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旁区插植配合体外放射治疗鼻咽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鼻咽旁区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初治鼻咽癌患者体外照射56~70Gy(T2期56~60Gy,T3期66~70Gy)后复查CT或MRI发现鼻咽旁区残留病例67例,以腔内+鼻咽旁区插植放射治疗增量,咽旁区在模拟机引导下插入1~4根施源管,采用荷兰核通公司生产的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机,放射剂量2.5~4.0Gy/次,2次/d,间隔>6h,总剂量12~20Gy,3~4?d完成。插植组与同期的类似病例(67例)配对进行研究。结果鼻咽旁区插植组和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2.4%,84.5%(P>0.05);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7.0%、76.4%(P<0.05);3年无远地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6.6%、69.1%(P>0.05)。鼻咽旁区插植组的晚期放射反应如口干、张口困难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鼻咽旁区插植放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鼻咽癌咽旁区残留的局部控制率,拓宽了鼻咽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面罩固定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鼻咽+颈部CT/MR,采用面罩固定同中心照射,模拟定位摄取颈部X线照片,根据鼻咽癌病灶侵犯的范围勾画照射靶区,制作低熔点挡铅,并在治疗机或模拟机上验证挡块.将2005-2006年收治的124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利用整体档铅治疗组与调强治疗组进行放射治疗,比较1、3年生存率.结果:1)第一步计划常规面颈联合野及下颈部切线野.第二步计划面颈分野+颈部切线野,侵及口咽时,采用小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到颈椎椎体前缘,避开脊髓,其颈部后三角区采用电子束补偿照射.2)根据鼻咽CT/MR侵及范围相应扩大局部照射野.整体挡铅治疗的患者1、3年生存率与调强放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面罩固定同中心整体挡铅技术可根据鼻咽癌侵及范围勾画个体化照射野计划.2)通过精确适形设野,使鼻咽、口咽、颅底、颈部包括在一个照射野内,靶区设计更合理.剂量分布更均匀,并能有效遮挡附近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3.
Lin SJ  Pan JJ  Wu JX  Han L  Pan CZ 《癌症》2007,26(2):208-211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后装治疗一般采用鼻咽腔内治疗的方法进行推量照射,适用于局部早期鼻咽癌.福建省肿瘤医院率先开展鼻咽旁插植技术,无颅底破坏的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后装治疗推量照射.本文分析腔内后装推量照射的远期疗效,探讨常规外照射的合适剂量配合后程超分割后装推量照射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1月~2002年12月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超分割推量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352例,体外常规放射治疗50~70 Gy后进行腔内近距离超分割推量照射,外照射后咽旁间隙肿瘤残留者配合咽旁区插植放疗.采用个体化鼻咽腔内施源器,超分割照射每次2.5~3.0 Gy,2次/天,间隔6 h,总剂量5~32 Gy,中位剂量17 Gy.结果:本组l、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91.3%、87.6%、84.7%.总体5年生存率Ⅰ、Ⅱ期88.2%,Ⅲ、Ⅳ期79.2%(log-rank检验,P=0.016);总体局控率Ⅰ、Ⅱ期94.1%,Ⅲ、Ⅳ期91.7%(log-rank检验,P>0.05).后组颅神经损伤32例(9.4%).结论:鼻咽腔内后装联合咽旁间隙捅植近距离放射治疗鼻咽癌取得良好的局控率和生存率,局部晚期鼻咽癌取得与早期鼻咽癌类似的局控率,咽旁间隙受累者咽旁插植增加颈动脉鞘区照射剂量,后组颅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制订新的鼻咽癌外照射规范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恩罴  罗伟 《中国肿瘤》1997,6(7):11-13
一、体外放疗常规中存在的不足1.不符合靶区全照射原则近年来对包括咽旁照射设计进行了不少讨论,常规耳前野不能保证茎突后区获得足够剂量,采用耳后野(向前倾斜)补充茎后区_眼下野补充鼻腔或茎突前区的方法都会将靶区分割开来照射,而且咽分间隙上自颅底、下连颌下间隙,仅考虑鼻咽某一平面的剂量分布是不够全面的。在多数情况下(L、几)鼻咽原发肿瘤、咽旁浸润、口咽侵犯和颈淋巴结转移灶实际上是一个“连续靶区”,因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0%-85%,其中84%病例有咽旁间隙侵犯,初诊病例CT的咽旁侵犯率可高达65%-~-…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腔内加咽旁间隙插植组织间照射的剂量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放射疗法 ,对于鼻咽咽旁区部分受累的病变可以进行组织间插植照射 ,它是对鼻咽腔内放射治疗技术的补充 ,拓宽了鼻咽癌后装治疗的适应证 ,临床上已取得较好效果。笔者探讨这一技术的剂量优化方法 ,并应用定量指标与规则的插植治疗进行比较、评估。一、材料和方法鼻咽癌咽旁间隙组织间插植照射的靶区主要包括鼻咽粘膜、受侵的粘膜下肌肉组织、部分咽旁间隙。由于鼻咽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周围器官的限制 ,插植治疗不可能依照巴黎系统的布针原则 ,即平行、等距、等长来安排施源管 ,只能采用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与MR图像融合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和MR扫描。