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术后胃潴留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91例腹部手术后排除了机械性梗阻的胃潴留、肠麻痹患者,在给予胃肠减压引流过程中,取足三里、手三里、上巨虚为主穴,予电针治疗。结果 经1~2个疗程,治愈7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结论 提示电针是加强胃肠蠕动,改善胃潴留、肠麻痹症状,缩短胃肠引流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肛门无排气无排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等。如不及时处理,可给病人增加痛苦,影响术后身体的恢复。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术后肠麻痹,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9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及1.2.3溶液灌肠通便治疗,观察组除采用禁食及胃肠减压外,采用电针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术后肠麻痹疗效优越,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4.
陈蓓琳  徐斯伟 《河北中医》2002,24(3):201-201
手术后肠麻痹是外科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外科常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方法治疗,比较痛苦.2000~2001年,我们采用针刺下合穴加贴压耳穴的方法治疗术后肠麻痹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承气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肠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后如在三天以上仍不排气不排便,则提示肠功能未能恢复,久之可形成肠麻痹。笔者运用大承气汤治疗肿瘤病人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疗效满意,现举隅如下。例一、王××,男,53岁,农民,住院号830112。1983年10月5日因胃癌于本院行切除术。术后五天,仍未排气及排便,西医检查肠鸣音消失,诊为肠麻痹。谓无特殊治疗,故邀中医会诊。  相似文献   

6.
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敷脐对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及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荣显会*艾素玲*主题词腹部手术,肠蠕动恢复,肠梗阻,粘连性/外治法,敷脐法/疗效观察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早期恢复对预防腹胀、肠麻痹、严重粘连、梗阻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师学习之时曾得一敷脐治疗小儿疳积的方子,...  相似文献   

7.
滞针为主治疗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肠麻痹是外科手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手术2d后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消失,恶心、嗳气,肛门不能自行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肠功能的及早恢复对术后患者的健康极为重要。笔者应用远道、局部相结合的取穴方法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艾灸足三里治疗术后腹胀4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胀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麻醉和手术影响,肠蠕动受到抑制,可造成术后肠麻痹,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我们自2000年8月~2003年8月,对42例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进行了双侧足三里穴位艾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华芳 《新中医》2016,48(6):242-243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防治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腹部手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厚朴排气合剂和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麻痹发生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厚朴排气合剂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肠麻痹发生率,缩短胃肠功能障碍时间,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科腹部术后因麻醉和手术的影响,常可造成肠麻痹,产生肠胀气,出现腹胀,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新斯的明足三里治疗腹部术后腹胀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术后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治疗;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电针组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太冲行针刺治疗,足三里和阴陵泉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2Hz,电流强度3~5mA,留针30min,每日1次,至患者排气排便为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入组后第2天上午站立位时伤口疼痛情况;分析电针期待值对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电针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站立位时伤口疼痛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电针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肠麻痹症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手术后肠麻痹是指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腹胀不适、肛门不排气等肠道功能紊乱的术后反应,临床上较多见,属中医“肠结”范畴。笔者近年来用针刺下合穴治疗术后肠麻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病人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36小时,...  相似文献   

13.
自拟通肠理气汤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迟早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预后,是临床外科医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腹部手术对腹内脏器的干扰,以及麻醉的抑制作用,术后均会出现暂时性肠麻痹而致腹胀,影响肠功能的恢复,为了尽早恢复腹部手术后的肠功能,减少术后肠粘连及梗阻的发生,促进术后患者早目康复,笔者于2003年至2006年采用自拟通肠理气汤口服或胃管注入以减轻术后患者的腹胀,缩短了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加中药内服治疗肠麻痹50例湖南省平江县南江中心卫生院(410411)张真善主题词肠麻痹/针灸疗法肠麻痹/中药疗法腹部手术后出现肠麻痹,是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增加了极大痛苦,并可影响病人的康复。笔者采用针刺加中药内服,能很快解除症状,现小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排气汤预防术后肠麻痹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常规对症治疗加口服或鼻饲灌注排气汤,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口服或灌注排气汤后肠功能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手术后口服或鼻饲灌注排气汤对术后肠道运动恢复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电针治疗术后腹胀50例临床观察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341000)何晓升主题词腹胀/针灸疗法术后腹胀是指腹部手术后导致的排气难,腹部胀满疼痛,是由于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尚未恢复,胃肠蠕动减少引起。近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术后腹胀5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7.
电针治疗手术后肠麻痹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常引起暂时性麻痹,病人常感腰胀不适、不能进食、气短、呼吸困难.重者形成麻痹性肠梗阻.临诊时虽应按常规辩证施治,但在“急则治其标”的情况下,须先治标,以防麻痹而引起的其它并发症等严重情况。为此,可用针灸急治其标,先解燃眉之急,待肠麻痹缓解后再辩证配方,从本论治.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中用电针为主治疗手术后肠麻痹46例,获效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病例总数46人,其中男性16人,女性  相似文献   

18.
大承气汤治疗术后腹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12~24h用大承气汤灌肠对于预防及治疗腹胀、防止肠麻痹、减少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采用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32例,未使用大承气汤。结果两组对照,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承气汤预防治疗以理气散瘀,润肠排毒,通肠通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消胀散敷脐防治术后肠胀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以及疾病本身等众多因素的作用,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等肠麻痹症状,直接影响术后效果。2003年5月-2004年5月,我院对50例腹部术后患者,用消胀散敷脐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轻腹胀,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后,因手术操作、空气进入腹腔、麻醉等因素对胃肠道的刺激及术后解剖生理变化,使全消化道生理功能受到抑制,可致术后一定时间内发生肠麻痹。出现腹胀、呼吸困难,极易引起肠粘连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