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倪明军 《重庆医学》2006,35(14):1341-134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主要内容之一。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了寻找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子宫注射宫缩剂后,手入腹腔,直接按摩宫底,通过增强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与对照组进行随机的对照研究,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且未增加术后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9月 ̄2005年9月3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5.9%)、胎盘胎膜残留(23.5%)、子宫复旧不全(20.6%)。2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红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62-16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年9月~2005年9月34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5.9%)、胎盘胎膜残留(23.5%)、子宫复旧不全(20.6%)。2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顾方  杨芩 《吉林医学》2013,34(19):3849-3851
目的:分析86例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通过对3 877例剖宫产进行观察,其中剖宫产并发产后出血86例,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出血患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77例经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后治愈,9例治疗无效切除子宫。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进而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在严重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Seldinger技术对13例严重产科出血患者,行经皮双髂内动脉前干或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术,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出血部位后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13例经保守及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产后出血患者,12例经TAE治疗后一次性止血成功,其中剖宫产后大出血8例,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3例,中期引产胎盘胎膜残留刮宫致子宫大出血1例,过期流产刮宫术中大出血1例。结论 应用TAE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期引产刮宫术中子宫大出血等产科大出血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止血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近2年来,我们对具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官产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爱勤  黄云霞 《四川医学》2003,24(9):939-940
目的 总结剖宫产产后出血常见病因、后果,从而提出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诊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30例的病因、不良后果以及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贫血,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个别病人切除子宫,导致不育,因此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在减少产后出血方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结论 一部分剖宫产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的,进一步提出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用制好的明胶海绵颗粒或碎片对出血之血管主干进行栓塞。监测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结果。结果:11例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10例出血立即停止,1例经治后血止,11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果:TAE技术为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延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54-185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53.5%)、子宫复旧不良(25%)、子宫内膜炎(14.3%)及胎盘胎膜残留(7.1%).2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减少感染因素,提高剖宫产技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张兰  邱艳 《西部医学》2010,22(12):2296-229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22例因阴道出血仍多而休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操作、缝合技术以及术后预防用药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晶 《安徽医学》2014,(9):1297-1299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的540例剖宫产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总结抢救护理配合体会。结果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20例,发生率3.7%。经抢救后,所有产妇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术前充分的抢救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和术后的有效护理是出血抢救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 ,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 ,我院将易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剖宫产妇给米索前列醇纳肛 ,以增强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出血 ,经临床观察 ,效果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 2 0 0 0年 3月~ 1 2月期间住院剖宫产术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病例共 1 60例 ,无前列腺素禁忌症 ,随机选择分为米索组 80例 ,催产素组 80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及妊娠合并症等条件基本一致 ,具可比性。其中急诊剖宫产 90例 ,择期剖宫产 70例。剖宫产指征见表 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探讨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52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和同期52例阴道分娩孕妇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分析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干预措施.结果 剖宫产术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者(χ2=15.16,P<0.01),且出血量显著多于自然分娩者(t=5.18,P<0.01);高龄、前置胎盘、巨大儿、双胎妊娠、血小板低、应用宫缩抑制剂是引起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为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38例通过常规止血治疗完成止血,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完成止血,其它经宫腔填塞纱布术、B-Lynch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完成止血.结论 避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手术适应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确产后出血原因与制定科学合理止血方案可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发生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共9例。结果5年中共行剖宫产术3804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9例,占0.26%。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多由于子宫伤口裂开、感染等造成。子宫伤口裂开多由于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缝合不良、切口位置选择不当所致。感染与多次肛查或阴道检查或者胎膜早破有关。胎盘残留也是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之一。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多因为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缝合对住不整齐,预防感染不到位及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应给予抗生素加止血药物缩宫素,或者开腹行子宫伤口裂开修补或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中出血是剖宫产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随之增加,严重威胁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6年剖宫产1200例,出血7500ml者46例,产后出血率3.83%。经阴道分娩3106例,出血7500ml者9例,产后出血率0.17%,二者有明显差异。现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分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产后24小时后的产后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休克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时有发生。现对本院1986年1月至1996年11月收治的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发生原因,防患未然。1临床资料1986年1月至1996年11月发生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1例。年龄26~31岁,平均年龄27、5岁。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其中本院手术20例,外院手术1例。本院同期剖宫产4860例,占041%。临床表现为产后11~45天(以产后2~3周多见)突然发生阴道出血。量少者为800ml…  相似文献   

17.
10年间剖宫产产后出血624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荆铭  潘明明 《上海医学》2000,23(7):435-436
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害产妇健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自1987年起产后出血的定义修正为:胎儿娩出后至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1]。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由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比例亦不断上升,故减少由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已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收集了10年间62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987年1月~1997年12月10年间我院总分娩数3904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26369例,剖宫产12676例。产后出血共1024例,由剖宫产引起的产后出血624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60.69%。出血量最少为500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按摩子宫、纱布压迫、药物治疗仍然无效后予以B-Lynch缝合术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B-Lynch缝合术缝合后均有效止血.结论: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一种简单有效、安全易行的止血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手术指征的关系。方法分析2010年6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我科剖宫产1798人,发生产后出血450人。结果未试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试产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疤痕子宫、巨大儿、双胎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结论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减少疤痕子宫,减少巨大儿发生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24小时内的失血量和出血原因、剖宫产指征,寻找防治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26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率3.9%,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剖宫产术本身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保障母婴健康,应提倡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