全部CT和MR图像传送至荷兰核通公司PLAT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融合。由4位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和CT与MR融合图像大体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经t检验,融合图像对GTV的显示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医师对CT-MR融合靶区勾画一致性较好。结论CT-MR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鼻咽癌靶区的确定,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鼻咽癌大体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的准确率,有利于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咽旁侵犯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鼻咽癌咽旁侵犯患者的远期疗效的分析,为合理的设野和临床分期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4年10月至1989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CT检查诊断有咽旁侵犯的120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常规分段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设两耳前野为主,部分辅以鼻前野。鼻咽肿瘤总剂量为68~78Gy,照射34~39次/72~85天。颈部根治性肿瘤总剂量为60~68Gy,照射30~34次/72~76天;预防剂量为50Gy。全部病例5年随访率为100.0%,10年随访率为95.0%。结果 茎突前区和茎突后区受侵犯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1%和44.8%,10年生存率分别为37.1%和25.9%;颈部淋巴结Ⅱ、Ⅲ期10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28.0%;2年内鼻咽复发率分别为19.4%和44.8%。茎突前区咽旁侵犯同时伴有颅底骨质破坏、颅神经损害和口咽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6.5%、6.5%和11.3%,而茎突后区分别为19.0%、25.9%和36.2%。结论 咽旁侵犯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重要因素,然而,不排除因当时技术条件受限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部及周边解剖结构复杂,根治性切除术无法进行,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开展日趋增多,本研究应用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病理证实鼻咽癌患者,均行CT定位,依据CT图像、MRI图像和融合图像确定相应靶区及危险器官,用3D-TPS制定计划,采用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患者,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并用RTOG标准判定放疗急性反应.结果:使用CT和MRI融合技术作为靶区确定的依据,从而提高了靶区勾画的准确性,鼻咽区平均剂量为69.8~71.2 Gy/34次.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年及2年总生存率均为9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2.5%和90%,1年及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和85%.皮肤、黏膜急性反应均以Ⅰ级和Ⅱ级为主.结论:应用CT和MRI融合技术勾画鼻咽癌靶区,半野单中心面颈野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肿瘤区的照射剂量高且分布均匀并保护了危险器官,适于在非肿瘤专科医院的放疗中心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 ,在局部复发晚期鼻咽癌再程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 7月到 2 0 0 0年12月 ,采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 2 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 6MVX线照射 ,设 1~ 3个中心 ,80 %剂量曲线将靶区完全包含。总剂量DT2 4~ 64Gy(中位剂量 5 2 .2Gy) ,单次剂量DT4~ 8Gy(中位剂量 6.4Gy)。 结果 局部复发鼻咽癌经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 ,1年生存率为 78.3 % (18/2 3 )、2年生存率为 69.6% (16/2 3 )。 3 9.1% (9/2 3 )的患者随访期内死亡 ,其中死于局部复发 1例 ,死于远处转移 5例 ,鼻咽大出血 3例。结论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但单次剂量和总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局部复发三维适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放射治疗已由常规放疗发展成为三维适形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大大改善了肿瘤靶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剂量关系 ,且定位准确。我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2 5例 ,以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7年 2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共收治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 2 5例。再程治疗入选标准为 :曾行放射治疗 ,首程鼻咽部照射剂量为 66~ 78Gy。均经鼻咽镜病理活检确诊 ,并行骨ECT ,胸部X线摄片或CT ,肝、胰腺、肾及腹膜后淋巴结B…  相似文献   

11.
