益药与理气药、清热药与活血药、清热药与疏风药、清热药与泻下药、宣肺药与利水湿药、理气药与化湿药、补益药与重镇药等药物配伍方面,探讨了荨麻疹的方药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刘庆林 《中医药导报》2007,13(9):106-107
《方剂学》是沟通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桥梁学科,内容枯燥抽象。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传统科学文化相结合、规范的专业语言与趣味俗语相结合、条分缕析与归纳综合相结合、求同法与求异法相结合、紧扣教材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文献,总结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的辨证方药规律。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热蕴肺证含方剂12首、中药138味,中药可聚为3类,关联药物有紫苏子与神曲、防风与鹿衔草、丹参与茜草、蚤休与野菊花、桔梗与甘草;热毒闭肺证含方剂11首、中药81味,中药可聚为3类,关联药物有石膏与麻黄、紫菀与百部、橘红与旋覆花、穿山甲与皂角刺、薏苡仁与冬瓜子、牡丹皮与赤芍;肺热炽盛证含方剂6首、中药79味,中药可聚为3类,关联药物有薄荷与荆芥、薄荷与枳壳、橘红与旋覆花、附子与半夏、麦冬与石斛、丹参与牛膝、芦根与桃仁;肺阴虚证含方剂9首、中药66味,中药可聚为3类,关联药物有青蒿与鳖甲、玄参与西洋参、黄精与熟地黄、天冬与五味子、牡丹皮与天花粉、黄芪与生地黄、知母与黄芩;风热犯肺证含方剂8首、中药63味,中药可聚为3类,关联药物有蒲公英与大黄、桑叶与赤芍、白术与茯苓、栀子与羌活、桑白皮与地骨皮、薏苡仁与冬瓜子。结论:名老中医诊治肺脓肿经验丰富,其证候方药使用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为肺脓肿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另有部分药物的运用规律,可能与病证兼杂、三因制宜、名老中医个人用药习惯等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寒与热、补与泄、升与降、燥与润、散与收、补阴与补阳、补气与补血并用于一方中的列举,探讨了仲景遣方用药的阴阳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药名记趣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甘草、苦参、辣蓼草、五味子。中药与地理:望江南、河白草、海金砂、洋金花。中药与五行:阴地蕨、阳起石、金石斛、木棉花、水  相似文献   

17.
丹参与西药的合理配伍:与抗生素类合用时,可增强抗生素的抗炎作用。与肝素合用,在抗高凝方面有协同作用。丹参与西药的不合理配伍(配伍禁忌):不能与抗癌药如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争光霉素、自力霉素等合用;不能与止血药如维生素K、凝血酶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三种药材没药与其误用品沙枣胶、鹿鞭与其伪品牛鞭、阿魏与其代用品多伞阿魏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没药与沙枣胶、鹿鞭与牛鞭、阿魏与多伞阿魏在药材性状及理化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没药与沙枣胶、鹿鞭与牛鞭、阿魏与多伞阿魏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2味药组方治病。笔者长期跟师赵国岑教授,其擅长使用对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效果甚佳,言谈身教,潜移默化,印象深刻。总结栝楼与蒲黄、白菊花与槐花、佛手与陈皮、芡实与石榴皮、白茯苓与车前子、荜拨与赤石脂、黑豆与羊肾、姜石与血竭8组对药在历史渊源、功能主治、配伍搭配及临床运用方面,以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提高隐匿性肾炎疗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明 《四川中医》2006,24(2):38-39
隐匿性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肾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提高隐匿性肾炎的疗效应注意补虚与攻邪、清上与治下、祛湿与滋阴、止血与活血、辨证施治与中药新用、巩固治疗与防止复发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