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志相胜学说与中医医案中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相胜"理论出自<内经>,是古代中医学中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心理疗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对中国古代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克勤 《家庭中医药》2007,14(11):46-46
在"心理治疗趣谈(二)"中,曾介绍了金代著名医家、心理治疗大师张子和(号戴人)"以怒激之治不寐"的案例,那是运用了"五脏情志制约"中"怒胜思"的方法。但中医心理治  相似文献   

3.
中医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模式属哲学范畴,指导医疗实践与医学发展,随医疗实践情况而确定。在西方,十五世纪进入“生物医学模式”,贡献众多。因社会发展,至十九世纪发现此一模式远远不适应实际需要,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变更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趋于符合人的整体性的观念,面貌一新,医学心理学方面,尤为突出。西方医学模式为回顾性认识,其命名为事后确定。中医无医学模式一词,但《内经》中即明确提出“医道”,是指导医学发展方向和实践方法之意,其意义同于医学模式。医道除包含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外,还有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等“时”、“空”因素。这5个因素形成人的“天人合一,心身合一,人事相通”的整体性,故中医的医学模式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整体医学模式。它指导中医的发展与实践已两千余年,故为前瞻性的,其实用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保持先进性。西方医学模式的转型,事实上是纳入中医学的模式中。西方医学模式随医学之进步而修正,现在已有“太空”,“潜水”等分科,疾病之发作与时间的关系,早有研究,现在又在研究生物钟,将来更改为“时-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可以预期。中医学中也没有“医学心理学”这一名词,但是却有着极其丰富的相关内涵,历代医家在“心因”疾病的诊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形与神俱”、“心身合一”的观念。在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方面,自具特点、有的早于西方同类疗法千余年。  相似文献   

4.
论情志相胜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情志相胜法是中国古代最典型且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是祖国医学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为现代医学心理学所缺如。早在《内经》时就对其基本原理和治疗程序做出了系统的论述,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充实与完善。情志相胜法将对心理学学科的治疗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医不仅提倡心理治疗,而且注重心理护理。本文根据古代医家的论述,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心理护理的原则及方法,作一初步探讨。一、心理护理的原则1.关心体贴一视同仁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见彼苦恼,若已有之”。即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要关心体贴病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均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是简单自然、操作易行的心理医疗方法。不同的是,中医心理治疗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为基础,属实践积累经验,多用于心理障碍,治疗中患者一般不知情且无固定治疗模式;森田疗法以现代心理医学为基础,常用于治疗神经质症等,治疗中患者知情,治疗模式固定严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及东方文化的独特而灿烂的遗产,其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概念及理论。中医心理学科的发展,也使人们重新评价中医心理治疗的地位。现就中医心理治疗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探讨。1 中医心理治疗的历史中医心理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家称为“意疗”“心疗”。早在远古至战国就意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通过祝由等方法移易情志,变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与方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经》对它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三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三个基本概念郭建新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门诊(450002)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中医发展的一个医疗新领域,本人多年从事这项工作,从中体会到传统中医的心理学思想为这一新的医学领域的临床工作奠定了三个...  相似文献   

10.
赵洁敏 《光明中医》2011,26(2):192-193
本文从中医文献来探析"以情胜情法"的机理及适应证,旨在通过研究中医文献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以借鉴古代医家的心理治疗方法,丰富现代心理学的治疗手段及方法,同时促进现代中医心理学自身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时间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重视到中医时间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旨在结合历代文献及研究,综合性阐述中医时间医学目前临床应用,为更好的将中医时间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以求医者受启发,患者受裨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疏导疗法属心理治疗范畴,历来为中医所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社会的转化,它将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兹就其机理和运用,略陈管见。《灵枢·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既揭示了医学心理学领域内“恶死而乐生”的普遍规律,又阐述了疏导疗法“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作用机理。说明医生  相似文献   

13.
中医强调治人重于治病 ,治心重于治疾。清代医家尤乘在其《寿世青编·勿药须知》中说 :“唯知疗人之疾 ,而不知疗人之心 ,是由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 ,而攻其流 ,欲其疾愈 ,安可得乎 ?”中医心理治疗大致可概括以下五法。疏导法疏导法是通过语言指导、劝说、疏泄感情、支持、保证等消除病人的焦虑、紧张、恐惧 ,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灵枢·师传》中说 :“人之情 ,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虽有无道之人 ,恶有不听者乎 ?”具体可分四步进行 :1根据临床和心理检测的结果 ,分析病人的心理和行…  相似文献   

14.
刘正华  侯钟生 《新中医》2016,48(6):262-264
正中医心理治疗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由中医专业工作者施行,以中医心理学和中医行为科学方法为主要手段,针对心理或心身疾病实施的治疗方法。中医心理疗法散见于中医古籍之中,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病案,笔者将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搜集、整理、归纳为15种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1语言开导法语言是最常用、最方便的心理治疗工具。《灵枢·师传》: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旭东 《国医论坛》2003,18(2):14-15
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形成起来的一门自然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术体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个独立并行的分支。康复医学的出现与完善 ,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形成与成熟 ,即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康复医学的发展适应了这一模式的转变 ,形成了融病因治疗、症状治疗和功能治疗为一体的全方位治疗新模式。中医康复学的概念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提出的 ,在中医古籍中虽无康复医学之名称 ,但有关康复医疗的内容则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中。与现代医学相似 ,中医…  相似文献   

16.
试述《内经》中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荣  刘佰丽 《陕西中医》2002,23(7):659-660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心理学的实用价值。探讨中医情志护理的理论基础 ,则有利于推动临床的心理护理 ,从而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内经》为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 ,《内经》中的心理调护是以唯物观 ,整体观及藏象理论为基础 ,具有丰富的心理学 ,独特的心理疗法及其理论基础。现就《内经》中唯物辩证的神形观 ,脏腑系统理论的心理整体观及其总结创立的心理治疗护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1 形神合一的辨证唯物观  《内经》认为 ,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 ,以及气血所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医学模式的演变史入手,对蒙医医学观与西医医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论述引经据典,以史为据,论征了在蒙医发展史中完整或不完整地经历了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并蕴含有丰富的在心理社会医学观指导下形成和积累的医学心理学理论及临床心理治疗经验。首次提出现代蒙医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基本符合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进行整理和归纳,认为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学术观形成的心理分析探讨中医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中医体质、中医医疗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中医学术观形成是受到医家个体心理因素影响的,从而提出在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研究方向上都应引入心理学的指导,并提出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中医思维模式,通过心理测评指导研究方向的选择等具体的心理指导措施,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外科心里疗法、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外科疾病的心理疗法和准则(言语开展、行为诱导、情志相胜、运用心理疗法提高临床疗效)等论述了中医外科老年疾病的心理疗法。指出:中医外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关心病人,掌握心理治疗的艺术,则是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