Chen MY  Cao XP  Sun R  Hua YJ  Li AJ  Liu YY  Ouyang Y  Guo L  Chen QY  Hong MH 《癌症》2007,26(5):513-518
背景与目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常常用于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程加量,但常规施源器置入方法定位不准、重复性差,无法向咽旁追量.本研究采用存鼻窦内窥镜引导下进行咽旁插植后装放疗的新方法,旨在解决常规后装治疗的上述缺陷.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初治和复发鼻咽癌外照射后仍有鼻咽粘膜下肿瘤残留超过1 cm或/和咽旁浸润但侵犯范围较局限的患者23例,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经鼻腔进行鼻咽及咽旁施源器插植术,术后经CT扫描定位并确认插植位置合格后,利用三维近距离治疗系统进行鼻咽、咽旁肿瘤靶区勾画、剂量优化和组织问近距离治疗,测量治疗前后施源器植入的深度,并观察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施源器均准确插入肿瘤区,插植位置100%合格.插人和拔出施源器时粘膜下植入深度分别为(9.59±2.72)mm和(9.43±2.3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P>0.05);漂移长度为(0.75±0.75)mm.治疗后3个月内肿瘤完全消失,无肿瘤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随访3~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率100%,无大出血、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无腭穿孔、鼻咽坏死等严重后装放疗并发症;3例鼻甲粘连,经分解后完全缓解.结论:经鼻窦内窥镜鼻咽、咽旁插植定位准确,固定良好,安全可行;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咽旁残留病灶进行组织问近距离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无严重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5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初次治疗18例,不规则面颈联合等中心照射50Gy/25F/35d+颈部锁骨上野50Gy/25F/35d,体部真空垫、头部U形面膜固定后CT扫描,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靶区剂量为。复发癌12例,肿瘤复发区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60-70Gy/24-28F/35-40d。结果:初次治疗患者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8.89%、83.33%、77.7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88.89%、83.33%。出现口干、咽痛等早期放射反应,都能耐受,未观察到明显的张口困难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复发癌患者再程放疗2年局控率为75.0%,2年生存率为83.33%。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8.33%(1/12,张口困难16.67%(2/12),吞咽困难8.33%(1/12)。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改善鼻咽癌治疗靶区的剂量分布,提高靶区照射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少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05例鼻咽癌放疗前后作了CT扫描和临床检查结果的比较及其正常组织放射反应,以便进一步了解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变化规律,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 鼻咽癌CT检查结果,除2例鼻咽腔内活检证实鼻咽癌外,其余103例在CT图象上都有鼻咽腔内、或腔外形态的改变。其中咽旁间隙受侵者84例,占80.0%。鼻腔侵犯者45例,占42.9%,茎突后区受侵者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5年收治的3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初次治疗18例,不规则面颈联合等中心照射50Gy/25F/35d+颈部锁骨上野50Gy/25F/35d,体部真空垫、头部U形面膜同定后CT扫描,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部肿瘤靶区剂量为.复发癌12例,肿瘤复发区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60-70Gy/24-28F/35-40d.结果:初次治疗患者1、2、3年局控率分别为88.89%、83.33%、77.7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88.89%、83.33%.出现口干、咽痛等早期放射反应,都能耐受,未观察到明显的张口困难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复发癌患者再程放疗2年局控率为75.0%,2年生存率为83.33%.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8.33%(1/12,张口困难16.67%(2/12),吞咽困难8.33%(1/12).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改善鼻咽癌治疗靶区的剂量分布,提高靶区照射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少放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常侵犯颅内或颅外周围的间隙和腔窦。CT扫描不仅能显示鼻咽腔的表层结构,并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肿瘤向鼻咽腔外蔓延的情况,为放射治疗设计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六例有CT扫描的鼻咽癌病例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鼻咽癌向颅外侵犯的途径及合理的放射治疗设计。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影像诊断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T和 MR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是准确评价原发肿瘤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有时在常规头颈部扫描时偶然会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和 (或 )肿大淋巴结。对于局限于鼻咽腔内的鼻咽癌 ,CT和 MRI对病灶表面的评价与临床所见基本一致 ,但对鼻咽癌蔓延范围和对周围结构侵犯情况的了解及明确是否超腔侵犯 ,CT和 MRI所见明显优于临床检查。特别是 MRI,能显示鼻咽癌黏膜下浸润 ,以及对腭帆提、张肌和咽颅底筋膜的侵犯程度 ,对鼻咽癌TNM分期、放射治疗照射野设计和预后评估是十分重要的。在鼻咽癌治疗后的随访中 ,CT和 MRI扫描是主要的检查手段 …  相似文献   

17.
