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4)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n=32)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93;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t=40.26,-27.29;P均0.01;对照组t=19.11,70.85;P均0.01);研究组6、8、12周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2,-2.84,-3.41;P均0.05;t=-2.14,-3.01,-3.34;P均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79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55,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重度抑郁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在住院强迫性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强迫性障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编码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结合内观疗法)和对照组(帕罗西汀),其中研究组35例,对照组35例。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内观治疗,疗程共8周。于入组前、治疗第4、8周末,分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宽容性量表(Tolerance Scale,To)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有效样本33例,对照组有效样本34例。治疗前,两组间各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两组间Y-BOCS和HAMA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5);8周末,两组间Y-BOCS,HAMA和TO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2,-2.429;P0.05;t=3.380,P0.01)。结论:内观疗法能有效改善强迫性障碍患者的强迫、焦虑症状,改变非理性认知,提升对他人的信任度和宽容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2016年4月门诊就诊强迫症20例患者,在自愿选择方案的情况下分成2组,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组(11例)及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法组(9例),治疗4周。在治疗前、1周末、4周末予以强迫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Y-BOCS及HAMA评分均有非常显著差异(t=4.92,7.10,8.31,8.80;P0.01)。治疗第1周及4周末HAMA:催眠组较丁螺环酮组改善显著(t=2.47,2.55,P0.05)。治疗4周末Y-BOCS:催眠组较丁螺环酮组改善显著(t=2.24,P0.05);药物不良反应:丁螺环酮组头昏7例,催眠组1例,(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催眠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合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SFBT合用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为10周。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10周末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2、4、6、8、10周后Y-BOC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SFBT合用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均有显著疗效,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05,P0.05)。治疗2周末起,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t=9.627和6.439,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1.766,P0.05)。随访1年末研究组复发率15.5%,对照组为33.3%,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85,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心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有效预防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并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69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2)。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2周,在入组前和治疗2、4、8、12周末应用临床疗效标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完成该研究的60名参与者的数据纳入了结果分析。结果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研究组治疗2周末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t=5.56,P〈0.01);对照组治疗4周末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t=4.27,P〈0.01);治疗后2、4、8、12周末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并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合用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 D和HAMA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以合用组疗效显著且快(t=3.6688,3.8299;P<0.01)。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合用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和HAMA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以舍用组疗效显著且快(t=3.6688,3.8299;P<0.01).结论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随机开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双重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4)给予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n=32)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2周分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n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n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临床总体印象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HAMD总分≤7分为痊愈;HAMD总分>7分,减分率≥50%为好转,痊愈和好转合称有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s<0.05);研究组6、8、12周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氟伏沙明治疗,观察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疗后研究组显效率为59.4%,对照组显效率为34.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两组疗后Y-BOCS评分以研究组下降更明显(t=3.028,P<0.01);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9,P>0.05)。结论氟伏沙明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可提高疗效,依从性好,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及二者联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共病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共病患者92例按随机区组法分为认知行为组、抗焦虑药物组、二者联合治疗组,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生活满意度量表(LSR)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HAMA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认知行为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抗焦虑药物和二者联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焦虑症共病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联合治疗显出一定优势。3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门诊强迫症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和谐状况进行研究.方法:对5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门诊强迫症患者进行一般资料,MAUDSLEY强迫问卷(MOCI),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BOC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Subjective well-being,SWB),自尊量表(Self-esteem),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评定,并与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强迫症患者的不和谐性(51.40±9.02)、自尊水平(23.67±4.81)高于对照组(35.64±6.91,18.12±5.88)(t=10.008及5.728,P<0.01).(2)主观幸福感与自尊,不和谐性与自尊相关(r=0.580,0.387,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自我和谐性差、自尊水平高可能是疾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高三学生考前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在唐山市第五医院就诊的一定数量有过度考前焦虑、抑郁的高中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12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HAMA评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t=-0.14,P0.05);经治疗4周后,研究组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P0.05),并显著低于治疗前(t=2.23,P0.05);治疗8周后两组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t=-0.74,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治疗前(t=2.58,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A评分再次显著低于对照组(t=-2.26,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t=5.98,P0.01)。