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对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部分脾栓塞(PSE)既能保  相似文献   

2.
康建荣  张红征  郭峰坤 《临床荟萃》2004,19(22):1291-1292
2001~2003年,我院对4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脾脏缩小,脾亢得以纠正,而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来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既预防和纠正了脾亢的并发症,又避免了手术切脾后的“无脾状态”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而感染率增高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强的松是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首选药物,但某些对激素疗效差、易复发或对激素有禁忌症的慢性ITP患者,其处理仍是个棘手的问题。尤其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慢性ITP患者,以往多采用脾切除治疗。但脾切除后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下,而部分性脾栓塞(PSE)既  相似文献   

4.
部分性脾栓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传统观点认为脾脏切除后其功能可由其它脏器代偿,对机体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患者暴发性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特别是儿童,全脾切除者比未切脾者感染率高出58倍,死亡率高出200倍,因此全脾切除术只有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考虑实施.而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既能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和减少过大的脾体积,又能保留部分脾脏的功能[1],目前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5.
《新医学》1975,(12)
本文报告16例再障行脾切除术治疗,近期有效13例(81.2%),随访观察11例,远期有效6例(54.5%)。对脾切除术治疗再障的适应症和影响因素,作了一般讨论。作者认为,几再障患者病程在1~3年内,若经内科长期治疗无效者,争取脾切为宜,不应长久等待。术后仍应坚持内科治疗,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6.
脾外伤脾切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脾脏功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文献报道了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但迄今为止尚无一致看法,我们随访了27例外伤性脾  相似文献   

7.
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旭明  陈静 《现代康复》1999,3(1):90-93
目的:旨在观察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变和移植脾组织的功能替代限度。方法:主要采用自体脾组织块网膜包埋法。结果:免疫测定结果表明,脾切除组总补体变化不咀显(P>0.05),RE花环形成率明显降低(P<0.01),溶血素也降低(P<0.05)。结论:说明脾切除术后四周,豚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与移植组和剖腹组比较.切脾组死亡率高,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意义(P<0.05)。根据实验结果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自体脾组织移植的意义;2.移植脾组织的功能替代限度,我们认为:为了预防全睥切除后发生严重的感染(OPSI)和败血症,自体脾组织网膜囊移植术是一种朴偿免疫功能缺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保持脾切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自1990年10月,对31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切除患者,进行了脾切除后自身脾片移植的研究。结果:显效 24例,占 77.5%,良效 3例,占 9.7%,进步 2例,占6.5%,无效2例,占6.5%;术后1、3个月复查,仅PA IgG下降,而其它各项细胞、体液免疫指标均恢复正常,T_4/T_8、IgG、IgA、IgM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我们认为,该方法既能提高疗效,又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了单纯脾切除术的严重感染并发症,值得推广。本研究还提示 PA IgG高者该方法治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9.
胡晓东  王济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0):1441-1442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国内一般采用脾切除加断流和(或)分流术。近20年来,通过对脾脏生理功能及脾脏与多种疾病关系的逐渐深入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认为脾脏是一个无用器官,可以随便加以切除的错误观念,确定了脾脏是一个有着多种重要功能的器官,有着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免疫功能本来已经低下,如果脾切除后必定造成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有报道表明肝硬化时切脾比无肝硬化情况下病人更易发生感染,其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发生率是外伤性脾破裂切脾的7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切脾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人和巨脾患者巨脾切脾前后的外周血CD3+,CD4 +,CD8+细胞及tuftsin水平的变化 ;脾外伤者正常脾脏组织和门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的单位面积CD4 +,CD8+,CD2 0 +细胞数 (SABC法 )和Ⅰ ,Ⅲ型胶原 (间接免疫荧光法 )含量。结果①巨脾患者的Ⅰ ,Ⅲ型胶原较正常脾组织显著增生 (P <0 0 1) ,以后者为甚且巨脾组织中CD4 +,CD4 +/CD8+,CD2 0 +细胞均明显降低 (P <0 0 1) ,CD8+细胞增加 (P <0 0 1)。②巨脾患者外周血tuftsin水平 ,CD3+,CD4 +,CD4 +/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切脾后tuftsin水平无改变 ,但切脾后两周外周血CD3+、CD4 +、CD4 +/CD8+有轻度恢复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全脾切除能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故作者主张切除。  相似文献   

