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药兼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体会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一门诊部(350001)王银炼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头痛之范畴,我们用逍遥散为主方配合耳穴治疗40例,疗效较满意,现将辨证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40例病人均来自门诊随机选择,头痛时间半年以上,并经中西药...  相似文献   

2.
冯存伟 《新中医》1996,28(9):39-40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冯存伟主题词偏头痛/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血管神经性头痛,亦称偏头痛。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女性多见,其发作病情复杂、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发作性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此外与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因...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达1%左右。目前一致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不稳定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疼痛控制通路的节段性缺陷,导致大脑皮层血流量减少、血管更加扩张、水肿及神经原性炎症改变,血管神经性头痛在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血小板聚集现象。颅内血管痉挛,导致血流障碍,局部血流减少,出现脑供血不足性头痛。其中顽固性者病程长,治疗棘手,往往单一性治疗疗效较差。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采用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痛治验3则     
张容  宋述飞 《新中医》2005,37(8):81-82
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常见症状。笔者以中医辨证治疗头痛,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结合中医经络诊断仪诊治神经性头痛1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医经络诊断仪与中医学的辨证施治相结合治疗神经性头痛。方法 用中医经络诊断仪对157例神经性头痛患者进行检测,区分虚实,然后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药治疗,1个疗程后再用中医经络诊断仪复查,比较两次检查结果,再结合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实证平均总有效率达88.5%,虚证平均总有效率达90.8%。结论 中医经络诊断仪为中医学的辨证施治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就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平肝潜阳汤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种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头痛。笔者运用自拟平肝潜阳汤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神经性头痛62例,其中14例达到临床痊愈。3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5.5%。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芳芳  刘松林 《中成药》1999,21(5):273-274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注加中药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取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和《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自1989年以来,将符合血管神经性头痛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中药辨证治疗组55...  相似文献   

9.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药治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于中医学“头痛”、“脑风”、“偏头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称之“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年发病率为0.797‰。目前,西医对此病主要为对症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治法方面的进展概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耳穴压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0例秦建国王蕴(石家庄市服装衬布总厂职工医院050021)靳慧涛(石家庄市桥西区医院050000)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运用耳穴压丸治疗本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男21...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即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病因尚未明了,症状复杂多变,治法不一,治疗较棘手。笔者临证自拟头痛饮加减辨证分型治疗偏头痛36例,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杨红兵 《光明中医》2014,(9):1922-1923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神经性头痛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口服西药西比灵)和中医组(中医辨证分型后进行对症针刺治疗)各48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中医组治愈率66.7%(32例)显著高于西医组的33.3%(16例)(P〈0.01),无效率4.2%(2例)显著低于西医组的20.8%(10例),总有效率95.8%(46例)明显高于西医组79.2%(38例)。结论针刺疗法能够通过辨证取穴、手法补泻来有效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无药物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刺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刺络治疗组和普通针灸对照组,耳穴刺络治疗组给予耳穴刺络法治疗;普通针灸对照组给予常规毫针针刺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与痊愈率耳穴刺络治疗组为92%,43.3%,普通针灸对照组为68.2%,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耳穴刺络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优于常规毫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栾川县中医院脑病科门诊确诊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6/4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6%(40/49),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明显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四物汤加味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苏召才东胜市医院(017000)杜生梅伊盟医院(017000)1994年8月7日收稿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偏头痛”,“头风”的范畴。中医认为头者诸阳之会,髓海所居之处,凡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奉于脑。若气血亏虚...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本病68例,收到满意疗效,并与单用西比灵胶囊治疗的65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类似于中医“偏头痛”,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文就1985~1990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进展概况进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灵活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一些疾病,收到显著疗效。1 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患者,男,38岁,头痛四年余,额与头角跳痛,为阵发性,每因情绪不畅而发作,曾在佳木斯中心医院作脑CT和脑电图,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曾服用“麦角胺咖啡因”、“镇脑宁”、“正天丸”等药治疗,痛时作时止,遂求中医治疗。现症:头痛剧,呻吟不已,口苦咽干,胁闷,目赤,大便干,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辨证为肝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生地黄各15g,炒栀子、黄芩、醋柴胡、白芍、川芎、代…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古医籍中称之为“脑风”、“首风”、“头风”等。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中医头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久病入络,痛则不通,巅高之上,唯风药可到的原理,运用川芎茶调散和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中,血管神经性头痛亦为临床很常见。西药最常用的是镇痛药如心痛定、阿斯匹林、西比灵等,虽然能够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却不能祛除病灶,且常易复发。而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起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在临床报道中其近期和远期疗效都得到肯定。所以笔者就2001年以来中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