治疗前HAMD评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t=1.73,P0.05);经治疗4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6,P0.05),并显著低于治疗前(t=2.10,P0.05);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t=0.22,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治疗前(t=2.38,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0.16,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t=2.0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χ2=0.32,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治疗考前焦虑、抑郁起效快,疗效肯定,对于考前焦虑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临床心理科与创伤外科对外科多发性创伤伴发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进行研究,探寻综合医院ASD患者合理有效易操作的联合干预方法。方法:对多发性创伤后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TR)ASD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将30名设为联合干预组,30名设为对照组。联合干预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心理联合干预,心理联合干预方法有:情绪管理训练、自助小册子、认知疗法,针对家属的团体辅导,心理联合干预时间共4周,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支持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事件影响量表(IES-R)进行检测。结果:经治疗后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0,P=0.007);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3,P=0.006);联合干预组的HAM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01);HAMD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6,P=0.000);联合干预组的IES-R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0,P=0.038)。结论 :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联合干预更能改善多发性创伤ASD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应激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焦虑症的疗效。方法把符合标准的焦虑症患者(67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2人),对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施测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治疗前的SAS总分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被试的SA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739,3.663;P0.01);治疗前,实验组被试HAM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62,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HAMA上的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放松训练结合中医认知疗法能有效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进行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QLS总分以及心理社会量表、动力与精力量表、症状/副作用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5.85,4.02,3.71,6.35;P0.01)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得分(t=-4.04,-2.31,-2.07,-5.08;P0.05),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SPI总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社会性活动技能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t=-8.87,-11.98,-7.87,-6.89;P0.01),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t=5.86,8.27,5.76,4.6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创面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9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合并焦虑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编号,编号为奇数的设为干预组,编号为偶数的设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包括会谈治疗、音乐治疗及腹式呼吸放松治疗,共4周,对照组未予任何心理干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程度评分;应用毫米网格纸法测量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治疗4周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入院时,干预组患者SAS评分(67.1±2.4) 分,对照组(65.9±2.2) 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 P=0.65);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治疗2、4周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55.6±1.9)、(49.3±2.6) 分,低于同期对照组(59.8±2.1)、(53.5±2.7)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2.54,P=0.04、0.02);入院时,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23.8±3.3) 分,对照组(24.1±3.6) 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 P=0.34);干预2、4周后,干预组患者HAMA评分分别为(17.2±2.7)、(11.9±2.1) 分,低于同期对照组(20.8±3.4)、(15.3±3.0)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86,P=0.03、0.01)。治疗2、4周后,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2±2.4)%、(80.5±4.2)%,均高于同期对照组(22.3±2.1)%、(59.2±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2.86,P=0.02、0.01)。 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有助于缓解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次诊断为强迫症(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方法:42例强迫症患者用耶鲁-布朗强迫评定量表(Y—BOCS)、汉米顿焦虑量表(HAMA)、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定并与42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强迫症患者以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和混合状态的各占近一半,强迫检查和强迫联想出现的频率较高,约5/6的患者有两种以上的症状,混合型的患者病程长且症状较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更多地使用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分裂、幻想、退缩等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较少使用升华等成熟防御机制:强迫症患者EPQ中的神经质标准分(N)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内-外向标准分(E)则低于对照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之间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EPQ问卷各因子的标准分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组首诊的OCD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OCD均较多的使用不成熟和中间的防御机制且多具有内向、神经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attribution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ARGT) and to compare the responses of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We carried out a prospective uncontrolled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a 8-weeks of ARGT on sixty three outpatients with MDD,GAD or OCD.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attribution style questionnaire,self-esteem scale,index of well-being,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from pre-to posttreatment occurred for all participants.The changes favored MDD patients.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ARGT ma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social functions of MDD,GAD,and OCD patients.MDD patients showed the best response.  相似文献   

20.
社交焦虑障碍的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分别对40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以及掩饰因子均分都高于正常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社交焦虑障碍组解除、制止.回避、隔离和同一化、投射、潜意呈现、退缩和躯体化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幽默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焦虑障碍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增高。社交焦虑障碍组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与HAMA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HAMA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有其特点.他们较多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