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 结果 23例患者痊愈出院,一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好转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一般不必手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8年收治的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42h~13d,经严格系统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6.2d。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有其特殊性,准确掌握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系统化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惟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区别于其它肠梗阻特点 ,处理也有其特殊性。临床医生充分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 ,则可减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近 2年来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1 2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近 2年我院共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 2例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 7~ 62岁。原发病手术 :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5例 ,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除术 2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2例 ,胃癌根治术 1例 ,结肠癌根治术 1例 ,宫颈癌放疗后肠梗阻行粘连松解肠内排列术 1例。 7例曾有多次腹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胃肠减压、抗炎、应用生长抑素、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9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结合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一般诊断不难.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先行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3例,其中2例为早期未能认识误行手术,1例为症状缓解后并发腹膜炎而手术,其余9例均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4.7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术后肠梗阻的一个常见类型,在未能认识时易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给予治疗.常发生于术后4~7天内,肛门排便排气后进食而发生.临床上以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明显,腹痛和呕吐相对较轻,生命体征稳定,保守治疗可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2年10月~2013年3月接收的2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在腹部手术后3~19d出现,以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为主要特征,B超和CT检查结合可以确诊。2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饮食,均达到治愈标准。随访3~6个月,无1例出现复发。肠梗阻症状于3~7 d开始逐渐缓解;治疗9~20 d症状消退;平均(12.7±1.4) d;第3天开始排气、排便的2例,4~7d的6例,7~10d的13例,10d以后排气排便的2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B超、CT检查等可以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一旦明确诊断,行保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损伤,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1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35例于术后5~7d发生,3例于8~14d发生。38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激素等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均具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保守治疗14例,平均治愈时间21d,手术治疗2例,1例术后再次发生炎性肠梗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不发生肠绞窄,宜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26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7例.结论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4~6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张明发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3,4(11):718-71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胃肠减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并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中治愈49例,平均治愈时间12.5d。1例再次行剖腹术后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3-10d,有较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多由腹腔内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绝大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临床表现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无1例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表现为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治疗上首先行非手术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7年收治的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45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3例.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EPIIO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早期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临床病理特点,一旦确诊,应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庆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5):749-75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ileus,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多数为术后 1~ 2周内出现 ,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与其它类型的肠梗阻相比 ,有其特殊的病因及病理发展过程 ,因而处理上与其它肠梗阻有较大差别。本文收集我院1996~ 2 0 0 2年诊治的 EPII共 1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7~ 6 9岁。我科手术后发生 5例 ,外院手术后转入 13例。肠梗阻术后 6例 ,消化性溃疡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年来诊治的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基本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治疗时间长达60 d,系处理不当所致,患者家属坚持再次手术;其余约经治疗7~20 d,平均约16 d基本恢复肠功能。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明确后,保守治疗预后好,绝大多数患者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