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带蒂皮瓣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行带蒂皮瓣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术前设计选材适当。其中1例因伤口感染失败,余19例全部成活。结论皮瓣选择、皮瓣设计、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带蒂皮瓣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带蒂皮瓣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例行带蒂皮瓣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术前设计选材适当。其中1例因伤口感染失败,余19例全部成活。蛄论皮瓣选择、皮辩设计、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带蒂皮瓣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对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高压氧早期干预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收治的 46 例手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3 例。对照组予以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高压
氧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 %,低于对照组的 2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 %,高于对照组的 73.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实行腹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的手软组织缺损患者中,进行高压氧早期干预治疗,能帮助患者缩短愈合时间和治疗时间,
而且并发症风险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5.
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烧伤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秀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5):524-524
<正> 在日常生活中,手因暴露在外接触广泛,而易被烧伤。手的解剖结构复杂,功能精巧,手的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常因瘢痕形成畸形,容易造成功能障碍。我院近年采用带蒂皮瓣修复严重手烧伤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部随意带蒂筋膜瓣修复手部外伤性骨外露的效果。方法2000年以来对手外伤性皮缺损骨外露者187例采用腹部随意带蒂筋膜瓣修复。结果断蒂术后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28个月,患指均可持物,但精细感觉恢复差,外形较差者14例,行二次皮瓣修整,其余患手外观均满意。结论手外伤性骨外露行者行腹部随意带蒂筋膜瓣修复治疗,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手指长度,恢复部分功能,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技术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80例手部缺损带蒂皮瓣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总结和术后随访。结果:经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显示80例修复手术70例为优良,总体优良率为87.50%,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优良率为91.67%(55/60),而远位皮瓣移植手术的修复优良率为75.00%(15/20)。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术成活率高且操作简单;应该选择在食指的侧方以及第一掌骨皮瓣等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部位进行手指缺损修复;对于手背缺损及虎口处缺损,应选择腹股沟或者腹部S型皮瓣为最佳;此外手损部位和不同供区的带蒂皮瓣的对应及匹配是决定术后功能及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手外伤带蒂皮瓣修复临床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技术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09年4月治疗的80例手部缺损带蒂皮瓣修复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结果总结,并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随访结果显示这些修复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7.50%(70/80),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优良率为91.67%(55/60),而远位皮瓣移植手术的修复优良率为75.00%(15/20)。结论:带蒂皮瓣修复术操作简单并且成活率很高;手指缺损修复应该选择在食指的侧方以及第一掌骨皮瓣等指固有神经血管岛状皮瓣部位;手背缺损及虎口处缺损选择腹股沟或者腹部S型皮瓣最佳;此外手损部位和不同供区的带蒂皮瓣的对应及匹配是决定术后功能及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手部急性外伤是常见的损伤,约占急诊外伤总数的1/4。该损伤常伴有皮肤缺损,肌腱、指骨外露或变性坏死,可导致手部严重残疾。治疗原则是为了保护手部的肌腱和指骨,早期切除坏死皮肤行皮瓣覆盖创面,可使本来会发展成坏死组织的肌腱、骨骼重新获得生存的机会,从而减少残疾,更多地保留手部功能。本院骨科1999年1月-2006年4月共收治9例手部损伤、有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经Ⅱ期断蒂及分指,创面愈合良好,成活率达100%。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判断应用效果.方法:实验选择病例数80例,在本院接受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术时间段为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指标对比包括:治疗效果、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移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中医护理经验。方法:实施耐心细致的护理,重视患者的体位,预防血管痉挛及创面的感染,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给予及时对症的中医治疗,是皮瓣移植的有力保障。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结果:26例手外伤患者腹部皮瓣移植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科学的中医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2005年12月,本院应用带蒂横形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皮瓣在甲床缺损的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住手外科科的甲床缺损合并末节指骨外露病人10例11指,其中拇指2例,示指5例,中指2例,环小指各一例,7例为削割伤所致并指骨缺损,4例为冲压伤所致,同时合并末节指骨骨折,根据甲床缺损的面积采用不同供区带蒂筋膜皮辩进行移植修复。结果:u块皮瓣11块成活,该手术保留了患指长度,为患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奠定了基础。结论:甲床缺损并指骨外露患者,根据伤情采用带蒂筋膜皮瓣进行移植修复,经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加强对35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患指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30-131
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是修复手热压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成活率高、风险小等优点.但转移术后,患侧肢体采用石膏绷带或宽布固定,维持固定姿势与体位需3周以上,且断蒂术后关节活动障碍,功能恢复慢.患者感觉极不舒适,特别是患侧肩关节和肘关节僵硬、酸痛.本院自2003年以来通过倡导舒适护理模式[1],提供个性化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现将舒适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丽萍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30-131
腹部带蒂皮瓣转移术是修复手热压伤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成活率高、风险小等优点。但转移术后,患侧肢体采用石膏绷带或宽布固定,维持固定姿势与体位需3周以上,且断蒂术后关节活动障碍,功能恢复慢。患者感觉极不舒适,特别是患侧肩关节和肘关节僵硬、酸痛。本院自2003年以来通过倡导舒适护理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现将舒适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腓肠神经、血管蒂皮瓣转移术是治疗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常用方法 ,此手术操作简单 ,机体损伤小、安全、疗效好 ,不需吻合血管 ,患者易于接受。而皮瓣的成活与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分不开的。我院自 1997~ 2 0 0 0年开展了 41例带腓肠神经、血管皮瓣转移手术 ,随访结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术前护理1.1 一般护理 除各种常规检查外 ,入院后立即对创面进行冲洗、换药 ,若为慢性感染性创面 ,由于长期应用抗生素 ,极易产生耐药性 ,应根据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抗生素全身及局部应用 ,并结合… 相似文献
19.
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血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常生活中手外伤十分常见,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是进行缺损组织修复与重建的重要方法,术后转移皮瓣的血供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转移皮瓣的成活.2002年1月-2007年5月,我院对35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术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成活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接受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患者简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持续给药1周。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皮瓣肿胀程度、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皮瓣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PT、APTT、FIB水平[(17.84±2.45)s、(35.38±3.14)s、(2.24±0.17)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7±2.69)s、(41.56±3.34)s、(2.79±0.3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瓣下积液、动静脉危象的总并发症率为8.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