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方家  刘中勇  邓鹏  赖小美 《新中医》2011,(12):82-84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西药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热敏灸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热敏灸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2.00%,西药组为84.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疗后心电图∑ST、NST、NT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气分析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8%,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气分析(PaO:、PaCO:)、血液流变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MAP、CO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4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仅予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不加用任何抗凝剂。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症状、体征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全血低切黏度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DN高凝状态,并下调ND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延缓DN发展,协助基础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芎归辛蚣汤(处方:川芎、当归、细辛、蜈蚣)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比灵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黏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治疗后改善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变黏度、低切变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能够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5.
唐东晖  李俐 《新中医》2005,37(9):32-3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0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75%、65.6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尿蛋白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除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及红细胞压积外,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总量,明显改善血脂及血液变学指标,对减轻肾脏病变、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中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子齐  江钢辉 《新中医》2005,37(9):58-59
目的:观察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血瘀型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瘀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郄穴为主(取穴:L4~S1夹脊穴、外丘、委中、侠溪)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取穴:阿是穴、大肠俞、次髑、环跳、委中、阳陵泉、膈俞)。30天为1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疼痛改善情况及IL-6、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3.3%,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积分、直腿抬高试验积分及主要症状体征总积分2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直腿抬高试验积分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沉方程K值、全血比黏度高切值、IL-6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比积、血沉方程K值、全血比黏度高切值、红细胞聚集指数、IL-6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郄穴为主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IL-6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以消除神经根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益肾泄毒祛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青  卫苓  王新新 《新中医》2006,38(10):32-33
目的:观察益肾泄毒祛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泄毒祛瘀汤(由黄芪、生地黄、大黄、山茱萸、山药、黄连、半枝莲、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苏叶、柴胡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糖适平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证候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UAER中位数较治疗前下降4.0mg/24h(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UAER异常者,治疗组中位数较治疗前下降38.4mg/24h(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益肾泄毒祛瘀汤治疗2型糠尿病早期肾病能明显改善证候及血液流变学和UAER指标,提示该方有保护肾功能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健红 《新中医》2006,38(8):50-5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活血化浊胶囊对青海地区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青海西宁地区高脂血症患者80例和玉树地区高脂血症患者60例,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活血化浊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血脂结果显示:西宁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HDL、LD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LDL无差异。两组治疗后比较:Tc、TG、HDL、LD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玉树地区: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HDL、LD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有显著性差异(P〈0.01),TG、HDL、LDL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TC、TG、HDL、LD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血浆粘度有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全血高切、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中药活血化浊胶囊有明显调节脂质代谢及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波  刘晖  陈康桂  凌翠 《新中医》2006,38(9):37-38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2%,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对慢性肺心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晖  莫伟  古继红  邓洁  张芸 《新中医》2011,(3):25-2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纽。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滋水分清饮;中医辨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医师辨证处方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尿微量白蛋白(UAtUS)。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UAE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药辨证组T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DL—C均较前升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改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UAER治疗组、中医辨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滋水分清饮能显著降低UARE,改善肾小球的高滤过状态。其机理可能与改善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能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重吸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水蛭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水蛭注射液对糖尿瘸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12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5例,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水蛭注射液静脉滴注冶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72%,对照组为7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也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全血黏度(高切变黏度、低切变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水蛭注射液对DN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延缓DN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应柯 《新中医》2005,37(10):30-32
目的:观察脂脉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脂脉宁胶囊(由山楂、水蛭、丹参、泽泻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血脂康治疗。2组疗程均为1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7.5%、97.5%,对照组分别为30.0%、85.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SOD活性、LPO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SOD活性、LPO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脂脉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并有调整脂质代谢、抗氧化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脑通络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证属肝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3例,采用清脑通络方(处方:决明子、丹参、山楂、赤芍、川芎、水蛭)治疗;对照组175例,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60天。主要观察1年内TIA发作频次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1年随访TIA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除对照组失眠症状外,其他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降低全血高切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脑通络方能明显降低TIA发作,尤其在改善TIA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红花和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中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治疗组(n=50)和丹参治疗组(n=44),以14天为一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及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1)红花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丹参治疗组的68.2%(P〈0.05);红花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8.0%,优于丹参治疗组的45.5%(P〈0.05)。(2)红花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丹参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红花治疗组优于丹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450例髋关节和下肢骨折患者行术后治疗,年龄在18~75岁患者,术后均不用止血药。分消肿止痛合剂组、阿司匹林组、空白对照组,三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术后8天检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栓素A2(TXA2)、纤维蛋白原、血沉,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天三组患者大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手术应激、术中出血激活凝血系统等因素致血液呈高凝、高黏状态,其中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手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术后第8天三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值较术后2天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用药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毛细管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术后2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阿司匹林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较小,而消肿止痛合剂对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刘洁华  郭永坚 《新中医》2011,(10):17-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伴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肺心病伴肺栓塞未溶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疗程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1.7%,对照组63.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浆黏度除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护〉0.05)。结论: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伴肺栓塞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9.
杨梅  王东生  毛晓健 《新中医》2006,38(11):84-86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陈五苓散组、绞股蓝总甙片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用HE染色组织学方法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结果:血脂各项指标茵陈五苓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茵陈五苓组TC、TG与绞股蓝总甙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茵陈五苓散疗效优于绞股蓝总甙片。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茵陈五苓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茵陈五苓组在全血中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黏附率方面与绞股蓝总甙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茵陈五苓散疗效明显优于绞股蓝总甙片组。细胞凋亡率茵陈五苓散组与绞股蓝总甙片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茵陈五苓散可能是通过调整VSMC凋亡而维持细胞超微结构,保护血管功能。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良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治疗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敏感穴位热灸法对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血液流变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及敏感穴位热灸法作用机制。方法48只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随机分为传统艾灸对照组、热敏灸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各16只。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休息3—5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结果热敏灸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指标治疗后热敏灸治疗组与传统艾灸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热敏灸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起到促进血液运行、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