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固表祛风法治疗禀质特异型喉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表祛风法治疗禀质特异型喉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800例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勉  冯纬纭  黄卓燕  刘景  高阳 《北京中医药》2008,27(12):923-924
目的探讨喉源性咳嗽的证候特点及其发生规律,进一步将喉源性咳嗽的证候分型规范化,为指导及制定规范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80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分析。结果数据研究结果表明,80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中,风邪犯肺型304例,占38.0%;脾虚痰浊型146例,占18.2%;阴虚火旺型122例,占15.3%;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210例,占26.3%;其他如脾胃不和型、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18例,占2.2%。其中风邪犯肺型和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最为多见,分别占38.0%和26.3%,共占总数的64.3%。结论本研究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与大多数的文献报道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张勉  冯纬纭  黄卓燕  刘景  高阳 《北京中医》2008,(12):923-924
目的探讨喉源性咳嗽的证候特点及其发生规律,进一步将喉源性咳嗽的证候分型规范化,为指导及制定规范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80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分析。结果数据研究结果表明,80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中,风邪犯肺型304例,占38.0%;脾虚痰浊型146例,占18.2%;阴虚火旺型122例,占15.3%;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210例,占26.3%;其他如脾胃不和型、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18例,占2.2%。其中风邪犯肺型和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最为多见,分别占38.0%和26.3%,共占总数的64.3%。结论本研究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与大多数的文献报道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天,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治疗后止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止汗时间观察组为(5.3±0.8)天,对照组为(8.3±1.0)天。观察组汗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5.1%,对照组为3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自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和维生素B1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汗所用时间、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23%(45/65),观察组为89.23%(58/6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止汗时间为(8.5±3.2)天,观察组患者为(4.6±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7.69%(5/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5%(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止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450例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黄卓燕  刘景  高阳  王伟玲  方燕飞 《新中医》2007,39(11):34-35
目的:观察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型,为临床证候分型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将4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结果:风邪困肺型196例(43.6%);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105例(23.3%);脾虚痰浊型79例(17.6%);阴虚火旺型61例(13.6%)。其他9例(2.0%)。结论:喉源性咳嗽以风邪困肺型和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较多见,治疗应以此两类证型立法用药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照组予罗红霉素胶囊、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肺肾阴虚型喉源性咳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的效果。方法:43例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2周、最长2个月,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多形红斑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泻白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8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泻白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后,其他症状消失,唯咳嗽不止或加剧的87例病人服泻白散和沙参麦门冬汤治疗,并采用少量频服.徐缓咽下的服法。结果:治愈82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5%。结论:本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5例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用特非那丁片治疗,两组均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理饮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痰饮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西替利嗪、孟鲁斯特钠口服治疗;治疗组用理饮汤(组成:白术、干姜、桂枝、炙甘草、茯苓、白芍、橘红、厚朴等)加减治疗,观察两个疗程(14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及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饮汤治疗痰饮型喉源性咳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治疗重症自汗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百京 《四川中医》2002,20(3):43-43
作者按随机抽样对75例重症自汗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用西药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气虚弱型喉源性咳嗽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改善,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王玉  孙文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140
慢性风寒型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其病因在于气虚卫外不固,风寒外袭,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起,治宜益气固表,疏风散寒,调和营卫。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风寒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风寒荨麻疹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水煎剂口服。结果:2周为一疗程,治愈22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风寒型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喉源性咳嗽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养阴清肺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阿莫西林、金嗓子喉宝、联邦止咳露治疗。5天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62.7%),显效10例(19.6%);对照组治愈12例(26.7%),显效8例(17.8%)。经秩和检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z=-4.305,P<0.01)。[结论]养阴清肺汤加减对喉源性咳嗽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莹 《光明中医》2015,30(2):295-296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运用非那根糖浆、丙卡特罗片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66.67%,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较西医治疗满意。  相似文献   

17.
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喉源性咳嗽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菊 《四川中医》2003,21(4):74-75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运用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沙参麦冬汤化裁治疗喉源性咳嗽比西药治疗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讨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及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20例特喉源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证候分型规范。结果:本组420喉源性咳嗽患者中,以风邪犯肺型占比最高达到40.24%(169例),其次为卫表不固禀质过敏型占比为24.05%(101例),再次为脾虚痰浊型占比为18.57%(78例),阴虚火旺型占比为15.24%(64例)。其他类型占比为1.90%(8例)。结论:对喉源性咳嗽患者实施中医证候分型,有利根据中医理论制定治疗方案,发挥辨证论治的特色,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证候分型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罗红霉素胶囊、复方甘草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僵蝉汤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僵蝉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各种疾病引起的气阴两虚型盗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5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盗汗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