CT/MRI影像融合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三维适形治疗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精确地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是制定最佳治疗计划、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和保护周围正常重要器官的首要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T和MRI来源的鼻咽癌肿瘤靶区,评价CT—MR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位患者的CT模拟定位和MRI扫描的图像,然后在CT、MRI和CT/MRI融合网像上分别勾画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的器官每个病例都做2个治疗计划:①用CT图像上的靶区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②用CT/MR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肿瘤的处方剂量为70Gy。然后,比较2个治疗计划中肿瘤靶区的95%容积(1395)受照平均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5%容积(D5)受照平均剂量。结果:MRI上的肿瘤靶区比CT上的肿瘤靶区大53.5%。但并不一定包括CT上的肿瘤靶区。用CT上勾画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是满意的,但以上治疗计划应用于CT/MR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D95的剂量分布较低(59.78Gy)。用CT/MR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则D95剂量分布较好,但在有些治疗计划上周围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高:结论:CT/MRI融合图像有助于鼻咽癌靶区的确定,但也造成GTV扩大,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上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足够,但周围重要器官的受照剂量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由于CT扫描能清楚的显示鼻咽病灶和邻近周围组织侵犯范围,所以为鼻咽癌放疗设野提供了客观的依据。1991年7月~1992年10月,作者对鼻咽癌患者进行CT扫描,以扫描结果作为放疗设野的依据,并对常规照射野作相应的修改,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9岁~64岁。病理诊断均为鼻咽低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19.
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分段设计计划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阶段2次设计治疗计划的自身对照研究,分析靶区因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后退缩而造成适形指数的下降以及危及器官等剂量曲线的变化,探讨采用分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对5例中晚期鼻咽癌首诊患者行诱导化疗加分阶段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诱导化疗采用紫杉醇+DDP化疗2周期。鼻口因和上颈部采用IMRT技术,下颈及锁骨上区常规切线照射技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按步骤行面罩固定体位、定位CT扫描、勾画靶区、给出处方剂量、设计第1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1),计算适形指数CI1。患者在治疗半程(15~16次)时,按原固定体位、参考坐标不变,重复上述步骤,设计第2阶段治疗计划(靶计划2),并算出CI2。再将靶计划1拷贝到第二次靶区中,得出靶计划1-2,并算出CI1-2。同时对各计划感兴趣及危及器官的剂量进行图像比较。结果CI1、CI2与CI1~2比较,CI1、CI2均比CI1~2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3);CI1与CI2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别(P=0.115)。放疗半程时,靶计划1-2的脊髓、脑干、腮腺等器官的剂量与靶计划1比较均发生改变。结论中晚期鼻咽癌在治疗过程中鼻咽腔内肿物以及颈部淋巴结退缩明显者,其适形指数明显下降,建议积极采用多阶段设计治疗计划照射技术;对条件限制只做一次性靶计划设计者,危及器官的限量应足够低,香则就可能有超量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MRI、CT和PET-CT检查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LL  Ma J  Chen Y  Zong JF  Sun Y  Wang Y  Wu HB  Cui NJ 《癌症》2007,26(7):737-741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87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MRI、增强CT及PET.CT检查资料.在MRI、CT及PET-CT上分别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74侧(87例患者)咽旁间隙中,MRI、CT和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3.9%和24.1%.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CT(P=0.037).MRI及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PET-CT,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咽后淋巴结的最小径与PET-CT的标准摄取值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CT及PET-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三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