11.
我院外科自1978年4月~2001年4月,对收治的27例进展期胃癌进行了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检测,检测结果:(1)全组病例术前免疫功能均低下(其中淋巴细胞转化率最低仅达28%)。(2)全组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均有所恢复(其中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达43%,血清C3含量和IgG、IgA、IgM含量也明显回升,个别病例能接近正常水平)。(3)术后免疫功能虽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因此,我们认为,胃癌根治术是否联合切脾应按照肿瘤发生时期和进展程度而定。不同时期的肿瘤其免疫学特征有所不同。在胃癌早期,应行保脾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根治效果。对进展期胃癌,主张在行肿瘤根治术同时联合切除脾脏,除能对脾门附近淋巴区做彻底清扫外,尚对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骨髓增生不良性疾病,现已证实部分患者的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自从红细胞免疫提出后,已做了多方面研究,但再障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特别是其骨髓中红细胞免疫功能研究报道较少。我们通过检测再障患者外周血液和骨髓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以期了解红细胞免疫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切除脾脏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12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素防凝血,正常对照组30例,利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分析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较正常人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CD3,CD4,CD4/CD8的比值均降低,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保脾组手术后CD3值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保脾组与切脾组手术后CD3值有明显差别(P<0.02)。保睥和切脾手术前后的体液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门静脉高压症的保脾手术可维持机体较高的细胞免疫功能,但对体液免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脾切除是治疗某些血液病、脾功能亢进及脾外伤等常用的手术疗法。1919年 Morris 和 Bwlock首次提出脾切除可能提高机体对细菌的敏感性。King 氏等1952年报告脾切除后增加机体感染的机会。Smith 等1957年证实了上述观点。近廿年来,脾切除后发生严重感染(Overwhelming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下简称 OP1)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文献指出,任何年龄及任何原因脾切除后,都增加因 OP1 而死亡的危险性。在婴幼儿时期更是如此,为了提高对 OP1  相似文献   

15.
脾破裂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颇为常见,占所有腹内脏器损伤发生率的第二位,有人认为占腹部闭合性损伤之首。过去治疗脾外伤破裂的方法都是脾脏切除术。现已证明脾脏在调节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发现脾脏切除后,机体对血源性抗原反应受损,IgM 产量显著下降,调理素下降50%,tuftsin(塔夫素)和 T 细胞数量均减少,发生“脾切除后急性暴发性感染(OPSI)”和败血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死亡人数比正常成人和小儿分别高58倍和2200  相似文献   

16.
脾脏有及其重要的免疫功能,所以切除后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是无法避免的,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力一定会下降,相对容易继发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等,所以脾切除后要注意加强防止感染,包括保暖、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适当锻炼等等。  相似文献   

17.
过去在“脾脏并非生命所必需器官”这一错误观念影响下,脾脏的生理功能始终未能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本世纪五十年代,King和Schumackr指出:脾脏切除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脾切除病人发生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比正常人群高50~200倍。目前认为:有的脾切除者术后之所以发生凶险感染(OPSI)、败血症和易感染其他性疾病,可能主要与脾切除后机体抵抗力降低,即丧失了对血液的有效滤过作用,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下降和嗜中性白血球及巨噬细胞激活因子(Tuftsin)缺乏有关。因此对正常脾外伤者施行自体脾移植已经成为一个新课题。为了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防止术后发生OPSI,我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在狗的自体半脾异位移植的实  相似文献   

18.
脾切除术后脾组织自体移植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5):459-460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免疫功能 ,预防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 (OPSI)的发生方法。方法 脾破裂全脾切除后行脾组织块大网膜内自体移植术。结果  2 6例脾块自体移植全部成活 ,术后无OPSI发生 ,无全身及切口感染。结论 对外伤性脾破裂不能保脾手术的患者行脾切除 ,脾块自体大网膜内移植术 ,成活率高 ,能保留脾脏免疫功能 ,预防OP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房芳  明艳  董璞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413-1414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6例)和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脾切除治疗,实验组改为采用脾部分栓塞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脾栓塞组与脾切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部分栓塞治疗不仅达到了与脾切除相似的疗效,还能保留脾脏部分免疫功能;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好,采取适当的护理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成军  陈易人 《临床医学》1990,10(4):152-154
1973年,Maddison 首先应用全脾栓塞术获得成功。之后,Spigos 将该技术改进,倡用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脾机能亢进,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功能,避免脾切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而且并发症少于全脾栓塞,疗效十分显著,是一种有价值的、安全可靠的非手术疗法,有可能取代某些疾病的脾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